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07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A股成交量创4个月新低

类似地量曾是行情爆发前兆

    昨日,A股缩量反弹,沪深两市合计成交跌破3000亿元,创4个月新低。A股向来有地量见地价的说法,历史事实也证明,前三次出现地量之后,沪深各大股指均大幅上涨。这次历史会重演吗?

    近期A股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成交持续萎缩,这也是当下市场的致命伤。6月6日,沪市成交额仅1278亿元,创出近4个月以来新低。这种情况最近一次出现是在2月3日,当日沪市成交额为1080亿元。

    数据显示,作为市场活跃力量之一,两融资金在2015年牛市巅峰时曾高达数万亿元。今年4月以来,两融余额从9300亿元高点持续下滑,目前已跌至8600亿元左右,缩水逾700亿元;4月以来,银证转账保证金呈现净流出态势,场内资金净流出近千亿元。随着资金逐步退潮,市场交投也越来越低迷。

    一般认为,在接近底部的时候,成交量会变得非常低。此时,场外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不敢轻易入市;场内被套的投资者没有杀跌意愿,锁仓不动。因此,市场极度缩量往往是判断底部的重要条件之一,即所谓的“地量见地价”。

    那么,地量的出现,真的意味着市场已经见底了吗?通过对历史数据梳理后发现,地量与地价并非同时出现,地量往往先于地价出现。

    据Wind统计,2017年1月25日、1月26日、2月3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三天低于3000亿元;2016年全年有三次类似地量,分别是2016年1月7日的1871亿元、2016年3月11日的3029亿元、2016年9月30日的2983亿元。考虑到2016年1月初因熔断交易时间较短,2016年应该仅有2次地量。分析显示,地量出现后3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无一例外均出现大幅上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股灾后3个重要低点形成时,均不是“地量”出现之时,真正“底部”出现时,量能反而是放大的,而且“地量”往往先于“地价”出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地量出现后,尽管短期有可能会反弹,但是随后继续下跌见地价的可能性更大,而且有时跌势依然很凌厉。

    据此来看,昨日股市地量再现,或只能说明市场正在接近底部区域,但真正的底部尚未形成。一直以来,缩量反弹行情难持续,市场人气严重不足,导致市场再次下探的可能性较大。实际上,除极度缩量显示市场交投冷清之外,市场主流热点的缺失,也意味着市场弱势格局依然不变。

    分析人士称,近日,热门股尾盘频频遭遇砸盘,市场信心有多低可见一斑。这无疑增加了后市再次下跌的可能。当前,避险仍是第一要务。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市场能够预料到的利空因素已消化得差不多了,监管层的态度也出现了转变,对于新股发行和题材炒作都变相地作出了让步。一旦有热点激活交投,股市随时会出现级别较大的反弹行情。

    记者 张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