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5月1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街谈巷议

    方言保护 可借鉴非遗传承人模式

    游子在外,一声熟悉的乡音便能唤起对故乡的思念。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2.8%的受访者会说家乡方言,65.8%的受访者认为方言包含着家乡的历史文化,50%的受访者认为50年后方言依然会存在。

    5月11日《中国青年报》

    从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等实用性的角度来看,方言的存在确实是一种阻碍和限制,所以我们要大力推广普通话。而不管是社会学家、民俗学家以及相当一部分的普通网友,之所以赞同要保留、保护和传承好方言,更多的是站在乡音乡情乡土文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尤其是蕴含在方言中的很多乡土文化、历史文化,往往以方言作为唯一的载体,一旦某种方言消失了,附着于其中的乡土文化和历史文化,也就随之湮灭了,再难有机会重现。所以一种方言的消失,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消失,还包括传统文化、人文历史的消失。

    以笔者个人的看法,围绕方言保护问题,我们不妨借鉴目前的非遗传承人模式,上升为国家行动,由国家投入专项的资金和资源来保护方言。方言和非遗,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之所以要投入巨大的资金、资源保护非遗项目,是因为其中蕴含的传统技艺、传统文化,而方言中同样蕴藏着传统文化,只不过非遗是以技能、物品等具体的形式作为载体,而方言是以语言作为载体而已。苑广阔

    “禁止提早到校”有失人性化

    夏季已至,部分西部小学已推行夏令时作息时间,开校门和上课时间顺次后延,并禁止小学生在早晨提早到校。记者从甘肃省皋兰县石洞小学获悉,该校推行夏令时管理时间,为防止出现老师和家长的监督空档,早上7:50、下午14:50前禁止学生早到校。

    5月11日未来网

    学校因为“监督空挡时间”的问题,不准学生提前进校门,未免有失人性化。

    让学生提前进入校内,就算存在监督空挡,但肯定是要比“在校外逗留”安全得多。实际上,不可能所有的家长都有条件在规定时间送孩子,或在校门口陪孩子到点进校。学校方面乃至教育部门秉持的原则是“明哲保身”:只要不让学生进校门,出现任何问题,学校方面都没有责任。可见,学校将避责原则放在了第一位,把对学生负责放在了次要位置。

    所谓“禁止提早到校”,实际上是“不准提早进校门”。这种政策不是哪个地方、哪个学校的“发明”,很多地方都有这种景观:上学之前,校门口聚集着成群的学生,等待学校到规定时间放他们进校门;冬天,孩子们冻得让人心疼,夏天,炎炎烈日下的孩子们,也让人揪心,甚至,遇有雨雪天,校保安也不敢违反规定提前开校门让孩子们进去。

    事实上,学校如果能够安排少量保安或教师提前到岗值班,完全可以解决监护空挡的问题。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而不是纯商业机构,把义务、成本“账”算得那么精细,乃至“算到骨头里”,这不是学校该有的风格。学校以及教育部门如果认为教育概念上的责任和义务,与爱是不可分割的,那么,就不该有“禁止提早进校门”这么生冷的做法。马涤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