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2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海军:只画最接地气的农民画

画作《秘色瓷都上林湖》

    名片:

    余海军,1976年2月出生,慈溪市桥头镇丰潭村人。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宁波大红鹰学院人文学院客座教授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研究所研究专家。参加全国及省市农民画各类比赛并多次得奖,先后荣获“2004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画家”、“2004年度全国乡村青年文化名人”、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宁波市十大民间工艺美术家、宁波市十大青年文化新星、宁波市十佳民间艺术家、宁波市十佳农民读书之星、宁波市青年文艺创作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余海军长得黝黑朴实,是个地道的农民,他的画却鲜亮而丰富,展现了宁波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反映了充满希望的新农村生活和时代精神。在各种各样的比赛中,他的作品曾经多次得奖。

    其实,他没进过专业的美术班,也没有正式拜过师。他执着地探索着属于自己的那条艺术之路。 

    记者 陈晓旻/文  周建平/摄

    最朴实

    最接地气的画种

    也许可以这样定义:农民画是最朴实最接地气的画种。去采访余海军的时候,他正在创作以二十四节气为题材的作品,准备去参加全国的农民画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一首我们小时候背过的《二十四节气歌》,可是四季轮回,年年经历的节气,随着很多人远离了农村和农事,在当代社会越来越被忽视。其实,在漫长的岁月中,二十四节气不仅深藏着亲人的关心和呵护,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明的延续。

    余海军画的“二十四节气”展示了每个节气浙东地区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场景。比如立春,该开始备耕播种了,而谷雨正是插秧的好时节;夏至,满山红遍的是可口的杨梅……在他的画中每个节气都蕴含了一个故事,这些都是小时候看到的或者是老人们经常讲起的。整个画面,余海军采用了红色的主色调,是为了表达喜庆的氛围,让人看了感受到农村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

    在5月底刚结束的宁波市优秀农民画剪纸大赛中,余海军的作品《秘色瓷都上林湖》又获得了金奖。

    《秘色瓷都上林湖》采用最具有越窑青瓷的代表色青色作为主色,把上林湖越窑的拉坯、烧制、运输等过程用一幅作品表达出来。余海军说自己创作的想法,是因为越窑是最能代表慈溪文化的,同时上林湖越窑青瓷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而越窑青瓷有很多是外销瓷,又正好迎合我们目前正在倡导的“一带一路”的题材。

    “不过也有遗憾,因为创作时间比较短,把那么多内容融汇于一幅作品会显得言不尽意。我想以后再创作一个长卷,把上林湖的传说也加进去,内容会更加丰富。”余海军坦率地说。

    对于每一次创作,余海军总是非常认真,他说:“我每次创作前,先定一个主题。然后画成一个个故事的场景,每个故事可以分开但又是围绕一个大主题,而不是简单的画面。然后确定和主题吻合的主色调,不是大红大绿的各种颜色一起往上堆。

    画完二十四节气,余海军又在着手一个百米长卷,叫做“周塘老街”,他告诉记者:“这曾经是一条连接桥头镇和逍林镇的繁华老街,布满了各种即将消失的民俗小店和传统手工艺铺子,我要把它从老一辈人的记忆中找出来并用画笔留下来。”这是个大工程,需要画很久,但是余海军充满了激情。

    没有正儿八经学过画画

    余海军,1976年出生于慈溪桥头镇,由于从小体弱多病,很少和同龄的小伙伴去外面玩,自小喜欢一个人在土墙和废弃的烟盒上画画。可是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父母也没有什么文化,觉得画画没啥出息,而且还要浪费笔墨纸张,因此反对他画画。

    那时不仅没有什么画册,连看小人书对于余海军来说都是奢望。余海军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学过画画,都是靠自己摸索,在不断实践和总结中提高。直到今天,他都没有看画册的习惯,因为从小他都是自个儿琢磨、想象着画画。他最喜欢看的是精美雕刻的老家具和雕梁画栋的老房子,有的还镶着砖雕,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每次他都会痴痴地看上半天,心里默默地记下来,然后回到家里照着画。

    余海军画画的天赋在父母看来甚至是种负担。初中才读了两个月,父母就让他辍学去做小工赚钱了。余海军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家里穷,于是个子小小的他白天在工地赚钱,晚上点上蜡烛偷偷地画画,因为用电灯画画容易引起父母的注意而被责备。好几次,一不小心,他的眉毛和刘海被蜡烛给烧焦了。

    1992年,余海军被村里推荐去参加当时慈溪市文化馆举办的为期三天的现代民间绘画培训班。他回忆说,时间太短了,而且老师讲得也很笼统,就让我们照着别人的作品模仿。培训班结束后,文化馆的老师让他拿几张画过去,说是挑出来去参加全国的比赛。余海军随意地画了几张画,拿到文化馆去参加“香港之窗杯”全国农民画大赛,没想到他的作品《春蕾》竟然得了奖,还拿了80元奖金!

    从那以后,余海军年年都有作品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如《乡情》《渴望和平》《和谐社会的畅想》等作品获浙江省现代民间绘画展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渴望春天》《江南水乡》等6件作品入选中国农民画优秀作品展。

    当时就有人跑到他家里,要先付钱订购余海军的画,看他来不及画,说只要在他们带来的画上签名就可以了。对此余海军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直到今天,他都坚持:“想买我的画,一定要真正喜欢和欣赏才行。”

    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至今,余海军已经创作了1500多幅农民画作品。题材涉及广泛,有展现江南特色风景的,有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构想中国梦的……2010年作品《十里红妆》获“农民画时代—全国农民画展”最高奖,2014年作品《慈溪的故事》获“青山绿水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展”金奖;2015年《执政为民》获中国民协主办的全国农民画展一等奖。

    在去年G20峰会新闻中心的展台上,一套“多彩浙江”明信片夺人眼球,非常抢手。这套明信片共12张,每张都印有一幅构图奇绝、色彩鲜艳的农民画,余海军的《十里红妆》便是其中一幅,描绘了浙江东部女儿出嫁、父母送嫁妆的场景。

    余海军每隔两三年就要改变自己的风格,因为他认为创新是绘画艺术的生命力,没有创新,艺术就会走进死胡同。20多年来,余海军在吸收诸多民间元素的同时一直坚持着创新的理念,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技法来实现艺术的革新。水粉、丙烯、宣纸、油画布、玻璃材料等,他都试过。余海军认为,农民画的创新不仅仅是材料、构图、用色,更关键的是思维,看东西要举一反三。

    他曾经独创了“点圈法”,运用连续圆圈组成线条的手法,营造出画面的磅礴气势和流动感。同时,运用现代艺术所追求的不完整不完美的艺术效果,使画面在原始中流动着现代美。

    功夫在诗外。为了更好地创作农民画,余海军还自学了中国画和油画,从中借鉴艺术的手法,并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为了更好地体现农民画的民俗特色,他又琢磨雕刻、剪纸、蓝印花布等民间工艺的技巧,把各种民间工艺图案转化为自己的绘画语言,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如今的余海军希望可以多创作作品,将来能够建立自己的艺术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民画。他也很想收学生,把农民画的技艺传授下去,但是遗憾的是,现在的年轻人真正喜欢农民画的极少。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