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人文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公博: 木雕是一个发现生命的过程

人 物

作品《敦煌乐天》(国家博物馆收藏)

    名片:高公博,1949年出生于乐清柳市,16岁开始从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清黄杨木雕艺术。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3年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2年获“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称号。现为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副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高公博每天早上8点都会准时在微信推送自己当天的书画习作。不久前推的是三国人物司马懿,还有一幅“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气韵灵动,不拘于形,虽寥寥几笔,却栩栩如生。

    不管是否出差,不管头一天睡得多迟,高公博一定会在早上6点准时起来进行书画创作,这已经坚持了三年多。任何事情,只要自己喜欢的就会坚持到底,这是高公博做事的特点。他已专注黄杨木雕刻整整五十多年。在他眼里,每一根黄杨木都是有生命的,而自己的责任就是焕发它的灵性,赋予它生命。

    日前,他和其他12位文艺大师被宁波市政府聘为首批文化咨询委员,并应邀在宁波文化广场设立工作室。

    记者 陈晓旻

    千年难长黄杨木

    高公博,1949年出生于乐清柳市一个普通的农家,这里正是黄杨木雕的发源地。黄杨木,是一种矮小的常绿灌木,生长缓慢,直径20厘米需生长500年左右,在民间素有“千年难长黄杨木”一说。高公博的成长之路也像黄杨木般的艰难,却又充满了生命力。

    受父亲的影响,高公博从小就喜欢画画。读小学前后,家里四合院的老房子四周都贴满了他临摹的年画。年画里那些传统的民间故事、鲜艳明快的色彩与可爱生动的形象,深深地打动着他。

    后来他又迷上了看“小人书”,可是他第一次带到学校的心爱的“小人书”却被老师没收了。但他依然坚持把父母给的一分两分的早餐钱和零用钱省下来,攒着去买“小人书”。到了小学三年级,他已经拥有了七八十本“小人书”。

    1965年从乐清柳市中学毕业,16岁的高公博和其他十来个同学通过考试进了学校隔壁的乐清黄杨木刻厂。高公博从传统起步学习黄杨木雕。到如今,当年共同学艺的16个师兄弟都先后改了行,坚守下来的独他一人。

    学习雕刻之前,需要先用泥巴捏人物、塑造型。捏泥人可是高公博最喜欢的。因为爱好画画,他天赋的造型能力特别强。

    他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创作的第一个作品——三个孩子冒着危险想搬开一块挡在铁轨上的木头,因为觉得特别有动感,而且又契合时代精神。可是捏出来的小人儿重心不稳,没想到师傅见了说:“把这个题材给我吧。”高公博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作品的价值。

    木雕厂里有两位从美院毕业的老师,帮助提高学徒工的速写和造型能力,但是大多数的学徒工没有认真对待。为了让自己的造型更加准确,高公博特意向老师借来一本《艺用人体解剖》, 并动手制作了一个“投影仪”:用木框架起一块玻璃板,下面放上一个电灯,把人体解剖的书页放在玻璃上面一页页地临摹抄写,偷偷地学习解剖学。

    最初这些年的坚持和努力,让他打下扎实的基础。他终于能够独立创作,后来还担任了木雕厂的车间主任。

    “走出了黄杨木雕数百年的局促”

    乐清黄杨木雕创始于宋、元,流行于明、清。乐清木雕门类齐全,在秉承传统、保持黄杨木雕的原有风格和神韵的基础上,大胆突破,推陈出新。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努力,高公博开创了仿古木雕(圆雕)、根雕、劈雕“三级跳”的艺术创新,被《人民日报》誉为“走出了黄杨木雕数百年的局促”。然而这条探索之路,走得并不轻松。

    高公博曾经因为雕刻作品《白毛女》,精益求精的他竟然把一块16斤重的黄杨木雕成了只有1.6斤重的作品,为此老师傅说他是“败家子”。传统的黄杨木雕追求精雕细刻,可是高公博并不满足于此,他形容自己是一个“不安分、喜欢动”的人。

    由于传统的黄杨木雕只取无树瘤、无黑点、无裂缝的优质木段进行创作,因此,仓库里大堆的黄杨木,最后可用的只有40%左右,其他的60%只能分给工人烧柴用,他心里想:可不可以充分利用呢?比如发挥它的自然美?

