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波市公安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十六字总要求,按照省、市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部署要求,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由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黎伟挺亲自挂帅,将“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一号工程”,实行“局长挂号”、领衔攻坚推动落实机制,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坚持实字当头、严字始终、责字托底,努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走在前列。 “一张清单”、亮出底牌,作出公安承诺 只有站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才能知道群众最需要什么。5月9日19时左右,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新城派出所的服务窗口来了一位特殊的“暂住人员”,他是前来办理居住证的。 “窗口几点关闭?有急事是不是可以加急办?材料没带齐,能不能先受理?”值班民警惊讶地发现,来人是市公安局的一位主要领导。 局领导亲身体验“最多跑一次”促“一号工程”落地,宁波公安的决心和力度可见一斑。市行政服务中心、交警局车管所、江北户证中心……黎伟挺局长接连到这些窗口单位实地调研、亲身体验,了解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现场询问办事群众的体验感受、意见建议。 有群众反映,流动人口办理出入境证件、参加驾驶证理论学习和考试需提交由派出所出具的居住证明,往往需要多头跑。针对这一呼声,公安出入境、交警、人房等部门马上研究设计,推出了打通警种数据壁垒的信息共享小系统,现在通过公安内网信息共享可获取的材料不再需要当事人另开证明。与此类似为当事人“减负”的情况还有,办理校车标牌核发、灭失注销、车辆查封解封等28项车管业务时,也不再要求提交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真正做到民意所指,改革所向。 以“自我革命、削权割肉”的勇气魄力,将改革靶心对准群众办事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今年上半年以来,市公安局通过座谈调研、网上征求、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收集“最多跑一次”相关意见建议881条,针对与群众联系密切的110接处警、群众视频查询求助等环节,在全面规范操作制度、优化勤务机制、创新便民举措的同时,派发和认领任务清单,不断扩大“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整体效应。目前,共下发任务清单3批52条,并逐一完成清账销零。 同时,针对省公安厅下发的全部1002项公安权力事项清单和“最多跑一次”指导目录清单,主动对接、联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逐一梳理、论证权力事项的实施层级和管理权限,做到市域范围内一个标准、一张清单,全力做大“最多跑一次”项目基数。 据统计,目前已统一县级公安机关权力事项842项、列入“最多跑一次”事项127项。市公安局本级已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90项,市局“最多跑一次”事项实现率达88.2%。 5月26日,市公安局在鄞州召开“最多跑一次”现场推进会,全市公安机关向社会承诺“最多跑一次”事项在原有基础上,又累计多推出了239项。目前,全市通过“零跑”、快递送达、即办、容缺等途径实现“最多跑一次”的事项分别占全部事项的13.3%、71.5%、26.1%和23.3%。 让民警多跑、群众少跑,让公安网上服务24小时“在线”、办理环节更灵活,黎伟挺说:“这远远不够,项目是有限的,为民服务是无限的。” 为了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助推社会群众和企业到公安办事“最多跑一次”,全市公安机关以做强“内跑”促“外跑”改革,推出了基层民警到机关办事“最多跑一次”改革,做到“内跑”与“外跑”改革同时发力,事半功倍。 为此,市县两级公安机关以最大限度提升效能、服务基层为出发点,累计梳理出基层民警到机关办理许可、处罚、裁决、审批、请奖、请协、查询、提审、送押等办案、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共392项,进一步破除机关内部壁垒,倒逼机关减权放权,创新内部体制机制,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和大数据,共累计精简流程和环节194个、削减申报材料178个、缩短办结时间188天。 如今,原先困扰基层的,例如涉案毒品鉴定和保管手续繁琐、嫌疑人员送押提审难、县级公安班子成员外出请销假环节流程多、立功报送材料多和程序复杂等问题,现已通过整合内部网上办公平台、规范精简流程和环节等机制性措施予以解决,机关运作手续更简、效率更高、办事更易、民警更满意、改革更有效。 (下转A1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