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开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5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叙:装一朵云玩玩

    马叙,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创委会主任,温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近年来在从事写作的同时进行水墨画创作,文字与水墨均自成一格,个性鲜明。其创作的“一撮毛”图文系列,深受读者欢迎。曾在北京798艺术区等地举办过《我有偏见》《无缘无故的世界》《风,及自在》等水墨个展。著有水墨图文集《素言无忌》(与柯平著)、《装一朵云玩玩怎么样》及小说集《别人的生活》《伪生活书》、诗集《倾斜》。

    陈也喆 文/摄

    文人画,是带着文人意趣的画。

    文人画的历史非常悠久,元明以后,文人画就与宫廷绘画、民间绘画相互渗透影响、百花争艳。

    文人画与传统画相比,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上都有不同的追求,形成了非凡的风格与流派。

    4月22日,拥有“作家、诗人、水墨画家”三重头衔的马叙做客宁波市图书馆的“天一讲堂”,主讲《漫谈文人画及其他》。

    他头戴深灰色贝雷帽,帽檐压得低低的,只露出黑框眼镜,仔细看才能发现,里面蕴藏着一双深邃的大眼睛。

    “一撮毛”系列画

    马叙,原名张文兵,“马叙”是他的笔名。为什么起这个笔名呢?

    他说,上世纪90年代,他和李云良、吴祥生常常在一起闲聊文学。

    有一天,三个人突然想起来,还没有笔名,便约定回去之后各想一个笔名。

    三个人再次碰面,都想好了各自的笔名,李云良叫“简人”,吴祥生叫“吴玄”,他就叫“马叙”。因为文学与叙述有关,“马”又给人一种快马加鞭的动感。从此以后,这三人便用笔名写作,且都写出了一番天地。

    马叙写诗,写小说,写散文,但对美术一直有一种骨子里的偏爱。但他真正拿起画笔,要追溯到2013年的夏天。

    那一年,他在思考一个问题,马上就要退居二线了,写作是痛苦的,必须要找点愉悦的事情来做。

    他尝试过萨克斯,后来因为嫌声音太吵放弃了。

    他一开始涉猎水墨画,就觉得很有意思。后来,因为朋友鼓励,愈来愈觉得水墨画新鲜好玩,还发现了纸张与毛笔之间微妙的关系。

    一开始,他画鸟,后来画美女,画光头。有一天,他突发奇想,给光头添了一缕头发,随手发在微博上。

    这一下火得不得了,很多网友都转发了这条微博,还亲昵地称呼这个人物为“一撮毛”。

    马叙深受鼓舞,又画了一系列,这个穿袍子、留大胡子、头顶上有一撮倒长的辫子的“一撮毛”形象,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王维的“诗画合一”

    马叙说,追溯文人画,王维应该是文人画的重要源头之一。

    王维曾画过一幅《江山积雪图》,画的是皑皑白雪覆盖了几座山。有的人说王维不算文人画家。在一些人的感觉中,文人画就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可是在马叙看来,文人画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很大的文学空间,也就是说,它的诗意要大于绘画本身。就王维的这幅画,他的诗意是大于画的。画面上有大段大段的留白,同时又画得细致入微。

    其实这幅画就是一首很好的山水诗,完全是诗人的绘画。他的画跟同时代的其他画作相比,诗意是最浓郁的,想象空间也很大。

    王维的画中有浓郁的主观山水世界,主观的就是内心的,画得很超然,所以说,王维是文人画的源头之一。

    王维,号摩诘居士,苏东坡曾这样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东坡如此评价王维,他自己也是这样实践的。苏东坡跟王维一样,也是一个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的文人,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苏东坡是一个诗书画三位一体的大文人,他的《寒食帖》,是中国书法的三大名帖之一,这是他被贬黄州、失意落魄时写的: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他起初字写得比较“客气”,比较小,后来随着情绪的变化,速度也快起来了,字体也大了起来,完全是一种心境和情绪的表达,十分文人化。

    苏东坡常常在酒醉之后作画。当时有很多朋友都喜欢跟苏东坡一起喝酒,知道他喝完酒就写字作画,作完后把毛笔一扔,朋友们就可以把画取走了。他是个性情中人,也不在乎这些。

    苏东坡的《怪树图》,就是在醉酒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马叙说,这幅画,可以说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接近写意的绘画。而且苏东坡还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士人是读书人,士人画就是文人画。

    苏东坡画石头的技法,与传统水墨皴法不一样,他的石头有动态,表达了他的情趣与性情,这就有别于宫廷画那种四平八稳、正儿八经的绘画。

    宋徽宗装一朵云玩玩

    马叙说,苏东坡之后,有一个人对文人画起了很大作用。这个人,就是宋徽宗。

    宋徽宗这个皇帝就是一心想玩,玩文学,玩书法,玩绘画,其他万事不管。哪怕朝廷倾覆,对他来说,也是无所谓的,他只要玩得痛快。

    这样玩艺术的人,完全是一个艺术家。他讲究诗书画统一,还独创了“瘦金体”。

    宋徽宗的名画《听琴图》,画的是几个闲人,坐在那里听琴,生活过得很文艺,很诗意。

    他天天在宫廷里画花鸟,把花鸟画得细致入微。花花草草在他笔下,都有了另外一种生命。

    他骨子里是个极端文艺的人。文艺到什么程度呢?马叙给我们讲了一个宋徽宗装云朵玩的故事。

    以前人们往朝廷里送贡品,常常是好吃的、好用的,比如玉石、茶叶、绢帛等。可是宋徽宗想要什么贡品呢?他想要天上飞的云。

    天上飞的云,怎么送呢?他手下的人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个点子。

    在很大的布袋上,刷上密不透风的桐油。等云过来的时候,到山谷里去,张开这个大布袋,把云雾装到里面去,扎紧袋口,然后再放到马车上,运到朝廷里。

    宋徽宗有一个皇家园林,他经常在这个园子里散步。每到清晨,有人就拿着油绢袋子,在假山边躲着,等宋徽宗游园时,就张开袋子放出云来,于是水汽蒸腾,让他觉得自己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中。

    这就是所谓的“贡云”。

    马叙推荐书目

    《李燕聊齐白石》 作者:李燕 徐德亮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是近年来的出版物中,最靠近齐白石的文字。李苦禅之子、画家李燕,在与徐德亮的对谈聊天中,尽量接近真实的齐白石,把齐白石还原到生活层面。行家言谈,细节温润。

    《看不见的城市》 

    作者:(意)卡尔维诺

    译文出版社

    本书假借马可波罗向忽必烈讲述各种城市,城市的记忆、城市的标志、城市与天空、城市的欲望等。可以随手翻开书中的任何一章来读,阅读感受奇异而斑斓。这书奇异之处是既是小说,也是散文,是一部难得的城市寓言体散文。它的文体定位,由阅读者自身的阅读感受所确定。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