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辉 幸亏村里有个前清秀才,留下一本家谱抄本。这个秀才长寿过百,不过,我是在他的儿孙处见到抄本的。 真是儿孙处。先是从他的小儿子处,后是从他的大孙子处,我前后抄了两次。为什么要抄两次?因为我把前一抄本搞丢了。 有点蹊跷的是,抄了两次,居然版本也不一样。如开谱祖,前一版本是从尹轻公的父亲天祥公开谱,而后一版本是由尹轻公开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我反正是百思不得其解。 但不管怎么样,祖宗是不会变的。我族的历史,从天祥公开始。 先录一段家谱: 一世始祖尹轻,字仙居,娶隐君子胡惠观之女为配,生三子:长伯全、次伯庄、三伯成。年八十岁,合葬大亩地。公世称传习府君,四明定海人,先代世食宋禄。 痛祖天祥公,字德和,号顺庵,不从刘整逆谋,不仕元,故隐居海岛,惟以廉介自持,诗酒为乐,风月为传。观其雪夜感兴诗有云:风雪自纷战,梅花别有春。可相见其风度矣。 居大溟之后,因天祥公彼诛,宗族星散。仙居公卜居昆亭,创业之鼻祖也。 这就是第二版本,由尹轻公开谱。 这里面与我所见的第一版本,有一些出入。如隐居海岛一语,我抄写时就觉得可疑。 天祥公是否被“诛”杀(这个彼字可能是抄错了。印象中没有彼通假被的说法),也是存疑的。虽然镇海相关材料中也采用了这一说法。 从行文来看,这第二版本,可能就是收藏在镇海区档案馆的昆亭上车门民国版刘姓族谱版本。我觉得,这一版本的文字质量并不高。 首先,天祥公的隐居地,当在时属定海现为北仑(过去属于镇海)的大溟。大溟为柴桥地名,今有大溟村。 大溟离昆亭不远,就隔座山,符合尹轻公骑马翻山而来的剧情。 康熙皇帝将定海一名赐予舟山后,原名定海的邻县只得改名镇海。结果,现在搞地方文化历史的人,稍一不慎,经常会在这里翻车。编民国版我姓族谱的人,也重蹈覆辙了。 天祥公有没有被“诛”呢?先让我痛斥一下这个编谱的。只有杀敌人杀罪犯才用这个“诛”字啊。可怜我族人,居然被一个学业不精的人糊弄了。纵然十罪不赦之徒,要么被宗族除名,族谱不收;写入族谱的,哪有自家直言不讳地用这种贬义词的?更何况是开谱始祖了。 我觉得,天祥公应该没有被害,凭他无比寻常的能力和嗅觉,应该能保全性命于乱世。 为什么我有这样的把握呢?一切都因为我这个先祖天祥公不寻常。家谱中寥寥数言,隐藏着我族一段大历史,“不从刘整逆谋”是关键中的关键。 我第一次抄谱是在读师专的时候,暑假在家。开学返校后,在学校图书馆,我查到了刘整为何人。 我记得是在一本历史人名大辞典中查到刘整的。 刘整这人,《元史》有传: “刘整字武仲,先世京兆樊川人,徙邓州穰城。整沉毅有智谋,善骑射。金乱,入宋,隶荆湖制置使孟珙麾下。珙攻金信阳,整为前锋,夜纵骁勇十二人,渡堑登城,袭擒其守,还报。珙大惊,以为唐李存孝率十八骑拔洛阳,今整所将更寡,而取信阳,乃书其旗曰赛存孝。累迁潼川十五军州安抚使,知泸州军州事。” 带十二个人就能攻克信阳城,刘整真骁将也。李存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孟珙(军事大家,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亲书刘整军旗“赛存孝”三个大字,可知刘勇。 “整以北方人,扞西边有功,南方诸将皆出其下,吕文德忌之,所画策辄摈沮,有功辄掩而不白,以俞兴与整有隙,使之制置四川以图整。兴以军事召整,不行,遂诬构之,整遣使诉临安,又不得达。及向士璧、曹世雄二将见杀,整益危不自保,乃谋款附。” 这个就是我家谱中所记载的“逆谋”。刘整受上峰排挤陷害,“中统二年夏,整籍泸州十五郡、户三十万入附”。 这里提到的吕文德,便是金庸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写到的襄阳安抚使,也算是文学人物。 后有史家评论:“宋实亡于刘整。”主要倒不是他这次投降让南宋失去了泸州(次年正月,吕文德收复了泸州及下属三郡),关键是刘整为蒙古大军制定了先取襄阳的战略构想,还为他们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水军,使南宋的水军优势荡然无存。 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认为:“宋元后期战争的关键决策人物并非丞相伯颜,而是降将刘整。正是刘整使得元朝作出了重大的战略调整……偏安江南,维持了一百四十多年的南宋王朝也终因元朝的战略转变而灭亡。” 能在这样的大事件中,全身而退,举家从泸州前线避居浙东镇海,我天祥公绝对是忠义智勇之人。 从族谱记载来看,天祥公应该是刘整的部下,“先代世食宋禄”,说明是官宦世家。 在第一版本的家谱中,“宗族星散”是天祥公主动而为。其原因是改朝换代在即,刘整成了新朝功勋,位高权重,天祥公考虑再三,决定将家族拆散打游击,避免目标过大被人注目,召来不测之祸。于是,有了尹轻公骑匹白马翻山逃难到昆亭的故事。 平民家没马,以至于儿女不识马。但刘家有马,足以给逃难子孙一人配一匹马,可见刘家即使不算钟鸣鼎食之家,也非升斗小民。 刘整这个人,祖上几辈生活在京兆樊川,估计等到他父亲这一代,徙邓州穰城,离开陕西,搬到了河南邓州。 樊川,位于西安正南,终南山中部,此地水土丰美,景色雅致,古迹众多,《长安志图》谓之“天下之奇处,关中之绝景”,号称“城南第一名胜”。 由于地处长安京畿,富丽繁华至极。汉为上林苑的中心之地;至唐,达官贵族,多在此建园林别墅。如杜族一姓,有“房谋杜断”的杜如晦。杜甫也是系出樊川,而杜牧更是被后世号为杜樊川。“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诗脍炙人口,流传千年,作者崔护,《题都城南庄》,正是作于樊川。 研究刘整的籍贯,我的目的是想知道我祖天祥公是哪里人。 过去我一度认为,天祥公可能与刘整同族。过去从军多为父子兵加亲兵,一人从军,全族从军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在军队干出些名堂后,同族人大多投奔而来,而将领也乐于用同族人组成亲兵警卫营或亲信部下。 不过,这仅仅是一种猜测而已。从天祥公明志诗“风雪自纷战,梅花别有春”和他“不从刘整逆谋”忠心报国之举而看,他应该是以忠孝为第一要义的儒家读书人,是文官而非武职。 很遗憾的是,我至今都没有找到我祖上之源。希望这篇小文能流传开来,有知者能告我,不胜感激,作揖作揖。 投稿E-mail:ljz@cnnb.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