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1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牛港、新罗礁、高丽道头、廉泉甘井……

众多遗存展现舟山海丝之路的繁华

记者寻访廉泉和古井。记者 崔引 摄

    舟山群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洋环境,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如今,在舟山群岛上有不少海丝遗迹:因古代新罗商船在此触礁而得名的“新罗礁”、因常有高丽商船停泊靠岸而得名的“高丽道头”、担负航道护卫职责的海防士兵生活所用的“廉泉”和“甘井”……它们像散落在小岛上的耀眼明珠,记录着那段源远流长的历史。

    石牛港:

    曾是宁波去日本商船南线途经的主要航道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舟山群岛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峰带领记者一行寻访了朱家尖和普陀山的部分海丝遗迹。

    正值旅游旺季,一大早,朱家尖码头边的慈航广场里,已经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大巴和私家车。每一辆进入慈航广场的汽车,都会经过一条不起眼的小河,很多人不知道,这条小河所在地曾是海丝路上一条重要水道:石牛港。

    “古代从宁波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商船,必经舟山群岛。南线是从宁波沿着舟山本岛南侧海域,经石牛港或乌沙门前往日本;北线是从宁波经金塘岛,再到岱山,然后到日本方向。”孙峰说,因为岛礁密布且有大山遮挡,避风条件良好,朱家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石牛港曾经是重要航道之一。

    古代商船没有动力,全凭洋流和风帆前行。朱家尖当地的老渔民说,古时候从沈家门驶到普陀山,如果航行在西面的普沈水道(现朱家尖跨海大桥处),受潮流条件和古代航海技术限制,有时候潮流、风向不好,早晨从沈家门出发,天黑才能到达普陀山,需航行10个小时。而石牛港内四面环山,潮水平缓,驾驶木帆船往返沈家门和普陀山,经此水道相对更快捷。

    孙峰介绍,朱家尖在古代并不是一个岛屿,而是由近10个大小岛礁经滩涂淤积相连而成。石牛港区自近代以后,逐渐淤积成浅滩,现在只剩一条河道。

    2006年,朱家尖曾经出土大量汉代至五代的钱币,出土地点就在古航道石牛港附近山麓,据考证是古代商船留下来的。

    如今,石牛港古老的航道已经失去了航行天下的功能。不过石牛港边的朱家尖机场,未来即将成为国际机场。对于这座小岛来说,从古至今与世界的沟通从未中断,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廉泉和甘井:曾是重要的海防遗迹

    朱家尖是浙东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在当地有一处重要的海丝遗迹——廉泉。孙峰带着记者一行多方打听,终于在蜈蚣峙码头边一座小山的山脚下找到了这处遗迹。

    只见一口古井一米见方,井口呈方形,水质看上去比较清。因为很久没有人取水,井口结了蛛网,井中可见落叶。距离古井不远处的一块裸崖上,刻有“廉泉”两字,已添漆成红色。古井旁有一块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政府2010年立的石碑,上刻“‘廉泉’抗倭古井”几个字。

    “廉泉和石牛港有重要关联,廉泉就是当时守卫石牛港的驻军和来往船只取水的地方。”孙峰介绍,“廉泉”两字镌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秋,这在定海(今镇海)都司梁文的《饮泉楼记》中有记载。古井叫“甘井”,始于明万历年间。当时,石牛港既是重要的商船航道,也是军事要冲,明朝海盗猖獗,石牛港有重兵把守。

    廉泉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1607年,梁文奉命来到朱家尖屯兵驻守。当年大旱,浙东几个月都没有下雨,宁波地区由于在海边,即使掘地数米挖出地下水,也是味咸不能饮用,人们只能从很远的山涧挑水,苦不堪言。梁文来到石牛港时,“山枯水竭”,官兵叫苦连天。梁文设台祭祀山神,然后绕着山慢慢走,忽然看见山麓有个小窟窿是湿润的,派人挖下去,果然有一小股泉水涌出。但泉水不多,兵士觉得喝不爽快,就叫它“廉泉”,意为很少量的泉水。梁文在找到廉泉后,又在附近寻找水脉,发现有一处岩石相当湿润,太阳照射下还能形成水汽,于是派人往下挖,结果挖出了清冽带甜味的水,取名“甘井”。

