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在参加系鞋带竞赛。 照片由宁波市实验小学提供 |
一个班(二年级)有几个孩子会系鞋带?四分之一。一个班(五年级)有几个孩子会叠衣服?三分之一。这是宁波市实验小学举行第十届自理竞赛之前的“摸底”数据。 到昨日,该校1200多名学生基本上都通过了本年级的赛项,包括六年级男生钉纽扣。“不是学不会,是平日实在做得太少。”老师说,每次比赛都会强制“刷新”育儿理念,同为父母的教师也常常感触深刻。 10来岁的孩子连剥虾也不会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似乎愈演愈烈。宁波市实验小学的班主任们对赛前的“摸底”数据表示忧虑。“幸好,学校每年都举行这类‘过关’比赛。”二年级(4)班的张老师说,她带的班级共有40个孩子,只有10个孩子能熟练系鞋带,有很大一部分是一点儿也不会。 张老师分析说,那10个孩子也有“共性”:祖辈不在身边,父母有意识地锻炼孩子们的自理能力。而大部分“4-2-1”式家庭的父母,直接给孩子买“毛毛虫鞋”(没有鞋带的“懒人鞋”)、“洞洞鞋”,穿脱是方便了,孩子们却越来越“弱”了。 唐老师教的是五年级,她所在的班共有38名学生,“摸底”来看,只有10来个孩子会叠衣服。“有的孩子看着衬衫和裤子,一脸茫然,无从下手。”唐老师说,五年级的孩子基本上是十一二岁,很多孩子在家极少参与家务,或者说是参加家务的机会极少。 宁波人爱吃海鲜,螃蟹、虾和皮皮虾等都有坚硬的外壳。可是据老师们了解,很多10来岁的孩子从来都不需要亲自动手剥壳,所以根本就不会这项“基本技能”,这种现象,在教师子女当中也存在。 名为比赛实则“过关考试” 因为感受到了这种“危机”,宁波市实验小学每年都会进行学生自理能力竞赛,到今年已是第十届了。虽说是竞赛,但是要求每个孩子都参加,而且每个孩子都要“过关”,至少基本上都完成任务。 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特点,一至六年级分别进行系红领巾、系鞋带、整理书桌、包书皮、叠衣服、钉纽扣等赛项。比如叠衣服,要求在5分钟以内,将衬衫纽扣扭好,并将衬衫和西装短裤叠整齐。比赛为期一周,老师及家长代表作为评委,给孩子进行打分。 沈老师告诉记者,比赛前一段时间,班主任老师会教小朋友们实际操作,有的班级会让小朋友当小老师,给同学们做示范,有的则播放具体操作的视频,孩子们观看后,回家练习。 “除了操练比赛指定的项目,老师们也会趁机要求家长,多让孩子参与家务。”张老师说,比如在学校里学一个“炖”字,就会让孩子们回家试试“炖蛋”,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更深刻的认识。 从本学期开始就有意识地进行操练,孩子们给了老师和家长很多惊喜。比如并不擅长针线活的男生,能把纽扣钉得很到位;连用剪刀都勉强的孩子,却能用挂历纸包出精致的书皮。 据统计,全校1200多名学生在本周基本上“通关”了。老师们笑着说:“稍加留意就能发现变化,校园里穿绑带鞋的孩子一下子‘爆棚’,运动的时候安全多了。” 成为一个“经济适用型”的孩子 记者昨天下午也就此采访了教育方面的专家。一位资深教育人认为,现在的家长存在“贪图方便”“保护过度”“追求高大上”等不良的育儿习惯。他说,“贪图方便”一般是父母比较忙,耐心教孩子学系鞋带,还不如自己动手比较省事,再不行就买“懒人鞋”,推及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一样。“保护过度”从吃虾剥壳就能看出来,怕皮皮虾的壳伤人么?那想要吃,总有一次会被伤到。 这位专家还说,“追求高大上”也比较“讽刺”,孩子会“马术”、会“棒球”、会“钢琴”,会各种技能;家长出高价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培养他们将来享受“博雅”生活的能力,但对接地气的基本技能却不屑一顾。 他建议,让孩子成为“经济实用型”很重要,将来他们也更容易从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感受到幸福。 唐老师也认为,孩子需要全面发展,各方面的能力都是相辅相成的。希望比赛不是一阵风,也不是只针对一两项技能,而是真的能让家长意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基本生活技能的重要性。她说:“倘若一心只读圣贤书,很可能在某个时刻,生活会给你补一堂很痛的课。” 记者 徐叶 通讯员 沈晨芸 池瑞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