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0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民好书记”傅企平:一心为民,永远在路上

傅企平 资料图片

    傅企平,1948年12月出生,198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担任滕头村党组织书记。多年来,他以“一犁耕到头,创新永不休”的精神,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把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的千人小村打造成践行“两山”之路、建设美丽乡村的全国样本。

    傅企平带领滕头村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成为上海世博会唯一入选乡村和国家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村党委先后两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个人曾获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功勋村官、世界和谐突出贡献人物等20多项国家级以上荣誉。

    2016年12月3日下午3点多,积劳成疾的傅企平突发脑溢血,昏倒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里,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目前尚未完全恢复意识。

    昏倒前一刻仍在工作

    2016年下半年,傅企平接受了中组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等部门在四川和河北的对口扶贫项目。从当年10月起,他就频繁往返于浙江和其他省份,开展扶贫项目的调研考察工作。

    经常陪同他出差工作的滕头村党委办公室主任何军告诉记者,傅企平一直在考虑和研究如何因地制宜地在对口项目地做好落地工作,到处寻找适合扶贫地试种的经济作物,“比如象山的红美人柑橘怎么样,价格、市场、病虫害如何,傅书记在不停地调研和考虑。”

    “傅书记12月3日在办公室昏倒时,手上还紧紧握着送给扶贫地的产业发展报告。”何军哽咽着告诉记者,傅书记病倒完全是因为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造成的,“病倒前的两周,傅书记就跑了四川、河北、山东、安徽、江西、福建等6个省份。”

    为了节省时间,跑更多地方,处理更多工作,傅企平总是直接坐车前往目的地,白天进山下田调研,晚上直接睡在车后座上赶路,连宾馆都不住。“他已经是快70岁的老人啦,我们总提醒他不要这么拼,可他从来都不听。”何军说。

    12月3日凌晨3点,已连续五天出差在外的傅企平连夜坐车从福建赶回滕头村,早上7点又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并到村里世博馆建设现场布置工作,接着开始处理其他公务。一直忙到下午3点多,何军说:“大家都劝他刚出远门回来,稍微休息一下,他说先打完手头的电话,可过了十五分钟我再去看他时,他已经昏倒在地上了……”

    一年365天每天都是工作日

    “傅书记没有休息日,零娱乐,他的工作常态就是一年365天每天都是工作日。”村党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李水冰告诉记者,不出差的日子,只要不下雨,傅书记每天都早起在村里转一圈,看看哪里需要打扫,哪里需要修补,然后再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紧张的工作,这个习惯已经有十多年了。

    “每天傅书记都要处理大量的工作,光电话就至少打两小时以上,每天都坚持看报学习,比如看《中国花卉报》……除了睡觉,他几乎不回家,以至于有时儿子女儿的孩子偶尔到办公室里看看他,他都幸福得不得了。”李水冰感慨说。

    “傅书记这么多年来都是这样,我们早习以为常了。”滕头村年长的村民傅央改向记者回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多年前傅企平在杭州开会,那时没有高速,“他头天晚上10点多还从杭州打电话到村里,第二天早上5点多就已经车开到新昌了,他一直在路上啊!”

    “他的工作强度,我们年轻人都吃不消。”村委会委员、综治办主任傅海丰则告诉记者,每次出差傅企平至少要带两名司机,轮流开车赶路,“比如去福建,经常是傍晚出发,晚上睡车上,第二天白天到了赶紧工作,只要事情办好,晚上从来不住旅馆,直接连夜往回赶,就怕耽误工作,而去的地方都是山区,路很差、很难走。”

    傅企平的车上,也备足了面包、饼干等各种干粮,因为大部分时候吃饭都是直接在车上对付了,“边坐车边工作,常常是他坐在后座上和我们讨论工作,到了深夜,聊着聊着他就睡过去了,可不到半小时,他又醒过来,立马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讨论下去,一分钟都离不开工作。”

    做好带头示范的“头雁”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如今的滕头已成为国家5A景区和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10余万亩的苗圃基地遍布全国,主打园林品牌的生态酒店进驻各地……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93.47亿元,村民人均收入6.3万元。

    傅央改告诉记者,村民们早已入住了小康别墅或生态公寓,但傅企平一家仍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房子里,家里还是普通的水泥地,装潢简单到可说是简陋。他也从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不讲究吃、不讲究穿,工作一忙,午饭都不吃或者随便扒几口炒饭对付一下,经常工作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好好吃一餐饭。

    傅企平刚做书记时,就提出了“三先、三不”原则:“要求村民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做到;要求党员做到的,党委成员首先做到;要求党委成员做到的,党委书记首先做到”“村干部不住最好的房子,不拿最高的工资,不多占股份”。作为领头雁,多年来他始终践行这些承诺,并带领广大党员做好带头示范。

