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地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租售同权”时代到来,你怎么看?

业内人士:“租售同权”有助缓解房价上涨动力,但暂不能平衡优质教育资源

    最近,围绕“租赁市场”的新政不断。先是7月17日印发的《广州市加快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三天后,住建部联合八部委发布《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进一步点燃了政府将大力发展租赁市场的预期,确定首批12个试点城市,距离宁波不远的杭州,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个试点。

    消息一出,各地房地产圈炸开了锅,宁波市民也按捺不住期盼的心情“怎么不到我们城市试点呢?”

    近日,本报通过地产微信公众号“宁波新房客”做了一个小调查,参与市民中,近六成支持“租售同权”政策,认为“租售同权”将缓解房价上涨动力,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大举措。对此,房产界业内人士和市民会怎么说,记者作了一番了解。

    政策最大亮点是“租售同权”

    7月17日,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州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该《工作方案》中提出中国住房租赁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一条措施:租售同权,即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

    7月20号,住建部联合八部委发布《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进一步点燃了政府将大力发展租赁市场的预期。首批试点城市12个,浙江杭州是其中之一。该通知有几点值得关注:①培育机构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并引导国有企业向此方向转型;②建设政府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加强政府管控;③鼓励新增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并积极盘活存量房屋用于租赁,同时鼓励金融对于房屋租赁的相关支持。

    为此,有专家指出,“租售同权”意味着通过政策引导将租房作为未来重要的居住方式,解决以前租赁不具备的权益问题。比如子女教育,一直以来就读是跟户口挂钩的,户口跟房产挂钩。若政策落实,子女的教育可选择租赁,减少都市人的买房焦虑。

    也有专家指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并不意味着房价会跌,因为房价与供求关系、土地供应紧张等问题相关,这些短期内难以解决,房价也可能由于租金的稳定而得到支撑。但对于无力购房的人而言,无疑是好事。

    市民反应

    支持方:好事,实现教育资源公平性

    反对方:助长学区房热,学区房租金或上涨

    “租售同权”政策一落地,在国内房产圈立即炸开了锅,引起热议,宁波市民也议论纷纷。那么,宁波市民对这个政策持什么态度?本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宁波新房客”作了一个小调查。

    截止昨天下午4点,共有268人参与调查,近六成市民赞同“租售同权”政策。不少市民还通过网络留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大部分网友表示赞同“租售同权”政策,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性。网友“Jenney”说:“‘租购同权’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公平性的问题。教育公平叫了10多年,但我们看到教育资源、优质生源向名校集中的趋势却越来越明显。多少的既得利益,依附在‘名校学区房’上,老百姓为了享有优质的学区房资源,不得不拼尽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积蓄,就为了让孩子获得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这在国内来看,十分普遍的。我为这项政策叫好,希望宁波也能尽快出台!”

    部分网友则持有不乐观的态度,认为这将助长学区房热,学区房租金可能出现非理性上涨。网友“艾米”说:“我认为买房不完全为了读书,而是目前没有比买房更保险的投资了。‘租售同权’意味着房价又要涨了,没房的压力更大了。”网友“Moscow”也持有同样的观点:“‘租售同权’了,下次读个名校,除了一次性付清9年租金外,或许还会滋生读名校的费用,对标9年定期理财,或许费用堪比私立学校!”

    也有不少网友对“租售同权”的可操作性表示怀疑。网友“CC”说:“一旦适龄儿童人数曝表,连购房人都不一定读得了该学区,看宁波青林湾等热门学区房就知道!爆表的话,租售无法同权!政府出台这个政策是好事,出发点是好的,但以偏概全就不好了!”也有网友表示担忧,认为对购买学区房的市民不公平。网络“洛洛”说:“租售同权了,购买学区房的市民和租房市民同权,今后的1表生、2表生、3表生中,该把租客排在几表?如果把租客排在前面,购房人会不同意,把租客放在后面,同样读不了书,出台这个政策有何意义?”

