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坑的垃圾不见了、乱搭乱建的简易棚屋拆除了、漂着垃圾的污水河变淸了……这一切都在短短20天里发生,连鄞州区“最洁美村庄”景江岸村都想来考察学习经验,鄞州区姜山镇的后鄮村究竟发生了什么? 曾经脏乱差的村庄 带着满肚子的疑问,昨天上午,记者走进了后鄮村村委会。刚刚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陈叶瑾和村委会主任陈岗正在商量下一步的“整洁乡村”工作,和他们一起开会的还有3位阿姨。 10多年前,后鄮村来了一群专门收废品的租客。因为特殊的工作性质,收了垃圾废品都堆在家里,屋里堆不下了就往屋外堆,屋外堆不下了就搭建简易棚屋。加上部分村民的环保意识也比较淡漠,久而久之,后鄮村的环境卫生愈来愈差。 回忆起村子原先的情况,70岁的周阿姨说,10多年来,后鄮村的环境卫生一直好不起来。污水横溢、垃圾遍地、杂草丛生、河水发臭,老百姓怨声载道。 6月2日,村里组织村民开了个现场会,陈叶瑾和陈岗带着大家绕着村子转了一圈。一圈下来,周阿姨与村民代表姜阿姨、励阿姨就坐不住了:“村子里环境卫生这么差,怎么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10名老年义工挺身而出 随后,她们便召集了一帮平均年龄65岁以上的老人,一共10个,立刻拿起扫帚、手套干了起来。 从开完现场会那天起,到后面的20天时间,这群老人们就一直没有停下来。早上天蒙蒙亮就出门,晚上八九点才回家。半个多月的梅雨天气,她们也不肯停歇,顶着雨水在村里工作。垃圾堆里的蚊蝇蚂蚁咬得身上又红又痒,他们就把虫子掸掉继续干活。问他们为什么不肯休息,他们说:“就想一鼓作气地把村里收拾干净,一旦休息了,就怕提不起劲了。” 姜阿姨原来在轻纺城照顾孙子,那阵子孙子也顾不上了,花钱雇了个人照顾,自己则一头扎进了后鄮村。 整整20天,一群老人装走了200车的垃圾,而所有的劳动,都是免费的。陈叶瑾说:“我们想拿点钱补贴他们,可是他们却说,村里如果给报酬,他们明天就不会来干!” “我们谁也不缺钱!”70岁的周阿姨说,“我们这10人中,有企业老板娘,也有普通村民。如果是冲着报酬干活,我们就不来了!” 整个过程中,他们常常会受到辱骂甚至被人拿着锄头追打。“我们在清理过程中,有些村民不太理解,觉得我们是多管闲事。”励阿姨说,“还有些人恶狠狠地威胁我们。不过,在这里,村干部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 “村口的那户人家,把纸板箱、木头堆了五六米高,既影响村容又有安全隐患。我们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又装了3天才把它清理完。接下来准备把那块地方浇上水泥,搞成停车位。”陈叶瑾说。 村庄如今大变样 如今的后鄮村,干净整洁的道路绕着河流走,盈盈的河道上还有或红或黄的花……自豪的老人们站在桥头不住地笑。“作为后鄮村民,村里越来越好就是支持我们的最大能量!”周阿姨说道。 陈岗说:“后鄮村面积1.2平方公里,有户籍村民1006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300人,18岁以下的孩子126人。让孩子们多回家看看,留住美丽乡愁,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奋斗的目标。” 老人们说,先改变生活环境,才能改变生活。村子漂亮了,孩子们自然更喜欢回家。眼下村子已经收拾干净了,村里准备马上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商量改建公厕和垃圾站,保洁区域包干到户和福利挂钩,建立常态保洁机制,并加强宣传。 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范丁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