第A15版:文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26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岸文人学者共聚宁海 纪念潘天寿诞辰120周年

大师国宝级作品亮相故里

参加活动的各界人士赏析潘天寿先生的《耕罢图》。 记者 严龙 摄

    今年是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诞辰120周年,为缅怀和追忆这位从宁海走出去的艺术大师,“诗画传两岸 气韵润中华”海峡两岸纪念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大师故里系列活动昨日在宁海潘天寿广场举行开幕式。本次活动是国台办2017年海峡两岸重点交流项目,也是全国纪念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曲,包括潘天寿宁海珍藏作品展、“尺幅千里,两岸一家——共话书画传承雅集”、潘天寿艺术中心奠基仪式等八大内容。

    据悉,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将贯穿全年,国家文化部、国台办、浙江省人民政府还将于今年5月初共同举办纪念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等活动。

    炎黄一族 书画同源

    潘天寿先生1897年3月14日出生在宁海县。作为20世纪中国画四大家之一,他毕生致力于中华美术事业,是杰出的中国画艺术大师和现代中国画教学的重要奠基人。潘天寿大师还在两岸美术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和认同,滋养与丰富了一代代中国美术发展的新生力量。

    开幕式上,两岸潘天寿弟子向潘天寿铜像共献鲜花。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蒋孝严先生充满感情地说:“我是奉化人,而潘老是宁海人,我们同是宁波老乡,作为台湾宁波同乡会名誉会长,我当然很愿意来参加这个活动。在我看来文化两个字,‘文’是名词,‘化’是动词,今天我们应该携手互助,加强合作,让中国传统文化活化起来,让潘天寿的艺术精神和文化内涵传承下去,并活化开来。”

    除了蒋孝严先生外,这次还有二十多位潘老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弟子从台湾赶到宁波,参加纪念活动。昨天下午参观潘天寿故居的时候,潘天寿再传弟子、台湾艺术大学前校长、台湾访问团团长黄光男先生带来了潘天寿故居门口碑文“炎黄一族 书画同源”的原作。台湾著名文史学者、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李霖灿之子李在中带来了一个扇面的复制品,是潘老送给学生李霖灿的,李在中说:“这是我父亲最珍爱的两件宝贝之一,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携带在身边。”

    保存完好的潘天寿故居位于宁海县桃源街道冠庄村,是一座富有江南特色的四合院,潘天寿在此出生,在此成婚。他的儿子、曾担任中国美院院长和中央美院院长的潘公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949年,杭州国立艺专(现中国美院的前身)潘天寿的70多位弟子赴台,成为台湾美术界的中流砥柱,在当时两岸隔绝的状态下延续中国画的教育传统,使水墨文化在台湾得以传承,而能够来瞻仰先生的故居也是很多弟子的心愿。

    国宝级作品亮相宁海

    这次大师故里系列活动的一大亮点是“潘天寿宁海珍藏作品展”,大师代表作《耕罢图》《秋光烂漫图轴》等32幅真迹作品亮相。

    此番展出的《耕罢图》创作于1949年,是潘天寿指墨画代表作,可谓重量级国宝。据悉,潘天寿存世的画牛作品一共三件:一件是《夏塘水牛图》,现存于杭州的潘天寿纪念馆;另外一件《耕罢图》10年前以1176万元的高价被一藏家拍走;宁海珍藏的这幅《耕罢图》尺寸最大,长近三米,并且是三幅中唯一一幅用指墨绘就的作品。图中,一头刚刚耕作完在休息的牛,身体像座山一般横在画面上,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气势宏大。这幅作品于1962年捐赠给宁海县政府,要知道,潘天寿类似尺寸的一张作品两年前拍了2.79亿元。

    《秋光烂漫图轴》是潘天寿1954年创作的,和《耕罢图》一样属于国家一级文物,也是宁海的镇县之宝。画作《南溪花石图》和书法《行书南溪温泉口占》则是1962年潘天寿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来宁海视察时所作,家乡的兰竹、温泉,成为大师寄托爱乡情怀的绘画题材。

    来自台湾的林先生激动地说:“一下子欣赏到潘先生的那么多精品真迹,太开心了,收获很大!而且潘先生的画风骨遒劲,有一股浩然正气和文化自信,体现了先生高风峻骨的人格精神,这是最值得我们敬仰的!”

    为期四天的展览昨日开展,设在宁海文物办,为保证最好的参观效果,每天限量供应200个参观名额,有兴趣的市民也可以预约参观。记者 陈晓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