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孔玲 通讯员 陈文铮) 90后小伙将自己的微信名和头像都改成与一名网友的老朋友一模一样,再以好友名义8次向这名网友“借钱”1.5万元。近日,涉嫌诈骗罪的小柴(化名)被余姚法院判处拘役六个月。 小柴是个90后,没有正式工作,与其他年轻人一样,平时总喜欢拿着手机上网。今年3月初,小柴闲来无事上网之际,看到微信群里有人留言给老毛(化名),请老毛替他代发红包。老毛二话没说,就把红包发了出去。小柴觉得两人关系肯定很铁,顿时心生歪念。 为了更好地迷惑老毛,小柴先是登录了自己的微信小号,再将自己的微信名和头像改得与老毛朋友一模一样。之后,小柴利用微信群里的资料将老毛加为好友,开始冒充老毛朋友向老毛发私聊信息,说是“借钱”急用。 老毛一看是“老朋友”借钱,根本没有多想,不问缘由就将1000元钱转了过去。很快,小柴便将这笔钱入了账。第一次“借钱”就这么容易得手,让小柴更加肆无忌惮。之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先后向老毛“借钱”8次,金额达到了15000余元。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骗局总有被拆穿的一天。看到“老朋友”多次向自己“借钱”,老毛隐隐觉得哪里不太对劲,这才与真正的老朋友取得了联系。两人对话之后,这才发现“借钱”的另有其人,意识到受骗上当的老毛当即报了警。 审理此案的法官认为,目前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社交平台,但利用社交平台的漏洞行骗的也是层出不穷。法官提醒市民,不要将自己的信息随便公布在网上,以免被有心人利用。特别是微信圈的朋友通过网络向自己借钱时,更应该打个电话确认或是当面联系对方,这样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