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5月1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竺可桢日记看竺校长的牺牲精神

    胡晓新

    5月21日是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最近,浙大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老校长竺可桢的儿子竺安将55册的竺可桢日记原件全部捐赠给浙江大学档案馆。被誉为“民国四大日记”之一的竺可桢日记,记录了近代政治科技教育发展,也鲜明地体现了作为大学校长竺可桢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作为普通读者,笔者对日记里竺校长的牺牲精神尤为佩服,甚至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竺可桢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出任浙大校长的,从1936年-1949年的13年间,竺可桢日记中记录的请辞浙大校长的次数,就有近40次。在今天不少人看来这有些不可思议。当时竺可桢对家人说到的理由是:不善侍候官长,亦不屑为之;战事在即,不免悬心等。第二条可以理解,第一条则是今天不少人难以“苟同”的,因为古今中外,这种传说中的“傲骨”委实稀缺。

    在反复拒绝的同时,竺可桢却在日记里说:“但若于浙大有所补益,亦愿全力以赴。”在内心里,这位中国知识分子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抱着这种精神,不愿做校长的他成了最好的校长。那么,他究竟牺牲了什么呢?

    对哈佛博士竺可桢来说,最大的牺牲,莫过于这13年的校长职位,几乎断送了一个学者学术事业最黄金的13年。13年后,面对美国前沿的气象研究,竺在日记中这样评价自己:“十年校长,已成落伍之气象学家矣!”

    还有,繁重公务让他没有办法多照顾家庭。浙大西迁路上,竺可桢的二儿子和妻子相继去世,对他的打击非常大,但别人当时根本看不出来。因为随着日寇步步入侵,必须一次次地迁校,顾不上为家事悲伤。

    校长职位带给竺可桢的,更有苍老和早衰。当然这其中有战争环境颠沛流离的原因,但呕心沥血是更主要的因素。他在日记中曾写道:“二三年不相见的人,没有一个不奇怪我老得如此之快。”

    现在,坊间对于校长等领导岗位,“联想”得较多或许是权力与利益,还有光环笼罩下的那份荣耀、那种“神采”、那些好处。“位高权重责任轻,钱多事少离家近,每天睡到自然醒,有过你扛功我领”虽属“打油”,但未必不是一些在位者的“心声”。而那些缺乏监督、不受约束的权力造成的腐败,似乎又印证了这些岗位的“魅力”。跑官要官的或许听说过不少,但你听到有几个“不情愿”或者“请辞”的?当然,现在的那些岗位,未必要求作出像竺校长那种程度的牺牲,但期望得到大于付出的“聪明人”还是太多。从这个意义上说,竺可桢日记中的牺牲精神,不啻是一面能够照出现世真与假、美与丑的镜子。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