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纪念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过那一场考试,他们改变了命运

    B 党校教师张力娜:

    “高考改变命运 信念决定成败”

    6月4日,曾经的“学霸”张力娜又收获了一本证书——退休证。她在党校的讲坛上耕耘了36年,“收割”了一大堆证书,现在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休闲时间。

    1977年12月参加高考,次年2月进入安徽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安徽巢湖地委党校工作了近12年,1993年来到北仑区委党校工作。在宁波的24年岁月中,张力娜除了在党校任教外,还承担了很多社会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获得婚姻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证书,在担任北仑区心理中心副主任等职务期间,为企业、社区、基层、社会特殊人员等进行过数场心理辅导,从事过很多社会公益活动,2011年被评为“北仑好人”,2012年5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1977年,她和舅舅一起参加了高考

    “高考改变命运,信念决定成败。”张力娜在与记者聊天时笑着说,当初的高考机会虽然难得,却没有“范进中举”的狂喜,若干年后突然“开了窍”,才悟出高考的重要意味。

    张力娜祖籍安徽省无为县,1957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74年高中毕业,因左下肢残疾免于下放农村,之后进入无为县粮食机械厂当工人,干起了维修粮食机械的技术活,车、钳、焊、铣样样都会。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在那个年代,技术工足以让人羡慕,我当初没想过要参加高考。”张力娜回忆说,热心的高中老师第一时间找到她家里,跟她父母商量了这事。父母都念过私塾,觉得读书肯定是件好事,就极力主张张力娜参加高考,而报考的专业则是这位老师认为“很好”的哲学系。

    于是,张力娜开始了白天上班、晚上复习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只持续了一个多月,她主攻了数学,就迎来了考试的日子。那一年,她和大自己12岁的舅舅一起参加了高考。当年的录取率非常低,大浪淘沙后按1:2.5的名额进入预选,然后还要根据政治、家庭、身体等诸多原因在5个预选考生中正式录取2名。

    “陆陆续续,有人收到了通知书。因为身体原因,我没抱被录取的希望。”张力娜说,后来她收到了一封信,通知她去省立医院进行身体复检。通过复检后,她幸运地走进了高校。由于当时录取考生并不公布分数,入学后,张力娜才知道自己如此幸运的原因:高考总分和数学单科成绩都是高分,在省城接待她参加身体复检的大学老师经过面谈对她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左腿残疾并没有成为她入学的障碍。

    高考的转折,让她拥有全新的人生价值观

    张力娜说,一直到大学毕业,自己都没能喜欢上哲学。工作8年后,她才突然意识到:因为高考进入大学,学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思维方式。因为高考的转折,让自己拥有了全新的人生价值观。

    “尽管自己向来乐观,但人生总会碰到一些低谷。”张力娜说,从哲学中领悟到的点点滴滴,支撑着自己顺利地走到现在,并且证明自己能比很多人做得更好。她给记者讲了一段经历,来说明这个“转折”的重要性。

    2012年,张力娜原本健康的右腿突然出现状况,最后发展到只能坐在轮椅上。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觉得掉进了万丈深渊:原本美好的工作生活全部乱套了,就连生活自理也出现了问题。去上海接受治疗时,医生给出的结论是:能稳定病情、维持坐轮椅的现状已是万幸了。

    了解自己的情况后,张力娜一边接受治疗,一边调整心态,慢慢地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她说,是所学的专业让自己获得了重生。“哲学使人聪明、心理学使人智慧”,这两句话在张力娜的命运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她在与记者聊天时反复强调的是:“我从不相信自己会永远坐在轮椅上,信念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相信自己不会倒下,你就永远不会。”整整四年,她专注于六个字:心态、营养、运动,同时还兼顾着工作,“我的腿不能走路,可是还有能讲课的口”。于是,从轮椅到双拐、从双拐到单拐,最后终于康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从这个角度讲,高考一直都在改变着我的命运。”张力娜很“哲学”地说。

