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欣 绘 |
入夏以来,宁波的气温节节攀升,随着空调、冰箱、电扇等电器的频繁使用,车辆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电器火灾、汽车自燃成为引发夏季火灾的主要“帮凶”,汽车爆胎等各类意外事故也频频发生,警方为此提醒市民重视各类高温安全下的次生隐患,提高警惕,小心防范。 用电篇 一、电路电线要检查 7月13日,海曙江厦街道江厦银座一空调外机发生自燃,民警和物业迅速到达现场,及时处置了险情。经排查,民警发现该空调外机变压器老化,在太阳的直射下引发自燃。 无独有偶。近日,鄞州区姜山镇人民路一水果店也发生了火灾,消防战士用消防斧破开店铺的卷帘门,用水枪堵截火势的蔓延,经过20分钟扑救才将大火扑灭。报警人称,店里冷藏水果的冰箱长时间开着,冰箱的插头与墙上接线板发生短路导致起火。 警方提醒:夏季对家用电器和电器线路做一次全面检查,做到人走电断,杜绝私拉乱接,避免家用电器长时间处于工作或通电状态,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保证用电安全。 二、老旧电器要小心 近日,鄞江镇某小区内一处四楼的空调外机着火。后民警致电空调公司,该公司认为起火原因很大可能是由于该外机使用年限较久,线路老化,加上天气炎热使用频率高,电路过载导致起火。 几日前,家住慈溪庵东的俞先生家中的挂壁式空调在使用过程中突然起火,短短几分钟的时间,空调就烧成了焦炭,幸亏发现得早,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警方提醒:夏日持续高温,空调等大功率电器使用频繁,电器线路负荷加大,老旧电器线路火灾隐患不容忽视。市民群众应做好老旧电器、线路检查维修工作,对电器老化失效的部件应及时更换。 三、驱蚊用品莫小瞧 天气转热,蚊虫滋生,使用蚊香驱赶蚊虫也是人们的一种选择。但无论是盘式蚊香还是电蚊香,都涉及到用火与用电,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前不久,位于海曙厂堂街上的一家拉面馆突然起火,过火面积不大,消防部门也迅速赶来扑灭了火灾。据了解,这起火灾疑似与蚊香有关,可能是蚊香引燃了其他可燃物之后造成火势蔓延。 市民王先生选择了没有明火的电蚊香插片,原以为高枕无忧,经常一个星期都不拔,不料某天临睡前,王先生和妻子闻到了一股焦味,才发现一直插在插座上的电蚊香片烧起来了,所幸发现及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警方提醒:点燃的蚊香要放在金属支架上,并置于可阻燃的盒子里,不要靠近蚊帐、被单、衣服等可燃物品,外出前要检查蚊香是否已经熄灭。使用电蚊香时,要购买正规品牌的电蚊香器,使用之前检查一下插头和导线是否完好,在使用过后,还要检查一下是否拔掉插头,待冷却之后再放到安全的地方。 汽车篇 一、汽车自燃要当心 夏季汽车自燃情况高发,其中电路、油路老化,润滑油系统缺油,改装不当,以及车内放置香水、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都容易引起汽车自燃。 7月20日中午1点多,宁海县华庭家园南大门就有一辆小货车当街自燃。消防官兵赶到现场时,小货车连同所载货物已经完全被大火笼罩,火光冲天。消防人员经过15分钟的紧张灭火,火势得到控制,但此时小货车所装的沙发已全部被烧毁,车子也被烧成铁皮。 警方提醒:夏季气温高,谨防车辆自燃,要加强车辆日常检查、保养,保养时不仅要更换三滤、机油,还要检修油路、电路,仔细查看电路上有无胶皮老化、线路电阻增大而发热的现象。要避免车辆长时间暴晒,不要在车内放置香水、打火机等易燃物品,并随车携带灭火器;另外,请及时检测车辆蓄电池,避免蓄电池的电极和内部零件在高温下氧化,导致蓄电池缺电,损害发动机性能。 二、出车在外防爆胎 7月15日晚上,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王先生行驶在鄞州宝瞻公路上。一辆货车驶过他附近时,突然后轮发生爆胎,强大的气流当即将他掀得人仰车翻,所幸王某只是手脚擦破点皮,并无大碍。后事故原因确定,货车长时间在公路上跑,轮胎高负荷运行,表面过度磨损。 近日,家住集士港的王阿姨骑着电动车从家里出发准备到菜场买菜。电动车在距离菜场50米的地方,突然发出“嘭”的一声巨响,瞬间失去了控制。王阿姨被狠狠地甩下了车。后经检修发现,是由于地面温度过高,轮胎磨损严重所致。 警方提醒:夏季车辆爆胎隐患大。近年来的数据显示,在全部重大交通事故中,由爆胎引发的占据其中三成。为预防爆胎,司机请注意检查轮胎磨损程度和轮胎气压,发现轮胎老化、鼓包、龟裂等情况应及时更换,轮胎气压不宜过高或过低。一旦发生爆胎,要保持车辆直线行驶,缓慢减速停车,不要猛踩刹车。 三、宝宝坐车防被锁 夏天气温高,车内温度更高,孩子如果被锁车内,很容易中暑、脱水甚至发生“热射病”,导致死亡。近年来,类似的悲剧时有发生。 近日,趁着暑假,一名父亲带着3岁的女儿去上早教班,路过集士港奥特莱斯附近,女儿要喝奶茶,父亲就将车停在马路边,并把汽车钥匙留在车上就走开了。过了几分钟,父亲买完奶茶回来发现汽车已经上了锁,女儿在车里一个劲哭喊着。束手无策的爸爸拨打了110,好在后来,他的妻子急忙从家里将备用钥匙拿来了,才及时将女儿抱出来。 警方提醒:家长停车离开时一定要锁好车门,即使是短时间离开也不能单独留孩子在车内。最好教会孩子怎样开车门,以免其不小心将自己锁在车内。一旦发现孩子被锁,家长如不能短时间内打开车门,特别是车子处于高温暴晒状态,可以选择通过打破车窗方式救出孩子。 记者 张贻富 通讯员 徐露 蔡俊 林森 夏婧 任巧露 吴冬凌 陈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