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卵石铺成的书卷图

    □崔海波

    仙居县白塔镇高迁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走进村子,就像穿越到了清朝。跟很多小山村一样,年轻人大都外出工作或读书,只有老年人留守在这里过着慢生活。

    高迁村里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式古宅,每一座宅院的名字都极富文化内涵,比如余庆堂、积善堂、日新堂、旗杆里等等,虽然老旧破败,但残存的木雕、石雕、砖雕彰显着古代匠人精湛的手艺,我们在一位文化学者的带领下走村入院学习参观。

    慎德堂,顾名思义就是以德养人,以俭治家。这处宅院的规模在村子里算是比较大的,楼轩相连,古朴典雅,厅堂的板壁上贴着各类旧时捷报,字迹模糊斑驳,内容大都是官场升迁或者考试及第,梁柱及门窗上雕刻着飞禽走兽,还有两首诗,一首是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首是宋朝无名氏的《神童诗》,营造出 “读书明礼”的耕读文化氛围。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笑盈盈地走到我们中间,自我介绍说,她在这座古宅里出生长大, 1959年毕业于台州师院,做了一辈子的老师,今年已经81岁。老太太身体硬朗,思路清晰,主动要为我们做这座宅院的讲解员,大家自然欢迎。慎德堂最精华的部分应该是廊柱木雕,但老人家着重介绍的,是被大家忽略了的铺在明堂里的卵石图案:最外围一圈为铜钱图案,寓意不言自明,往里层层推进,第二圈是蝙蝠图案,蝙蝠谐音“遍福”,第三圈是书卷图案,寓意“读书荣身”。老太太自豪地指着老宅前厅挂着的一块“中书第”匾额说,她的祖上有人官至二品,还有人考取台州府六县秀才头名,她的上一代人中有两位毕业于黄埔军校,如今从这座宅院里走出去的大学生有70多人……

    卵石铺地很寻常,以往我看到的图案大同小异,寿桃、牡丹、仙鹤、钱币、石榴等,无外乎就是寓意“福禄寿”,书卷图案还是首次看到,可见这是一座书香特别浓郁的古宅。记得我家前后道地也是卵石铺就的,好像也有图案,但我从来没有细究过那是什么图,蕴含了祖先什么样的殷切期望。前两年,道地上浇了一层水泥,想看也没得看了。

    站在慎德堂的卵石地里,我一边听介绍一边刷微信,发现好几位朋友转发了不同教育专家关于“衡水中学到浙江开分校”这一新闻事件的评论文章。相关讨论从教育界蔓延到了整个社会,衡水中学全封闭军事化的管理,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做到了极致,尽管如此,九十个名额、三万多元一年的学费,还是吸引了四百多人报名。有人扔板砖,有人吐口水,衡水中学这头来自北方的“狼”却淡定地告诉你北大清华的录取人数。

    我看完几篇观点各异的文章,抬头发现81岁的退休老师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 “学而优则仕”的家族荣耀史。

    又到一年考试季,高考、中考、小升初的帷幕次第拉开,家有读书郎的同事朋友凑在一起话题离不开升学考。我总觉得读书跟唱歌跳舞一样,仅靠勤奋是不够的,还得有天赋,有读书天赋的人自然令人称羡,但是如果不会读书,却有做木匠或修理汽车方面的才能,也是可喜可贺的。前段时间,我读了本田汽车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的著作《匠人如神》,本田先生坦言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但他动手能力强,小学毕业就到汽车修理厂当学徒,从此一辈子与汽车打交道,终成业界翘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