    业内声音

    实际上,宁波也有“租售同权”

    在各地楼市限购的背景下,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租赁住房用地、广州出台“租售同权”新政,上周九部委发布了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这其中传递了哪些楼市发展信号?记者就此请教了宁波房地产业内人士。

    宁波南天房产副总经理郑桂良说:“无论是广州的‘租售同权’,还是上海的‘只租不售’,我认为这是国家在从政策层面引导购房消费转为租房消费。在商品房市场价格攀升的情况下,保障低收入、买不起房的人群也享有社会资源,这是国家从保障机制方面考虑民生问题的一项举措。可以预见,今后有能力的民众可选择购房来改善居住条件,暂不具备能力的也能通过租房解决居住问题,国家保障其基本居住条件及相关权益。今后,相信随着住房消费观念的改变,房价上涨与人民收入不均衡的矛盾会逐步得到化解,对社会稳定是大有帮助的,民众也不用再望楼兴叹了。”

    事实上,在宁波只要符合一定条件,能就近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这也是“租售同权”所包含的一项权益。《宁波市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方案》指出,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甬教基〔2013〕98号)文件要求,切实解决在本辖区有合法稳定住所,在宁波市内有稳定职业,在宁波市参加一年及以上社会保险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因学位紧张就近入学确有困难的,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可按照居住地与工作地、社会保险缴纳地一致相对优先的方法统筹解决。如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因区域内某一年龄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过于集中而确实无法安排就学的,可在征求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意见的前提下会商工作地或社会保险缴纳地教育行政部门解决。

    对于市民提到的关于热门学区“租售同权”问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租购同权”暂不具备化解优质教育资源平衡的问题。他们认为“租购同权”只是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在部分本来就是入学紧张的社区,只能靠调剂来解决。

    房屋租赁时代或将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住建部在今年5月19日公布了《住房租赁和销售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住房租赁和销售的法规,最大的亮点是对租户有很明确的保障。

    根据《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家庭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36平方米。“从人均住房数据来看,我国的住房拥有量已经不小了,只是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人口净流入大的城市住房比较紧张,所以这次选择12个城市搞试点,是一个非常正确策略。”

    采访中,有市民提出,“租售同权”情况下,恐怕租金看涨。为此,郑桂良指出:“租金年年涨、随时随地要搬迁,这是租赁消费两个最突出的矛盾。”在九部委《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中提到“培育机构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引导国有企业向此方向转型”。“这个《通知》明确,国企要在住房租赁企业中占主导地位。如果是依靠个人住房租赁来发展租赁消费市场,在租金和租期在一定期限内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很难得到有效推进,引导国企成为住房租赁企业,将有利于破解租赁消费市场发展的这两大难题。”

    当然,国家在引导租赁消费时,一方面对原来的税费政策、土地供应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降低企业住房持有环节税费、租赁收入税费、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租赁市场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鼓励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在解决住宅建设用地紧张的同时也为集体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一条出路。

    中央多次重申对于住房的重新定位,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楼市供应更加强调有效性、持续性,并引导土地及住房供应结构性变化的原因。

    有研究机构认为,未来5-10年,中国租赁市场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0年的市场体量约为1.6万亿元,2025年将达到2.9万亿元,2030年有望超过4万亿元。

    业内人士预计,在社会发展和政策支持下,传统的购房方式正在悄然转换,租房时代或将来临。记者 周科娜

    相关链接

    “租售同权”政策在国外的情况

    澳大利亚: 入读公立学校享“租售同权”政策 家长需提供相关证明

    澳大利亚在入读公立学校时,是“租售同权”的。但对出租房入读热门程度不同的公立学校,审核力度也不同。不太热门的学区公校,通常家长只需提供标注学区地址的账单,比如水、电、煤气费的账单,银行对账单等就可以过关。对热门度非常高的公立学校,家长则需要提供更多证明,比如从正规租房中介处签约租期一年以上的租约等,且学校老师甚至会不定期去学生家中家访,看学生和家长是否真的租住在这个地方。

    西班牙:

    适龄儿童均可接受教育与产权无关 “租售同权”多体现在成人教育中

    西班牙的社会福利很高,“租售同权”不仅针对未成年教育,还针对成人教育。西班牙从1990年起,开始实行10年义务制教育,学费全免。国家教育政策宗旨是,让无论小孩、青年或成人,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西班牙政府对未成年人进行特别保护,任何适龄儿童都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与家庭居住房产权没有任何关系。哪怕是没有户籍、没有登记住所,或者黑户,其子女也可以依法顺利入学。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