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纪念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访那一座“殿堂”,倾听那段往事

1978年三官堂老校舍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特殊的转折点,也由此成为一个时代不可磨灭的共同记忆。

    77级大学生,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是尤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中的多数人经历过上山下乡,最终历经艰辛改变命运。

    今年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记者近日走进当时宁波唯一的高校——宁波师范学院,寻访到当年77级师生们,了解那段厚重的岁月,倾听他们的人生故事。

    宁波师范学院招录了300余名本科生

    不忘劳动 带着锄头上大学

    1977年,宁波师范学院还叫浙江师范学院宁波分校,其中中文、数学、物理系校址在三官堂,位于宁镇公路南侧,甬江之畔,化学系授课在东钱湖分部。在学校,77级同学度过了激情迸发的四年大学生活。 

    1 招生老师惜才 1977级学生生源质量高

    宁波大学党办副主任汪盛科珍藏着宁波师范学院的校志,他帮记者查阅到了当时的情况。他介绍说:“1977年8月,恢复高校统一招生。我校根据省教育厅文件,成立浙江师范学院宁波分校,招收本科生280名(另招宁波市及镇海县走读生25名),设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个系。创设浙江师范学院宁波分校后,学校两块牌子(宁波地区师范学校和浙师院宁波分校)一个班子,开展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年,也就是1978年,学校被批准为宁波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学校正式改名为宁波师范学院,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

    那么,这批学生是如何被录取的呢?宁波大学原副校长忻正大向记者介绍了当时情景。“大概在1978年1月,学校派了7位招生老师到杭州一家宾馆参加录取工作,我作为物理系的招生老师也一同前往,记得当时全国各地高校都来了。”他说道,“招生办首先规定了一个总录取线,我们物理系计划招收80名学生,按照1:1.5比例,我先拿到了120份档案。考生的来源非常复杂,从1966年‘老三届’考生,一直到1977年的应届生,跨度整整有11年。”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高考招生机构、制度并不健全,但招生老师都一门心思想着怎么选拔出优秀人才。那时,招生还是人工看档案,每个档案袋上面都有一张纸,右下角直接标明了这个考生的总考分,所以忻正大第一眼先看右下角,成绩高的就先留下来。

    当时有很多考生担心因自身家庭成分,会影响到招生,忻正大笑了笑,说:“那时这的确是个敏感问题。我记得当时有个同学的档案袋特别厚,主要是记录了其父亲问题,但是学生成绩很好,平时表现也很好,我们招生组商量后,还是录取了这个学生,认为应该给这个学生一个机会。”

    “我们学校招生速度是比较快的,招完生后,拿着名单请省招办副主任审批,这位副主任第一句话就问:你们动作怎么这么快?有学校都还没招到一半呢。”

    正是宁波招生老师速度快,择优录取了好生源。忻正大说:“我们这届学生生源质量很好!”

    2 带着锄头上大学 校舍是低矮破旧的平房

    1978年3月11日、12日,对未来满怀期望的305名本科生到浙江师范学院宁波分校报到,其中中文、数学、物理系校址在三官堂,化学系授课在东钱湖分部。

    学生们尽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报到那天走进三官堂校园,大家还是感到十分意外。整个校园除了一座破旧的、空荡荡的礼堂是二层楼的门面之外,全是低矮简陋的平房,寝室、教室、办公室、阅览室等等,都散布于这些看起来已经很有年头了的平房之中。忻正大说:“校园环境的确非常差,一点不像大学,当时为了迎接新生,我们事先还下过工夫整修了下,原来教室地面都是泥地,学校特意铺上了砖块”。

    报到处在进校门第一幢房子门口,放着简单的桌椅板凳,每来一个学生,老师就在新生名单表格上打个勾。“招生时见过照片,所以物理系学生很多人我一眼就认出来了。”忻正大说。

    有意思的是,这300余名同学的铺盖行李中,还有一件特别具有时代特征的物件——锄头。77级中文系校友诸跃进回忆说:“当时,除了带上行李铺盖外,我们都带了把锄头,这是学校要求带的,上大学不忘劳动。就这样,我们成了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

    3 “两代人”同坐一间教室 老大哥还要养家

    “那时的学生,年龄差距很大,差不多是两代人一起坐在同一个教室学习了。”宁波教育学院原党委书记张松茂当时21岁,是学校78级数学专业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而部分学生年纪却比他大得多。

    原来,因为是“文革”后首次招考,且招生的年龄放宽,所以大量“文革”时的中学生,即原本1966年、1967年、1968年初、高中毕业生,通称为“老三届”学生,报名参加了高考。这批考生虽然年龄不小,但生活阅历丰富,“文革”前接受的中学教育基本功扎实,而且复习备考极其刻苦,所以在考试中普遍发挥出色,得以重新回到教室。而恢复高考时,国家政策规定,允许应届高一学生参加高考,最小学生年龄也就16岁。

    “我记得,77级、78级那两年,同一班的学生年龄差距就很大,其中有个年龄最大的同学,当时33岁了,早已成家,儿子都已经读小学二年级;当然,年龄最小的同学是应届生,只有16岁。”张松茂说。

    因此,年纪小的同学就叫年长的同学为“老大哥”“老大姐”。当时国家对大学生有助学金和补助金政策,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略有不同,每人每月可以领取10元到20元的金额。“老大哥”们扣除必要的费用,其余都要拿回家贴补家用。张松茂回忆说:“当时大家的生活普遍艰苦,尤其是农村来的学生,他们在家时都是主要劳动力,上了大学后,家中就很困难了,他们每个周日都要回家劳动干农活。”

    当时老师和学生都基本住在学校里,而学生住的大寝室,少则十几人,大的二十来人一间,住得很拥挤,生活条件很差,大家却乐在其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