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次学术研讨提出疑问

双屿港真的像平托笔下那么繁华?

也揭秘不少往事:400多年前宁波人已到西班牙打工……

金国平教授(左)出海寻找双屿港踪迹。记者 崔引 摄

    沧海桑田,五百年繁华已故。潮涨潮落,昔日古港淤积成陆。16世纪名震四海的双屿港,已化作古籍史册的只言片语。如今关于双屿港的研究还在进行中,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少古老的故事新鲜出炉,一些新的发现也使得人们对双屿港当年的真相越来越接近。

    六横岛的今天,巨轮进出频频,依托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机遇期,这个小岛正迎来从海岛渔村到国际大港的转变。

    400多年前的档案记录着一个故事

    双屿港人也许是最早到欧洲的浙江人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双屿港文化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记者在六横岛采访期间,恰巧遇到《双屿港史料汇编》评审会的召开。

    《双屿港史料汇编》共收集了古汉语、日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史料,通过不同国家不同角度对双屿港的描述,力图还原一个接近真实的双屿港。

    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金国平教授,曾在葡萄牙生活多年,从2014年开始从事有关双屿港的资料搜集和研究工作。

    “古时候六横归宁波管辖,在搜集海外有关双屿港的资料中,发现有30%左右的内容都和宁波有关。”金国平教授说,在西班牙国家图书馆的一份历史法律文书中,他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1572年,西班牙发生了一场官司,几名中国船员给西班牙老板打工,但没有拿到工钱。西班牙当地人出头为这几名中国人打官司。法官说,只要能证明他们不是西班牙人的奴隶,西班牙老板就必须付工资。当时整个官司的过程都被法律文书记录了下来,其中有这样的记载:“迭戈的家乡叫宁波……由于幼小离开,记不得家乡了,只知离海不远……有牛、绵羊和山羊,还有鸡……”迭戈是其中一名中国人的西班牙名字,他们因为很小就被带到欧洲,忘记了自己的中国名字。

    从档案中可以看到,400多年前发生在西班牙的那场官司,牵涉到几个生于双屿港(当时属于宁波)的人,他们都是被葡萄牙人从双屿港带到里斯本的,后来由于西班牙人需要中国人做水手当向导到中国做生意,他们又为西班牙人打工。

    金国平教授说,这段史料证明,16世纪,西班牙人带着宁波人,从东西两条航路漂洋过海,宁波人或许是最早到达欧洲的浙江人。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异常艰辛

    要与风浪搏斗,还要面临亏本风险

    在《双屿港史料汇编》日语卷里,记载了不少当年宁波和日本商船往来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艰辛。在船行靠八面风的年代,海难有如家常便饭,即使风平浪静,商品价格行情的波动也会让商人们很受伤。

    康熙三十六年(1697),一艘来自普陀山的船到达了日本长崎港,船员向日本官员做笔录时讲述了曲折的经历。这艘船在头一年7月从宁波运货到越南,在越南备了一些伽罗香木和鲨鱼皮,准备运到日本。鲨鱼皮在日本主要用来加固刀柄或装饰刀鞘。谁知出海就遇到逆风,还多次遇大风,船上设备全部坏掉,差点船毁人亡。好容易漂流到厦门,已经是几个月后。在厦门修好船,他们在5个月后回到了普陀山,这次搭乘了52名中国人去日本,运气不错,只用了4天时间就到了长崎。

    书中收录了32篇宁波商船的笔录,遇大风和海难是常见的字眼。从船员们的讲述看,当时遇到恶劣天气,除了扔掉船上的货物减轻负担外,船员们只能随风漂泊,祈求神灵保佑。

    即使是能平安地在宁波和日本之间航行,海商们还要面临亏本的风险。康熙三十八年,从宁波去日本的商船普遍晚了,因为头一年宁波人在日本买的铜和干海参、鱼翅等,在浙江沿海出货太多,价格下跌厉害。因为每家对日贸易的商行都亏损严重,很多日本货到第二年还没卖出去,再加上浙江沿海的生丝和杂货涨价,进货也艰难。

