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身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5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家长为两个小孩拉架 挨了对方家长一记耳光

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间冲突? 听听心理和教育专家怎么说

严勇杰 绘

    “你干嘛打我家小孩?”一名白衣男子气冲冲地责问一名女子,女子解释说:“我没有,只是把他拉开……”白衣男子根本不听,突然扬起手,“啪”一声,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女子脸上。现场混乱起来,双方两个孩子也哭了起来,有人打电话报警。

    这是发生在5月9日晚上8点左右的一幕,在宜家商场二楼游戏区,因为两个小孩玩耍起冲突,一方家长竟然对另一方家长大打出手。

    事发现场

    一女子为小孩拉架,招来一耳光

    当晚,警方赶到现场,双方当事人已经被带到商场办公室,情绪都很激动,尤其被打女子一方,她的丈夫还让民警看她红肿的左半边脸。

    民警根据双方当事人陈述,还原了事件过程:两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在帐篷里玩,一个小男孩压在了另一个小男孩身上,被压在下面的男孩的妈妈上前拉上面的男孩,第一次拉没有成功,再次拉用了点力气才将其拉开。没想到对方男孩的爸爸看到这一幕,误认为她在打孩子,就做出了“扇耳光”的激烈行为。

    现场旁观证人说:“那位打人的男家长真的很过分,挨打的女家长一直很讲道理,而他却不听解释。”

    由于双方孩子都太小,且时间已晚,民警和双方当事人商量后,约定到派出所进行处理。

    昨天,在潘火派出所调解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打人的男家长向被打的女家长道歉,并补偿2000元。

    心理专家

    孩子间玩闹,家长尽量不要介入

    小孩子在一起打打闹闹非常普遍,作为家长该如何应对?我们来听听心理专家的建议。

    宁波启点心理中心主任高明霞分析说,孩子们在活动中互动游戏,都是社会化的过程。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与同伴交往,不断地处理冲突,逐步学会与人交往,这样孩子才能不断提高处事能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小孩子成长的阶段,父母要做的不是处处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是以“观察者”身份,及时掌握孩子在群体中的现状,当发生危险时及时干预,或在事后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引导和排解。显然上面的案例,那位女家长可能有点着急,过早地干涉和阻止了孩子互动过程。当然,另一位孩子的父亲采取过激行为更不可取。

    教育专家

    即便介入,也不能做孩子的坏榜样

    江北广庭幼儿园园长顾莺红分析认为:人生中肯定会有摩擦和冲突,选择恰当的处理方式,学会既能争取到自己的正当权益,又不会给他人造成侵害,是孩子人生中必修一课。孩子们在一起发生冲突是正常的,家长应用理解、坦然的态度去面对冲突,通过诚恳的交流和协商达到共赢。

    孩子是在“学习”和“模仿”中渐渐成长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孩子看到上述这位父亲的处事方式和行为,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只会采取偏激行为,而不会冷静思考和耐心了解。

    如果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建议家长这样做:首先,冷静面对,不轻易介入。孩子们发生冲突的时候,家长如果介入,事情的性质可能就变了。孩子因家长介入会理直气壮,委屈哭诉,使事情复杂化。家长可以把冲突事件当成孩子练习社交交往的机会,让他们学习自己处理。其次,调节情绪,正确介入。父母不能因护犊心切,有过失言行。介入时,面对年幼的孩子们,应该冷静面对,调节心态。让孩子多体验一些积极的解决方案。例如: 握手言和、相互分享等。另外,家长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在家长自我成长中带动孩子的健康发展。平时,父母可以通过模拟演练、交流心得等方式,帮助孩子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技能。记者 殷欣欣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