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高温下的民生报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24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烈日下的他们

一天搬300辆公共自行车 喝下几大杯水全化成汗水

周宏坤师傅正在修车。

    高温挡不住人们的出行,连日来,宁波公共自行车每天使用量虽比平日有所减少,但每天仍突破10万人次。这两天,在炎炎烈日下,记者采访了两位一线的公共自行车运营维护人员,一位负责调度,一位负责网点维修。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工作,才有了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正常运转。

    调运员 一个班组一天搬300辆车

    公共自行车由于会产生“潮汐”流动,所以需要一刻不停地进行区域间的调运,说白了就是要把车一批批搬进像蒸笼一样的厢式货车,到达指定地点后再搬下来,这可是个不折不扣的体力活,需要顶着烈日完成。这两天烈日当空时,宁波的地表温度通常会超过50摄氏度,就在这样的高温下,背上满是拔罐痕迹的应洪宝和同事一天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应师傅主要负责鄞州区域公共自行车调运,平常他们除了按照上班时领取到的调运计划表执行任务外,还要随时听从临时调运指令。记者见到应师傅时,他刚刚运来一车自行车,一边干活一边对记者说:“能在太阳直射下工作还算好,至少还透风。”这话让记者有些不解。

    不过,当他把厢式货车的铁皮门一打开,一股热浪从里面“喷”出来的时候,记者瞬间就理解了他的意思——正是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应师傅和同事要把车一辆辆搬上搬下,在这里面,即使不动,也会瞬间全身湿透。

    目前宁波公共自行车公司有84名应师傅这样的调运人员,每个调运班组由1名司机和2名搬运工组成,协同开展调运,每天分成早晚两个班,一般情况下早班从清晨6点到中午11点半,晚班则是下午1点半到晚上9点半,每个班组每天至少搬运300辆次公共自行车。“中暑已经习惯了。”应师傅指指背后的拔罐痕迹说,但想到宁波这么多人要用车,还是要坚持下去。

    维修工 花3小时才能修好一辆车

    同样要在烈日下工作的,还有公共自行车的另一个岗位。周宏坤是宁波公共自行车公司一名普通的修理工,快50岁的他头戴草帽,颇有“牛仔风”。他常年蹲守在海曙“天宁大厦”网点修车,这里有30个桩位,由于地处闹市,自行车流转密集,修车任务繁重。烈日下,他的“办公室”就是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面摆满了各种零件和修车工具,帐篷只能稍微遮挡下直射的太阳,不过,这也让周师傅感到知足。

    连日高温,对于一天要修六七辆车的周师傅来说,工作却没有少。烈日下,他浑身湿透蹲在车前——碰上损坏比较重的车,修好一辆要花上近3个小时,更换十几个零件。

    在周师傅的工具箱旁有一个大水杯,这两天他每天都要喝掉七八满杯,尽管水喝多了,他这两天上厕所的次数却格外少,他打趣地说:“跑厕所也耽误修车时间,还是当汗流掉好。”

    记者了解到,像周师傅这样的修车工,目前宁波公共自行车公司有160余人,烈日下,他们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维护着3.6万辆自行车的维修保养任务,虽说修车辛苦,但周师傅还是希望大家对公共自行车多爱护一些,轻骑轻放,每个人的举手之劳都能减轻修理工的工作量,这也是在烈日下,对他们最大的关心和爱护。

    记者 范洪 通讯员 毛敏尔 舒英 文/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