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学东 赛稻花会,又叫火把会,是流行在六月的一种民俗活动。清朝,墙头一带非常盛行。民国《象山县志》记载:“六月间,沪村赛稻花会。以十余岁童子,饰作故事,夜则燃竹炬夹之行,又名火把会。是日,男女俱出现。”根据县志记载,墙头镇各农村赛稻花会的活动时间不同。舫前村在六月初六,溪里方与岭下屠村在六月十七。墙头和方家岙居民多欧姓,所以举行赛稻花会的时间相同,都在六月廿日。 墙头地处西沪港沿岸,易受海风侵害。《蓬莱清话·海风》:“夏秋间海风甚大,俗谓之风痴。发则自北而东,东而南,南最猛烈,转西乃止。发时必兼疾雨,四面击激,无隙不入,故墙屋遭之多崩颓,草木遇之多损拔。若驾潮北涌,则沿海田塘有不能保矣。每年值暴日,如六月二十、七月十五、八月初一,皆其期也,或一日二三日不等。刘向《岑表录异》亦曰恶风。苏过赋《飓风》,即此也。”根据墙头的地理环境和赛稻花会举行时间等推测,追溯赛稻花会的起源,或与海塘有关,目的是祈求海塘堤坝经受潮浪考验,保护农田设施,从而获得丰收。 赛稻花会集中在每年六月举行,这是稻禾扬花的时节,或许是害怕干旱成灾,或许是害怕海风成灾,减少稻谷收成,所以人们很简单地把稻花会的举行归结于祈求农业生产的丰收,表现在活动形式上,干旱则晒龙王求雨,潮涝则驱逐鲎精等。 县志里记载的儿童扮演的故事,有据可查。根据老辈人传说,旧时,干旱则“晒龙王”求雨。打龙王求雨,俗称晒龙王,仪式颇为隆重。首先,从庙中请出龙王菩萨,或者从外村庙里借来龙王,放在天井,让龙王感受烈日煎熬,以求感动上苍,天降甘霖。晒龙王时,每户人家心要诚,斋戒食素。曝晒三日后,村民集结,赴龙潭请“圣”。龙王神位坐轿,八位青壮年抬轿,有鼓琴、台阁、鸣锣开道,前头执肃静回避等銮驾,小孩执小旗,信众不戴帽,穿蒲鞋、草鞋。在龙潭坑,道士念经祈祷,用网兜从水潭捉得鱼或泥鳅,称“龙圣”化身,放入净瓶,恭迎返回。回到村庄后,族长迎接,双手供上台棚内“龙座”,派人日夜守护,众人顶礼膜拜。如果巧合,天降甘霖,是为灵验,就将龙王送回龙潭,演戏谢圣。县志记载,打龙王,村童乘夜往数里外窃龙王菩萨塑像。“既舁归,午夜以鼓乐绕哄之。翌日午,童皆盛设旗帜,并敲乐器,舁之,沿村以巡,三日始止。往往有雨验。非偷则不灵也。”六月十日,村民皆赤膊分队,以拳棒互相搏击。此日,村民不准头戴遮物之类。 象山的传说中,龙出阵则风雨大作,鲎爬月则潮涝频发。“鲎”,即聚集在天空西面的雾气。《蓬莱清话·白鲎》:“秋稻熟时,有白气夜幔之,岁必大减,俗谓之白鲎。然予尝于雨后月上时,见西方有气相映,与虹无异,色全白,此真白鲎矣。”舫前白岩山有白鲎神的传说。据记载,“白岩山石门岩,岩有白鲎神,或称为杨府神,不知其何姓,向传神有碗出借。道光年间,有事家欲借神碗,先期叩岩默祷,明日往,则如数在岩侧矣。神又尝就人家诊病,多愈者。或有愈后往岩问杨姓者,拟酬谢之,无所见。有老人告以是神非人,始骇然。故得以杨府神称之”。因此村人于每年六月初六日备酒肴祭之,否则其年谷不熟。姚燮《西沪棹歌》云:“石门天半鲎神宫,石巘夭斜树郁葱。我有一筹从汝借,愿身常健岁常丰。”白鲎是一种自然现象,这种天气状况,因为过分潮湿,会伤害稻谷抽穗。故《蓬莱清话·白鲎》云:“(白鲎)说亦见《狯园》妖孽部,名鲎精,人鸣锣击鼓,喧沸其下,谓之逐鲎。”《狯园》是明朝万历癸丑年间钱希言撰写的小说,多记载神怪之事。第九章《妖孽》记述,鲎成精,人们用铜锣喧声,用火把逐妖,驱逐鲎精。以此估计,赛稻花会在明朝已经在举办。 咸丰年间,镇海文学家姚燮客居墙头舫前村,为赛稻花会作《西沪棹歌》:“兰冠荔袂饰姣童,鼍鼓喧阗竹炬红。村女压塍看故事,纻衫都带稻花风。”