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18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南的梅雨

    □江中舟

    每年的五六月份,淅淅沥沥的梅雨总会如期而至,把整个江南打扮得分外生动。

    望着窗外日复一日的梅雨,湿漉漉的空气笼着潮湿的心,使无处晾晒的情感变得愁绪满怀、烦躁郁结。早已习惯了梅雨季的我,却能在这缠绵不断的梅雨中,看出它编织的美丽和展示的才情。于是,这微风、薄雾、烟雨,会在我的心中凝结成缕缕轻愁、点点哀怨、长长幽梦。眼中的梅雨,洒在地上便成了刚满十八岁的林青霞,飘在空中就是吟唱伤痕的林忆莲,而敲打在门窗上的则是泪流枉凝眉的林黛玉。

    江南的梅雨,细、疏、轻、软,如烟如雾,特别的感性多情。飘落在小桥流水、青砖黑瓦之间,似宋元淡墨水画,有着别样的韵味。“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沉闷的夏天,因为有了这样的雨季,变得生动和多情起来。

    小时候,我会久久地望着雨水从屋檐滴落时的样子而发呆,也极爱听那天籁般的滴答声。我一直认为,屋外下着雨,在房内做什么事都增添了几分自由快乐,或是因为下雨天不便外出,便有了心安理得的心情。如有几个朋友围坐在木桌竹椅喝着新茶,望着远处山色空蒙细雨飞舞的景色是否特别惬意?懒洋洋地躺在床上,听着雨水打落在窗门上的声响是否特别悦耳?或者撑着一把伞(最好是昔日的油纸伞),在雨中行走是否特别有诗意?童年时我常爱在雨中行走,那赤脚踩在水洼之中飞旋起的水花,有一种凉凉的爽快、调皮的痛快。而现今的孩子们却不再享受这种极为廉价的快乐,却愿用更大的代价寻找远离自然的乐趣。

    梅雨留下的记忆真的很多,而我总以为真正的江南生活,是深深的雨巷、长长的石板路、弯弯曲曲的小河、朦朦胧胧的烟雨,以及满眼悦目的翠绿田野。记得那天行走在徽州绩溪胡崇宪的尚书府时就这样想过:如果能住进这样的宅院,那才是完整的江南老生活,这可是很有诗意的生活!

    梅雨实是霉雨,说是梅雨真是欲盖弥彰。这一下就是十天半月,让生活更加朦胧,让日子更加哀愁。梅雨天的确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潮湿的空气常会让家里许多东西发霉,一不小心更是满屋的雾水。而这个季节也正是梅子熟透的时候,这意味着仲夏即将来临,闷热前的凉爽真是弥足珍贵。

    此时也正是万物生长最旺的时候,若细细观察,你还会发现平时注意不到的有趣现象。春夏之交的江南梅雨,无须过多的修饰,就是一幅浓郁而格调不俗的写意画。只有婉约多情的女子、豪情满怀的男子,才能与梅雨默契,欣赏到雨中的画意,品味出雨外的诗情,并将它化成剪不断的千千心结、理还乱的万般柔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