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法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13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开门,民警也惊呆了

酒店房间里散落着300余枚笑气“弹壳”

酒店房间内散落着笑气“弹壳”。通讯员供图

    前几天,本报刚刚报道了市第一医院收治一个吸入笑气过量的病例,20多岁的宁波姑娘突发四肢瘫痪入院,治疗半个月,还不能独立行走。昨天,记者从海曙江厦派出所了解到,民警近期在日常巡检时发现过好几例吸食笑气的事件,但由于目前无法可依,他们对吸食者只能进行劝诫、教育。

    并非第一次查到,但无法可依难处置

    7月6日,江厦派出所接到了一名酒店工作人员打来的报警电话,对方说,一位顾客退房后,服务员进房打扫,发现床上、地上到处都是类似子弹壳的东西,怀疑有人吸毒。

    事发地是天一广场附近的一家快捷酒店,民警接警后立即赶往现场。走进房间,民警也惊呆了:满地都是子弹状的废弃物和包装盒,包装盒上用英文写着“cream chargers”,翻译过来是“奶油气弹”,也就是“笑气”。

    民警数了数,现场有30个“奶油气弹”包装盒,按照一盒10枚气弹的规格,至少有300枚气弹壳。酒店服务员告诉民警,开房的是个年轻小伙子,本地口音,开房当晚,曾有好几个年轻人进出这个房间。

    民警对此进行了初步调查,但由于目前“笑气”并未被列入毒品目录,也没有法规管制,因此并不在警方的监管范围内。

    事实上,这并非警方第一次查到“笑气”。江厦派出所在今年2月份就发现过,而在6月30日晚上的日常检查中,民警更是“逮”到了5名正在吸食“笑气”的年轻姑娘,但最终,只能以告知危害性、劝诫教育的方式收场。

    “前几年,吸食笑气的多是留学生,但现在情况越发严重,甚至在普通青少年中都有人吸食。”民警说,他们对此也很为难,多次咨询过上级禁毒部门,但被告知目前还是无法可依,难以对此进行处置。

    笑气一般被当做食品添加剂出售

    据了解,“笑气”化学名叫一氧化二氮,常用于牙科和外科麻醉,航天火箭推进剂等,日常则一般用于食品加工助剂,比如辅助奶油发泡、咖啡裱花等。“笑气”无色有甜味,吸食后短期内能够让人感到轻松,甚至出现幻觉,但长期或大剂量滥用,危害极大,不仅严重损害身体健康,还会产生心理上的依赖。

    民警告诉记者,“笑气”一般是被当成一种食品添加剂出售的,获得比较容易,即便有些购物网站上无法直接搜索到“笑气”,但换用其他关键词,也能搜到。此外,不少微商也在出售“笑气”,甚至可以送货上门,购买者有很多是烘焙爱好者、咖啡店经营者,当然也不乏吸食者。

    记者在网上进行了搜索,输入“奶油发泡”等关键词后,弹出了很多商家,一盒“奶油气弹”的价位一般在35元到45元之间,一盒10枚。记者点开了其中一家店,上面的介绍是:专业奶油发泡器,自己做奶油蛋糕、花式卡布奇诺、冰摩卡、冰维也纳咖啡等等,使用方便,可以发泡鲜奶油,也可用来制作点心,装饰蛋糕、冰淇淋等。有个别店家,在“奶油气弹”的介绍中备注:不可直接食用。

    此外,记者也向一些出售烘焙、咖啡用具的店家咨询,同样得到了可以购买“笑气”的回复。

    笑气对人体的影响,在结果上和毒品类似

    “笑气”如此获得容易,危害性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今年国际禁毒日之前,记者曾前往市公安局禁毒支队采访,禁毒民警对此非常担忧,宁波戒毒研究中心也曾用小白鼠做过吸入“笑气”的实验。

    当时,研究员将一只小白鼠放在玻璃箱,它一开始很活泼,小爪子在玻璃上挠着,将一支10毫升的“笑气”输进去后,小白鼠舞动着的爪子开始慢下来,它细小的身体起伏很大。前25秒,它渐渐地趴着不动,呼吸局促,身体起伏不停。1分40秒时,小白鼠仰躺着,一动不动,又迅速抽搐,身体陷于一片平静。2分30秒,从箱中拿出小白鼠,它大小便都失禁了。

    之后,研究员又取合成毒品K粉(也叫氯胺酮)和“笑气”做比对试验。实验结果,合成毒品K粉对于小白鼠的伤害与此类似,死亡时间也差不多。

    “‘笑气’对人体的影响,不仅在结果上和毒品类似,甚至还有毒品的成瘾性”,宁波戒毒研究中心主任周文华说,“笑气”使用后,临床的表现是和毒品成瘾一致的,如果吸食者是冲动性使用的,随着时间延长,使用的剂量会越来越大,且使用“笑气”以后,他对工作生活等其他兴趣就会减少,专注于使用“笑气”,这些特征都符合成瘾的基本特点。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针对“笑气”销售的有关规定。因为“笑气”的定性,不是管制类麻醉药品也不属于管制类精神药品。“是不是可以像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一样,有严格的一套生产销售使用的监控体系,来防止滥用呢?”周文华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

    记者 王思勤 殷欣欣

    通讯员 夏婧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