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城 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17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层起火后到底有多可怕?

浓烟逃生实验逼真得让人大呼“救命”

演练现场。记者 马涛 摄

    高层建筑起火,楼梯间浓烟滚滚,怎么办?是一口气冲下楼,还是固守待援?如果冲不出去,又该怎么办?昨天,宁波市公安消防支队在江北姚江湾小区,举行了一场以高层建筑逃生为主题的实验。从现场情况看,实验非常逼真,好几名体验者被困在浓烟弥漫的楼道里,疾呼“救命”,部分人未能完成全程实验。

    A

    女性体验者中途退出

    实验选在江北洪大南路姚江湾小区12幢进行,该幢共18层。为了模拟真实场景,消防部门准备了行李箱、毛巾、家用防毒面罩、烟雾弹等工具。

    经过挑选,4名体验者(2男2女),参加了这场实验。首先,实验模拟在无烟的情况下进行。4名体验者早早等在了18楼楼梯间,现场指挥一声令下,4名体验者开始顺着疏散楼梯往下跑。

    这组实验,相对比较轻松。数据显示,他们徒手跑的平均时间为2分钟,相差不大。接下来,消防部门组织了白烟(模拟火灾初起时的烟)实验。4名体验者再次站在18楼楼梯口,当白烟从一楼慢慢升起,直至贯穿整个楼梯间后,体验者们开始陆续往下跑。

    记者看到,他们有的徒手,有的捂着湿毛巾,有的戴上了防毒面罩……约6分多钟后,最后一名体验者跌跌撞撞地跑出了楼道。

    很显然,这一次体验没有那么轻松——一名男性体验者是捂着口跑出来的,嘴巴周边一圈全是黑灰。“不行了,至少要捂着个湿毛巾,不然坚持不下去。”这名体验者说,他跑到中间楼层时就觉得胸闷气短,白烟熏得眼睛都睁不开。

    两名女性体验者则集体“罢工”。“不行不行,我从18楼往下跑了四五层就觉得呼吸困难,到了七八层就害怕了,完全看不到,心慌。”体验者小崔说,她戴了防毒面罩也吃不消,不再参加剩下的实验了。

    B

    被堵在1楼拍门疾呼“救命”

    之后,体验者队伍重新加入了3男1女,共6人。接下来是模拟黑烟(火灾猛烈燃烧)情况下的逃生。由于相对危险,为确保安全,一名消防员随同体验下楼,以备不时之需。

    烟雾弹燃起后,很快,一楼楼道里就开始腾起黑烟,10秒钟后,三层以下的楼梯间已是黑黢黢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约7分钟后,楼梯间传来“砰砰”的急促的声音,以及含混不清的叫声。没多久,四楼阳台上突然出现了好几人的身影,惊慌地叫道:“快去救人,快去救人,有个女的在喊救命!”

    现场气氛紧张起来。“一楼的门打不开,他们出不来。”进去查看情况的消防员在里头叫道。好几名消防员迅速冲了进去,“在哪里,在哪里?”即便是在空旷的大厅里,前去营救的消防员和已经跑出来的体验者,仍然看不清对方。

    楼梯间的窗户全部打开,不一会,黑烟开始散去,陆续有消防员搀扶出了体验者。“刚刚叫救命的那个人呢?”消防员几经搜索,得知呼救的女子已被其他消防员搀了出来,正不停地用水洗脸。

    “别说她了,我刚都以为老命要交代在里头了。”体验者唐先生说,他虽然戴了防毒面罩,但感觉下到4楼,浓烟就很密集,完全失去了方向感。大家全部挤在出口处,完全摸不到门把在哪里,所以才拼命地叫“救命”。后来,他跟着人往上撤到了4楼,进入房间,才避开了浓烟。

    据事后统计,在这组实验中,有一半的实验者被浓烟逼退,无法走到1楼。6名体验者的平均耗时为8分多钟。

    C

    浓烟是高层逃生最大杀器

    事实上,如果不是有人将被堵在1楼的人带上4楼,或许情况会更糟。据记者了解,“带路”的并非体验者,而是参与拍摄实验过程的消防职工孙先生,也是一名有经验的“老兵”。

    “我在4楼的机位,跟着他们下去,楼梯间什么都看不到,连人在哪都不知道。后来估摸着到了1楼,就去开门,怎么都摸不到门把,于是就慌了。”孙先生说,他用手一摸,身边有五六个人,全堵在那。拍门外面也没人应,于是就撤回4楼所在的位置,向楼底下的消防员示警。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体验者,还是进去楼道的消防员,除了带着面罩的人之外,所有人员的嘴巴周边和脸都变成黑乎乎的。“这些烟雾弹和真实的浓烟差别还是很大的,比如,浓烟有温度,有热量,这个是致命的。”江北消防中队指导员刘慧明说。

    在这种情况下,盲目逃生是非常危险的。“最起码得带上湿毛巾,对折还不够,得折上三次,形成8层的过滤层,还要完全打湿后才保险。”消防支队防火处参谋汪杨介绍说。

    如果越往下,温度越高,烟越大,怎么办?“这说明越来越靠近起火位置,想穿越过去是不可能的,不如退守,躲在一个烟、火暂时未波及的地方,固守待援。”刘慧明表示。

    至于本次实验最“惊险”的一环,也就是疏散门打不开,充分说明了浓烟情况下的危险性,以及保持楼梯间逃生通道畅通的重要性。消防部门提醒,逃生时切勿贪恋财物,瞅准时间自救,如果无法突破,不如固守待援,有条件的可以在家购置防毒面罩和高层缓降器材。

    记者 马涛

    通讯员 蔡俊

    何润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