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隐私面单”裸奔需完善制度

    郑建钢

    今年以来,为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一些快递企业开始实施“隐私面单”——将用户的姓名、手机号和地址等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但最近,不少人在朋友圈“吐槽”称,收到快递时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还在“裸奔”。

    6月27日《经济参考报》

    个人信息又在“裸奔”了!这让已经见识过“隐私面单”并为之拍手叫好的消费者相当郁闷。面对这样的尴尬,一种普遍的解释是:“6·18”大促销期间,由于订单量大,导致区域进行系统调整,所以面单可能会出现不“隐形”的状态。

    想当初,“隐私面单”依托于电子面单和云打印技术,网购用户能否收到贴有“隐私面单”的快递,取决于商家是否安装云打印组件。现如今,由于“6·18”期间包裹量大增,因为区域系统调整而使面单出现不“隐形”的状态。不难看出,由于硬件系统的局限,“隐私面单”或者无法实施,或者总是在紧要关头掉链子,这就免不了让人担忧。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不管是电子面单云打印的问题,还是终端配送系统的局限,终归是有办法解决的。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必须从源头的电商抓起。快递公司也需行业自律,对后台数据库实行严格管理。“隐私面单”之所以还在“裸奔”,是因为缺少制度“外衣”。眼下,建立“隐私面单”国家标准和行业管理规定是当务之急。此外,如果发生快递员监守自盗、泄露和贩卖客户信息,不但要将其列入快递业征信管理系统“黑名单”,还要按照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惩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