    2015年3月,傅企平提出“过好党内生活,为的是老百姓过更好的生活”。每月他总会交给党员一项紧贴群众生产生活的任务,如“说说村民身边的烦心事”“服务村民你能打几分”等。“保洁专员”傅德明寒冬下水清理河道垃圾,“护绿队长”傅永潮一心专注花木种植养护,“工程指挥”于卿为赶工期啃馒头宿窝棚……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早已成为全村党员的共同信念。

    “这里的党组织过得硬,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来过滕头的各级领导都这样由衷地评价。

    一个“百年滕头”的新愿景

    现代化的新农村到底该是怎么样的呢?

    “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渠水绕村庄,绿树成荫花果香……这样的江南田园美景,才是生态村该有的样子。”傅企平以前曾这样向大家描绘他心中的新农村。他的选择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不谋而合,“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在他倡导下,滕头村成立了全国首家村级环保委员会,推行生态立村理念——效益再好的项目,如果要破坏生态环境,也不准进入。十多年来“一票否决”了50多个高收益项目。

    如今,滕头村绿树葱茏、百鸟和鸣,屋舍俨然、人居和乐,宛若世外桃源,得到了亲临视察的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发展旅游,让人们掏钱来看滕头美景”,傅企平多年前这一受到冷嘲热讽的构想,终成现实。“一个了不起的村庄”正在让城市越来越向往,2016年滕头村接待游客12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36亿元。

    2016年7月,傅企平获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在北京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颁奖。总书记在浙江主政时曾三次视察滕头村,他颁奖时对傅企平说,“常青树”不容易,并勉励他“滕头村要继续走在前列”。傅企平立即向总书记保证:“一定好好努力!”

    傅企平回来后跟大家说,习总书记的殷殷嘱咐,是他继续扎根基层与农村的巨大动力,滕头以前取得的成绩都要翻篇归零,要自我加压、再创辉煌,并初步提出了“百年滕头”的新愿景,希望滕头走得更好、更稳、更远。也正是这份“保持常青树”的责任,让他鞠躬尽瘁,战斗到病倒前的最后一刻,一心为民、矢志不渝。

    “宁波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典型

    许功茂

    许功茂,男,浙江宁波人,1958年10月出生,197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担任龙观乡龙谷村党支部书记。2017年5月29日因病去世,终年59岁。他信念坚定、不忘初心,始终把“永听党话、永跟党走”作为人生信条,带领村民将一个矛盾复杂村建设成为星级示范村,摘掉了“软弱落后党组织”的帽子。他勤奋干事、勤勉敬业,加班加点、没日没夜地奋战在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即使在身患重病期间依然不肯放下工作,时刻不忘对群众的承诺。他敢于担当、知难而进,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攻坚克难,推进高山移民工程、新农村建设。他舍己为公、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建设村老年活动中心,主动把自家厂房拆除,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个人曾获评“宁波市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万名好党员”等称号。

    胡建江

    胡建江,男,浙江余姚人,1983年12月出生,2006年11月参加工作,201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系余姚市公安局阳明派出所民警。2017年4月22日凌晨4时许,在抓捕贩毒嫌疑人过程中,被毒贩用匕首刺穿左上臂肱动脉,在血流如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然奋力追赶160余米,与队友合力制服毒贩,后因失血过多当场出现重度失血性休克,经全力抢救挽回生命。他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临危不惧,面对穷凶极恶的毒贩舍生忘死,体现出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怕牺牲的品格。他爱岗敬业,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发有为的状态,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争创一流,是公认的“拼命三郎”。他业务精通,善于研究发案规律特点,擅长用科技手段破案,将主办的900多起案子件件都办成“铁案”,是名副其实的“办案高手”。他十几年如一日,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彰显了人民警察的为民情怀。

    王飞耀

    王飞耀,男,浙江宁波人,1970年3月出生,1990年12月参加工作,199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宁波北仑岩东水务有限公司泵站管网分公司副经理。2017年4月28日,在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医治无效,不幸因公去世,年仅47岁。他始终以忘我的精神,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坚守岗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仅近两年就带领同事检测了180公里管道,排查出2000多个地下管网破损点。他几乎天天在一线、时时在现场,加班加点、连续作战,抗击台风“莫兰蒂”期间,曾连续奋战三天三夜,仅休息了3个小时。他热忱服务,无论分内分外、上班下班,只要和污水治理有关,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是大家眼中的“解难人”。他业务精湛,对区内620余公里的地下管网情况烂熟于心,是北仑区名副其实的管网专家和“五水共治”战线首屈一指的业务骨干。

    记者 房伟 通讯员 严世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