    此外,原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通航一览》一书,还记录了从1558年到1829年的200多年间,多起日本人因遇海难漂流到舟山的事。这些漂流到舟山的日本人都受到了中国人的救助,然后被送回日本。日本方面对护送日本人回国的中国人,则会给予大米作为感谢。

    平托笔下的双屿港或有创作成分

    有学者认为双屿港也许只是葡萄牙人临时居住地

    多年来,人们说起双屿港,总少不了引用平托在《远游记》中所记录的场景,如“双屿港有房屋逾千……有两所医院,一座仁慈堂……六七座教堂……”等等。然而随着人们对双屿港研究的深入,疑问和疑点也渐渐浮出水面。

    近年来,舟山方面的考古工作者和宁波、浙江省以及国家考古队,多次联合在六横全岛及周边小岛水陆并举,开展全方位文物普查。考古工作者们对水下文物疑点和港口遗址进行了试探性发掘,并没有发现任何当年平托书中所描述的建筑遗迹。而对比同时代的其他一些海外史料,发现平托的描述没有同时代其他人的佐证,只是一家之言。

    金国平教授认为,平托的《远游记》是一本纪实性游记,在西方很有名,为外国人展现了一个奇异的中国。不过其中有许多夸饰之辞,不是一部史书。在葡萄牙文学史上,《远游记》被归入游记文学,它既有游历见闻的真实,又有文学创作的虚拟。因此对《远游记》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应尽可能参照汉语史及其他葡语文献,弃其吊诡,取其精华。

    浙江舟山博物馆副研究员贝武权认为,凭借天马行空式的文学虚构,平托为读者创造了一幅丰满多彩的双屿港场景。但在其他史料中,并未见到类似的记载。从其他文章中可以读出,“双屿港”仅仅是葡萄牙人的临时居留地,或是贸易据点。

    专家们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朱纨在荡平双屿港后,报告朝廷说的“将双屿贼建天妃宫十余间、寮屋二十余间、遗弃船只二十七只,俱各焚烧尽绝”,就是葡萄牙人在双屿港居留地的实际规模。葡萄牙人在双屿港当时并没有大兴土木,而是以临时建筑和船居为主,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多次考古还没有发现葡萄牙人的建筑遗存。

    海滩上随处可捡到明清时期瓷片

    双屿港的谜底也许在大海深处

    在六横岛采访期间,记者路过一个无名小沙滩,停留的时候意外发现不少被海浪冲上岸边的瓷片。瓷片表面的花纹略显粗糙,有的还带着斑驳的小孔,看上去像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舟山双屿港历史文化研究会的虞兵科告诉记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在佛渡发现了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古彩瓷片集散地,据考证来自唐、宋、元、清等朝代。虞兵科和金国平教授在佛渡岛考察的时候,也曾在海滩上捡到有英文字母的瓷片,这很可能是当年双屿港葡萄牙人的外销瓷。

    回到宁波后,记者把在海滩边捡到的瓷片照片给宁波考古文物研究所所长王结华看。王所长通过照片初步判断,这些瓷片中具有明显的元代和明代特征,他认为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考古线索。他表示将向舟山方面通报这一信息。

    也许有关双屿港的未解之谜,未来能从茫茫大海深处得到答案。

    记者 杨静雅 孙美星

    ●新闻延伸

    六横岛已成为全球船舶修理中心

    明思克航母曾在这里修过

    如今双屿港所在的六横岛,凭借深水良港的优势,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船舶修理中心。

    在六横岛的船舶修理码头,停靠着来自新加坡、英国、荷兰等世界各地的大型船舶。六横管委会宣传统战科长施海平告诉记者,受宁波舟山港、上海港两个国际大港辐射,毗邻国际航道的六横船企在接单外轮维修上具有先天优势。六横的船企还承修过航空母舰,知名的明思克航母在离开深圳前往江苏的“新家”之前,就曾在六横进行了20天的整修。目前,六横的船企修理过的最大船舶有30万吨,船舶工业产值已经超百亿元。

    在从郭巨码头前往六横岛的摆渡船上,记者偶遇从河南安阳来六横岛的修船工老吴。老吴和工友奔波千里来到这里,六横将成为他的梦想之地。据了解,目前在六横岛,从事船舶修理的从业人员有3万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