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 羽 亚瑟王算得上是英格兰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君主了。提到他,我们首先会想到“石中剑”、“圆桌骑士”、魔法师“梅林”、“湖上仙女”等带有异国风情的神话意象。后人总喜欢在崇拜心理的驱使下,不厌其烦地为自己民族的远古先王增添一些光辉事迹。“永恒之王”亚瑟也是如此,他的王者之路充满了艰辛,至于是否真实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确为自己的国家立下过丰功伟绩。 《亚瑟王:斗兽争霸》(以下简称为《斗兽争霸》)是诸多亚瑟王故事中一个比较另类的版本,讲述了尤瑟王被自己的弟弟伏提庚背叛后,死于谋杀,儿子亚瑟则随水漂流而去,王位就此落入了伏提庚的手中。十五年后,亚瑟这个不知道自己真正身份的孩子,于市井深处的穷街陋巷中渐渐长大。而那个独揽大权的伏提庚借助了异世界的势力,巩固统治,致使民不聊生。终于有一天,亚瑟拔出了那柄插在石头中的“只有国王才能把它从坚石中拔出来”的王者之剑,这事令他遭受逮捕和监禁。一位神秘的魔法师把亚瑟救出来后,亚瑟第一次得知自己的身世,从而接受了推翻在位暴君的使命,打算夺回王位。由上可知,《斗兽争霸》中的亚瑟王故事和那个人们耳熟能详、在西方流传甚广的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亚瑟王传奇已相去甚远。 《斗兽争霸》的导演盖·里奇是一位个人创作特色尤为鲜明的导演,代表作《两杆大烟枪》和《偷拐抢骗》完全可向观众阐释他的美学理念和艺术追求。所以,当“亚瑟王”这样一个略显刻板的王者形象落到他的手中,他便急于打乱魔方,最后“成形”的状态完全出人意料。或许,盖·里奇觉得:作为魔幻史诗片,该题材在情节上提供不了宽泛的创新空间,所以与其在故事的曲折性上动脑筋,还不如在影像风格的树立和震撼视效的呈现上多花功夫吧。 我们看到的《斗兽争霸》具有炫酷的混搭风,在规整的古典情节里综合进了很多现代电影元素,像盖·里奇推崇的那种标准“英伦范儿”就反映在了片中的摇滚音乐、迷幻气息和黑帮质地上……这一切,令文化意味上那个高高在上,象征着正直、善良、仁爱、庄重的君王,几乎是摇身一变,成了市井中的一个“雅痞小子”。导演之所以进行如此颠覆性的创新,大概是为了迎合和吸引一大批年轻观众,同时也希望能给熟谙亚瑟故事的那部分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此片非常强调商业电影的娱乐性,以致于CG动画固然做得活灵活现,却因此削弱了故事本身的厚重感和史诗魅力;用来炫技的拼贴式画面则令叙事节奏显得杂乱无章;片中几个人物形象也有过于扁平化的瑕疵。比如裘德·洛饰演的反派君主伏提庚就很缺乏个性,演员一直在以“我就是坏人”的宗旨进行夸张演绎。相对而言,还是查理·汉纳姆饰演的亚瑟好些,起码能彰显人君之相——因少小时的成长环境使然,亚瑟时不时会露出一种街头混混的神态,可这些没能掩盖住他是个命定圣主的本质,其眉宇之间有着非凡的王者气度。 导演要在影视圈强调自己的思维、追求自我风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却不是一劳永逸的选择。其实当你努力去树立一种风格的同时,势必也需要为之放弃一些本就蕴含在影片题材中的、经过了时间检验的精华。环形结构、多线叙事、荒诞巧合、黑色幽默等元素融合在《两杆大烟枪》这样片子里,会成就一部“神作”,但到了《斗兽争霸》里就未必有这样的功效。盖·里奇最钟情的那种先后倒置的手法若用在悬念迭生、剧情不时进行逆转的影片中,能吊起观众的胃口,产生不错的戏剧效果;可要是放在这部人物命运一望而知的传说中,不仅作用不大,调配不好,还易弄巧成拙,破坏故事的连贯性。好在盖·里奇的导演功力深厚,勉强还是掌控住了《斗兽争霸》的节奏,虽小毛病不断,然大错误没有。 这部《斗兽争霸》没有了伟大魔法师梅林对亚瑟的教诲和辅佐,没有了他和皇后桂妮薇儿及兰斯洛骑士之间的三角恋爱,更没有圆桌会议上君臣平等地共商国是,有的是3D视效、彪悍配乐、借鉴了中国功夫片的格斗场面,及万人迷贝克汉姆的友情客串。影片本应有的沉稳大气被动如脱兔的时代节奏感所替代,相信不少年轻观众会很喜欢这样别具一格的亚瑟王故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