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起点·媒体转型

新项目崛起

    一张有生命力的都市报,除了提供有影响力的新闻内容,还能深耕内容营销领域,拓展更多的附加值。

    深入社区的居家养老项目、连接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少儿社会实践项目、基于纸媒特性的互联网版权资产管理项目……宁波都市报系的“媒体转型”,正风生水起!

    1 《宁波老年》“老来乐”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

    利用大数据 拓展“银发商机”

    宁波目前拥有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30多万。未来,老年人该如何养老?宁波都市报系旗下的《宁波老年》报,已经在为未来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做打算了。

    一个扎根社区的居家养老项目——“老来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并布点,即将深入宁波的各个社区。

    该项目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构建社区养老O2O模式服务中心,依托政府力量和媒体资源,与有一定养老服务经验的第三方机构合作,搭建老年人养生、养老综合性养老服务平台。

    除了传统的服务项目,面向有需要的高龄老人,中心还可提供日间照护、术后护理康复等服务,这将是“老来乐”的核心竞争力。凭借与宁波各医院的良好合作,我们将对接最好的医疗资源,为社区居民打造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除了老有所养,我们还致力于让社区居民老有所乐。借助养老网站、宁波银龄APP等系列线上、掌上软件的应用,我们将打造一个“互联网+养老”的平台,让老年人感受到夕阳红的乐趣。

    预计今年5月,首个“老来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在海曙区白云街道落地。

    2 《宁波少年》社会实践拓展平台

    让孩子收获知识发掘潜力

    连接全市378所幼儿园、中小学校;拥有3.5万名宁波晚报小记者,一年组织各类小记者社会实践活动300多次;每年为小记者们发表各类稿件和作品上万件……创刊一年多的《宁波少年》,已成为宁波广大少年儿童读者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打开《宁波少年》,和孩子有关的一切尽在眼前。面向幼儿园孩子的《少年画家》栏目,面向小学生的《小记者》栏目,面向初中生的《少年作家》栏目……这些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的栏目都是展现他们才华的天地。《宁波少年》每年刊发、采用超过1万件孩子们的原创作品。这些作品独具童心童趣,有活力,有梦想,值得珍藏。

    《校园传声筒》栏目是全市378所记者站学校的“广播室”;《校园论坛》栏目是展现老师和校长们风采和教学理念的园地;《智慧家长》栏目是家长们互动的平台,养儿育女的心得,孩子成长路上的体会,都可以在这里谈一谈。

    《宁波少年》还有宁波晚报小记者专属的移动客户端——“少年派”APP。这是一个创新的“新闻+服务”手机客户端,通过它,小记者可以在线投稿,了解录用情况,还可以对刊发的稿件进行评论和点赞。

    《宁波少年》还为孩子们提供了接触社会的平台。一年300多场专属于孩子们的活动,丰富多彩,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他们亲近社会,涨见识,也长知识。

    《宁波少年》期待您一起来,陪伴孩子成长。

    3 宁报集团互联网版权资产管理项目

    维护新闻人的知识产权

    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媒体的版权被侵犯现象严重。“传统媒体的草,养肥了独立新媒体这只牛”,这已成为了不少传统媒体说不出的痛。

    传统媒体记者精心采写的一篇篇内容鲜活、思想深刻的新闻稿件,一张张构思巧妙、冲击力强的新闻图片,成了一些独立新媒体赚取流量和利润的来源,却鲜有支付版权费的,这些都侵害了传统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正当权利。

    目前在宁波甚至浙江市场上,新闻作品版权管理项目是空白或者还处于探索期。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互联网版权资产管理项目则致力于新闻作品的网络版权维权探索,

    该项目由宁波都市报系新媒体部牵头运营,计划从处理本集团新闻版权作品入手,探索网络版权转载或有偿使用的新模式,形成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未来,该项目还将涉及协调版权互换、处理版权纠纷、探索版权开发,计划打通宁报集团版权资产管理产业链。版权管理的跨界、跨行业和跨地域开拓,也是我们的发展方向。记者 孙美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报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宁网广告(13819807679)
技术支持: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