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史娓超) 持续高温下,宁波一些超市又迎来一年一度的饮料销售旺季。记者了解到,这两天,各大超市的饮料理货员们几乎每天都“忙成狗”。不过,跟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这把“火”更多地集中在饮用水上。 昨天下午,在沃尔玛超市四明路店内,记者发现,饮料货架上腾出了不少空位,超市工作人员正忙着补货。 据了解,每年的7、8、9三个月,都是饮用水销售的爆发期,销量能占据全年的将近一半。 “就最近一周来看,仅饮用水的销售增幅环比就达到了300%。我们单是门店一周就卖出饮用水近3万瓶。预计到7月下旬会迎来销售最高峰。”印象城华润万家超市店长朱迪旦透露了一组惊人的数字。 记者了解到,过去,红盖农夫山泉、娃哈哈等零售价1元多的饮用水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其次是售价2至3元的中档水。随着消费升级,现在饮用水的价格也往上走了。“今年,价位在2-3元的中档水的销量首次超过了2元以下的低档水。”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宁波各大超市,今年的饮料销售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方面功能性、口味清淡的饮料的销量大涨,另一方面,碳酸饮料已经进入了下降通道。 “总的来说,近年来饮料销售的‘非气泡化’仍是一大趋势。大家关注更多的是产地、品质、健康,不可避免含有各种添加剂的碳酸饮料、非纯果汁饮料等饮品份额逐年走低,市场持续萎缩。”一位从事饮品销售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与去年同期相比,饮料品类的整体销量增长了35%,功能性饮料的增长尤其明显。但是碳酸饮料、非纯果汁饮料的整体销量却一直以每年20%的速度递减,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二三年了。”朱迪旦告诉记者。 据了解,市面上的功能性饮料一般在水里加入了维生素、葡萄糖、矿物质、电解质、赖氨酸、牛磺酸等成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80后、90后年轻人是功能性饮料的主要购买人群。 业内人士分析,以年轻人为主要消费群体的此类饮料,预计会在近几年保持火热,企业也已经意识到要及时调整产品功能和口味,迎合年轻消费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