    当年廉泉边还建有饮泉楼,如今,只见一些已经倾倒的石驳墙和地基遗迹。

    新罗礁:因时有新罗船在此触礁而得名

    从朱家尖码头坐渡轮去普陀山,船开出几分钟,就能看到一块很大的形如斗笠的海礁,礁石上有一个红色形似灯塔的航标。远远望去,这块礁石犹如出没在大海间的一叶仙舸,这就是新罗礁。因常有大批海鸥(渔民方言称“缸爿”)栖居此礁,当地渔民俗称其为“缸爿礁”。

    舟山有1390多个岛屿,这样一块东西走向长约百米、海拔约10米的礁石实在不起眼。但孙峰告诉记者,这块礁石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海丝的重要见证。

    古代朝鲜半岛的商人被称为新罗人、高丽人。唐朝时期,新罗国清海镇大使张保皋,以官方名义带领船队,经常载着金银、药材、珍兽等货来中国沿海换取丝绸、瓷器等物。要进明州港(今宁波),必经普陀山海域。新罗礁西南海面上有许多干出礁,分布在长约300米的水域中,涨潮时,礁石西边大部分会被海水淹没,过往船舶一不留意就会触礁。因为途经这里的新罗船时有触礁事件发生,时间一长,“新罗礁”的名字就产生了。

    孙峰介绍,新罗礁命名的背后,是中国和新罗繁华的贸易文化交流史。朝鲜半岛“统一的新罗时期”(676年-935年),中国和新罗关系密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频繁,当时有很多新罗船往返于中、日、韩和南亚地区,经营海上贸易。据史料记载,那一时期中国19个府都有新罗人居住。

    高丽道头:曾是一处“万国梯航”的重要港口

    从朱家尖坐轮渡到普陀山,只要短短10分钟。普陀山至今仍有不少海丝遗迹,高丽道头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

    孙峰带着记者一行,来到普陀山观音洞山脚下,指着依山而建的路告诉记者,据多方考证,这条路下面就是高丽道头的遗迹。古代这里附近是一个大海湾,称梅湾。从唐宋以来,湾内停泊过许多国家的船舶,成为“东亚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中转港口。

    自唐宋至元,普陀山的主要埠头就是位于观音古洞山脚下的高丽道头,这曾是一处“万国梯航”的重要港口。孙峰告诉记者,高丽道头的名称记载于宋代史书,道头,是浙闽海商对古代埠头的一种称呼,高丽道头是史料记载最早的道头名称之一。据南宋乾道《四明图经》所载: “高丽、日本、新罗、渤海诸国,皆由此取道。”

    出海前,高丽商人的船也会停泊在这个海湾,然后上岸去宝陀寺(今普济寺)拜菩萨,保佑航行平安。

    清朝宣统年间,因为修建海塘,高丽道头被埋在塘基之下,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2002年,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王连胜研究员经多方考证,发现了高丽道头的遗迹。韩国学术界对此非常重视,已有多批韩国学者和电视台来研究探访,当时韩国方面还提出,希望由他们捐资在遗址上建立纪念碑亭,纪念这段历史。记者 孙美星 杨静雅

    新闻延伸

    舟山群岛的海丝遗迹还有很多

    目前在舟山群岛上,嵊泗大悲山的鉴真东渡遗迹、岱山的徐福东渡遗迹以及16世纪的自贸港六横双屿港,都是重要的海丝遗址遗迹。

    唐朝天宝年间,高僧鉴真为东传佛教,6次东渡,历时10年。据考证,鉴真6次东渡都经过嵊泗列岛,因风大浪急,有两次在大悲山等岛屿停靠,岛上渔民以水米相济。直到第6次才经嵊泗列岛顺利抵达日本,完成东渡大愿。

    岱山又称“蓬莱仙岛”,因秦始皇遣方士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而得名,自唐开元年始,一千多年来,一直被列朝命名为“蓬莱乡”。岱山东沙角的“海天一览亭”,是一处纪念徐福东渡的历史遗址。

    普陀山上的短姑道头也是重要的海丝遗迹。明代万历年间,短姑道头取代高丽道头,逐步成为普陀山的“标志性”地理名称,往来各地的船舶都由此上岸祈福。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