俊美的少年头戴兰冠,身穿荔袂,强壮的青年手持燃烧的竹炬,在喧闹的鼍鼓声里,村女都走出家门,聚集在田埂上,观看赛稻花会,和风里传来稻花的气息,粗麻衣里渗透了稻花的香味。 这首诗歌客观地描绘了赛稻花会的盛况,不仅描述了赛稻花会活动的部分内容,而且记载了墙头百姓在清朝末年的生活状况,包含着丰富的民俗内容。 夜晚的火把节,十余儿童作“台阁”,“打脸谱,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饰故事”。男壮青年举着燃烧的竹火把,抬着当镜圣神大帝,沿田埂行会,鸣锣击鼓,吹号,形成长长火龙。全村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门观赏,成为活动的参与者。 咸丰年间,流行的服装是纻衫。《说文》:“纻,麻属。细者为絟,粗者为纻。”《诗·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纻。”纻布,也叫麻布,指苎麻织成的粗布。宋人称纻丝为“缎子”。火把节活动道具是竹炬,墙头生产毛竹,也叫猫竹,这都反映了墙头百姓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状况。夜晚,“村女压塍看故事”反映了男女无大防的民风。 稻花会开始时,活动场地大多在稻田田埂。民谚云:“稻花打背脊,一斗米一月。” 穿行在田垄之间,稻花打人,使人充满了希翼。以墙头镇方家岙为例,举行火把节,从前庙出发。方家岙前庙,因在方家岙村头上欧门口得名。1915年,前庙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村民合议筹资重修。庙址于村前迁移到大雷溪之东,西沪港之南,沈家岭岭顶。因岭顶有棵百年香廉树,树内有洞孔,洞孔供奉佛像,因名香廉庙。香廉庙共三楹,坐东朝西,部分建材取用前庙屋料。庙建成后,前庙东岳齐仁圣大帝被请入中殿奉供,香廉树洞药师菩萨和黄牯岭山亭灵峰葛仙翁祖师被请入左殿,山坑凉亭茅山菩萨被请入右殿。沿村周边田埂行走,按故事内容,展开情节,长龙火把,映红夜空。绕圈子一周后,人人手执彩旗或小旗,云集后庙。后庙位于方家岙村北,本是两间石垒小屋,供奉当镜圣神大帝。清光绪三十年(1905),欧氏三房房长倡议重修,方家岙村民踊跃响应。建成后,后庙坐西朝东,二十三楹,柱九十九根。山门外侧围墙高耸,围墙南北有大门甬道。后庙是举办赛稻花会的主要场地。 赛稻花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戏。据说,打龙王求雨要延续三日三夜。期间,村妇在方家岙村后庙守夜,庙内大红香烛燃烧,香烟缭绕。供桌摆放猪羊等牺牲品,祭祀菩萨。村里邀请戏班子,连续七天演戏,办酒席共庆。村里还成立了本村剧团,表演本地戏。除了台阁戏之外,踩高跷也常常表演。踩高跷也是象山的地方戏之一。资料记载,台阁戏、踩高跷多使用于春社,但是并不适合于舞台表演。赛稻花会,多在野外,空阔地方表演,所以可以采用这些地方戏。 赛稻花会是粮食收获之前举行的民俗活动。在赛会期间,村民邀请亲戚,走访朋友。本村和周围村庄百姓聚集起来,人山人海。民谚云:“九耕十二耘,打谷送丈人。”既说明墙头、方家岙等村庄民风淳朴,稻谷还未收割,就想着能够资助丈人家,又说明赛会期间,村民招待亲戚,花费甚大。赛稻花会也反映了墙头地区在清朝的农业经济状况。乾隆五年,进士袁澄经过墙头说:“余至其地,见黍禾被野,松竹交阴,山溪庐舍历历如画,族人肃衣冠出迎,其苍头白发者,隐然太古之民焉,少幼者多秀洁而文,余者皆天真浑朴,唯力田务本以为生。”袁澄描述的生活状况,正是赛稻花会存在的社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