    记者 徐叶 照片由张力娜本人提供

    C

    文史专家戴松岳:

    “我的1977高考, 经历了三次考试”

    他著有《风流千古说慈城》《怅望千秋家国梦》《清初甬上诗社和诗人研究》《穿越历史的目光》等多部著作;他主编或负责编辑了《鄞州人文读本》《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蒙学之冠》等20余部书;他的百余篇文章发表于各种报刊,其中《姚江是一个奇迹》被选入宁波市中学教材,并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传播宁波文化。

    他是我市知名文史专家、地域文化学者戴松岳。

    曾在乡村小店卖大饼油条

    “正是40年前的那场考试,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1977年的那个冬季,戴松岳记忆犹新。

    戴松岳出生在慈城,酷爱读书,20岁高中毕业,被分配到了离家十多公里的乡村小店——乍山公社三勤大队代销店工作,卖黄鱼、带鱼、酱油、老酒,也卖过大饼油条。“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要起床,生炉子、和面、做准备,等上午卖完大饼油条后,还要劈柴干活。”这样的生活让年轻人感到迷茫。

    除夕之夜,戴松岳在店内值班,在楼梯间的简陋住处,昏暗灯光下,他拿起王伯祥选注的《史记传》开始阅读。山村已静,无数壮士豪杰的人生际遇争相迭现:张良功成身退的旷达,荆柯易水诀别的悲壮……而他年轻的灵魂也不觉自问:“难道我的一生就将如此度过吗?”

    经历三次考试

    在当时,能在高中毕业后分配工作已属幸运。但更幸运的是,1977年9月21日,戴松岳接到母校慈湖中学老师的通知,让他回校参加一个座谈会。他到那一看,来的20多个校友都是历届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座谈会时间并不长,让大家意外的是,老师来了个突然“袭击”,当场发下语文、数学考卷,让大家现场做题。后来他才知道,这场考试是省里选了几所重点学校进行摸底,为高考做准备。

    10月以后,有消息传来,国家将恢复高考了。但是怎么考、考些什么,大家一无所知,只是说按文理科考。戴松岳喜欢文科,尤其喜欢历史,所以毫不犹豫选择了文科。文科将考语文、数学、史地、政治四门课,戴松岳的备考也颇有意思,他分析了自己的情况,觉得语文、数学基础还好,可以不复习,但地理从来没开过课,因此把重点放在了相对较弱的地理科目上,“非常感谢我的初中班主任管佩玲老师,她是杭大地理系毕业的,听说我在备考后,专门送来了地理课本和资料,我就按照这个做了些准备。”

    正式高考分成两场,一场是11月20日举行的带有摸底性质的宁波地区文化水平审核考核,刷下来一大批考生,戴松岳考得不错。12月15、16日,他与浙江省37万考生一起,走进了“文革”后的首次高考试场,“当时感觉答题挺顺利的。”

    “所以,我的高考和别人有点不同,我经历了三次考试。”戴松岳向记者介绍说。

    考后,他填的三个志愿分别是杭大历史系、杭大中文系、北大古典文献专业,“完全是按兴趣而填的,根本没有考虑学校名气大小、重点与否。”他告诉记者。

    走上热爱的文史研究之路

    1978年2月26日那天,几个同去考试的好友陆续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戴松岳闻讯后不禁有点忐忑。第二天,他接到上级供销社的电话,让他到宁波市商业局去领大学录取通知书。“我正上着班,挂了电话就急急忙忙赶到市里,一看是被第一志愿杭州大学历史系录取,那个心花怒放啊!”多年以后,看到通知书那一刻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当年3月7日,戴松岳赶赴杭州大学报到。在被称为“中国历史系现象”的策源地——杭大历史系,与一批才气逼人的同学开始了4年的大学生活,也开启了全新的人生历程,走上了热爱的文史研究之路。

    记者 李臻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