    一位美术评论家的话开启了高公博的探索之路。他说,要创新就要跳出黄杨木雕本身,在其他的艺术形式中寻找突破口,比如,在中国画的泼墨法中寻找灵感,在“似与不似”中寻找新的艺术形式与手法,从外表寻求内在肌理,从形似追求神似。

    为了了解这些树根、树瘤的内在机理,高公博想了一个办法:先把黄杨木点着,再慢慢地倒入酒精,希望将其表皮烧掉。可是没想到燃烧的酒精到处“飞舞”。那一次他险些毁容,眉毛没有了,头发被烧了大半,脸上也被烧伤。

    事故后高公博还在琢磨,既然烧不成,不如劈开试试,于是去仓库找到一块废弃的材料,结果劈开来让他大吃一惊,“劈纹的弯曲里面,就好像蕴藏着一个个流动的生命!而我的创作就是跟它对话。”黄杨木的劈纹舒展空灵、自然成趣,有一种人工难以企及的天然美。

    劈纹的千变万化和黄杨木肌理的千姿百态,给了高公博极大的想象空间和创作余地。他顺着劈纹依次造型。1990年,他的第一件劈雕作品《蓑翁》诞生了。劈纹直而不乱,断而有味,质感酷似小雨着湿的蓑衣,渔翁的笑容隐现于笠帽之下,妙趣天成。整件作品看似大刀阔斧式的随意创作,却大虚大实,详略得当,显现出一种返璞归真、淡泊自然的审美情趣。《蓑翁》先后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希望杯”奖、“刘开渠根艺奖”金牌奖等几十项国家级大奖。

    高公博巧借黄杨木剖开后的自然纹理走势,采取“粗中有细”的对比手法,精雕人物的面部表情,细腻生动,眉目传情。劈雕,轰动了工艺美术界。

    真正的工匠是探索中的工匠

    除了劈雕,高公博还首创了根雕、意雕。当时很多人并不理解他的作品,在很多传统的匠人看来,他的独辟蹊径实则是对传统的反叛,甚至认为他的作品没有教给后辈正确的工序和路径。

    然而高公博认为,真正的工匠是探索中的工匠,而不是在传承中复制的工匠。他不仅始终坚持自己的探索之路,更希望后辈能够继承这种探索之风,勇于打破常规。“我们不是为了重复过去,而是为了创造未来。”

    如果说,黄杨木雕的劈雕是高公博用火烧和用斧头劈出来的,那么黄杨根雕则是他“捡”来的。

    一年冬天,他偶然发现邻居家一块被弃之灶膛的畸形树根形状独特,他不断琢磨着,树根终于与济公手舞足蹈的形象合为一体,将国人心目中那位外丑内美、寓庄于谐的济公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济公百态》不仅是高公博的成名作,也是他在创新道路上重要的承前启后之作,是他以后取得新突破的重要转折点。传统黄杨木雕的形象塑造往往是一种静止的定格,而它则反映出高公博在动态中求变求美的追求。

    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高公博说,根雕不仅是发现美,还是发现生命的过程。“每段木头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在渴望着和你交流,我的任务只是发现它们,把它们找出来。”

    从此,那些奇形怪状的树根成了高公博眼中的宝贝。他说:“黄杨木是一种特别有灵气的物体。我并不是在雕刻它,只是读懂了黄杨木,把它的内心世界还原出来,让大家来发现它的价值,在雕刻它的时候其实也是在雕我自己。”

    在上个月举行的宁波市文化发展咨询会议上,高公博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等12位文艺大师被宁波市政府聘为首批文化咨询委员,并应邀在宁波文化广场和峰堂木雕文化艺术馆设立工作室。

    高公博说:“黄杨木雕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记忆’,绝不能让这个‘记忆’在我们手中消失,而是要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