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姜琴:坚守才会赢

人 物
名片:
姜琴,国家级主任播音员,鄞州区广播电视台资深新闻主播,在主播岗位上坚守三十多年。曾获第六届“全国电视百优节目主持人”、首届宁波市“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宁波市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等荣誉称号。担任市月湖诗社理事、市文艺志愿者团队明州朗诵团的艺术总监,多次参加宁波市各种主题朗诵活动。

    今年六月,宁波市第二届“金雁论坛”在下应街道湾底村举行。宁波市功勋书记、金雁书记、全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代表等百余人参加论坛。现场非常出彩,其间有个访谈环节,担任主持的是姜琴,她被圈内外誉为“鄞州电视台的常青树”。

    屏幕上的她美丽端庄,深深的眸子映射着熠熠的光彩。随着岁月的沉淀,越发凝练成一种温婉知性之美。生活中的她呢?一袭休闲装,亲切大方,热心公益演出,对朗诵爱好者更是耐心辅导,倾囊相授。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她一直秉持着“坚守才会赢”的信念。

    赵淑萍/文

    庄磊/摄

    梦想,从一个“纸话筒”开始

    姜琴的父亲是位老八路,16岁就参加了革命,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曾获得国防部颁布的独立勋章和解放勋章。父亲为了共和国的事业走南闯北,小姜琴也跟着辗转迁徙。1974年,她随父母来到宁波。那年,她上小学六年级。

    部队大院里的人平时都说普通话,这样的语言氛围给姜琴打下了最初的基础。上学时她一直是个文艺积极分子,而且胆子特大,刚学会月琴,就敢于上台表演,反响还很不错。当时,家里有一台熊猫牌收音机,她一有空,就守在收音机旁听。她最爱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了,听着听着,脑海里接踵而来的是一个又一个画面。中央台和宁波台的新闻联播她都听。有一次,她把报纸折卷成一个话筒的样子,然后开始“播音”。这时,哥哥回来了,以为开着收音机,就去“关”。咦,原来是妹妹在“播音”呀!“挺好的,你的声音就像播音员一样。”听了这话,姜琴心中咯噔一下,“也许,长大后我可以做个播音员。”她想。

    从此,做一名专职的播音主持人成了她的梦想。高中毕业,她因十分之差没考上大学。后来,她进了市轻工系统的宁波正大火柴厂,做了一名挡车工。那时,做一名工人很光荣,可是内心深处,她放不下那个梦想。

    上世纪80年代初,她考进了宁波工人文化宫话剧队,成为话剧队的一名业余演员。那时,由李存葆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改编的话剧红遍全国,演出队也在排这个话剧。她在剧中扮演勤劳善良的韩玉秀。当时是AB角,由于她这个A角演得太投入,观众反响热烈,结果一演到底,连演好几场。

    后来,宁波电视台开始筹建,她去参加考试。专业测试、体检和政审都通过了,可是,名额有限,最终没被录取。在考试中,她美丽的音质、落落大方的气质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传媒界的老前辈不断推荐她去参加考试。宁波市区广播站招考,她考上了。正准备调动,突然接到通知,说是广播站要撤销,跟电台合并,人员要精简。功亏一篑,梦想又一次擦肩而过,姜琴没有因此而消沉。姜琴这种乐观坚韧的人生态度也许来自父亲的影响。父亲在面对不公正的事情和生活困难时,常说的一句话是:“很多战友都牺牲了,我能够留下来活到今天就很知足了。”对姜琴来说,与其抱怨,不如努力。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85年5月,江北区广播站开始筹建。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面试,结果考上了,多年的梦想终于成真。当她走进播音室,坐在话筒前时,不由心潮起伏、百感交集。为了这一方梦想的天地,她经过了漫长的跋涉。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声音从电波里传出,她的心快乐得像阳光在水波上颤动一样。第一次收到听众来信,一种幸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她也感到了肩头的重任,自己毕竟不是科班出身,没有专职的经验,为了这份工作,她得付出倍于常人的努力。

    在江北区广播站的八年里,她不断摸索学习。她虚心求教,反复练习专业技能。站里人少,她还兼做会计,考出了会计证。如今,专业成果斐然的她身兼数职,社会事务繁多。“拉得出,打得响”,多重担子压着她,她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跟那八年的历练有关。

    1993年底,她参加工会组织的旅游,在厦门,她得到消息,鄞县电视台要筹建,需招聘专业采编播人员。她的心不平静起来:去吧,自己已年近三十,孩子还小,难道再重新打拼?不去吧,又觉得机会难得,做一名电视主播是她的终极梦想。考虑再三,还是去应聘。结果,她以优异成绩被录取。

    当年考试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她记得,其中一个环节是让她看一个无声短片,然后结合画面写一个配音稿件,合着画面播读。写作能力、语言能力、记忆能力、应变能力、节奏的把握能力……短短的几分钟,考核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当时,姜琴播完,画面正好结束,一切都那样流畅自然,一切衔接得天衣无缝,考场上响起了掌声。

    职业生涯中的两次历险

    时光如流。从1994年鄞县电视台开播至今已经23年了。鄞州撤县建区也整15年了。

    作为鄞州电视台的第一主播,大到政府部门的重大决策,小到百姓日常小事、民生细节,姜琴日复一日,用清晰醇美的声音播报着。

    外人看,姜琴很风光。她每天衣着光鲜、精神抖擞地出现在电视中。她的《鄞视报道》多次获宁波市政府一等奖,广播音乐栏目《好人王延勤》获得宁波市音乐原创节目一等奖。2003年,她被评为第六届“全国电视百优节目主持人”,更是跃至事业的顶峰。要知道,获这个奖项的,都是央视的大腕或地方台的名嘴。当时,她可是全国县级台唯一的获奖者。人生中,大大小小的奖,对她来说就如春天飞舞的花瓣一样,她欣喜、快慰但又恬然。

    可是,她的空间里,有一篇日志《这是第五次遇险》,五次遇险,两次跟她的职业有关。

    1995年夏季的一天,酷暑,鄞县电视台记者陈宏国冲进了姜琴的办公室,说公安局就在外面追持枪的歹徒,要她赶紧和他一起去现场报道。姜琴二话不说,抓着话筒就跟他出门了。歹徒逃到稻田里,一些公安干警在追捕。他们实拍了警匪枪战及最后抓获的全过程。在镜头前姜琴说得非常顺畅,可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许不会想到,那天她差点儿“以身殉职”。因为,歹徒在暗处,而他们在明处,歹徒手里有自制土枪,是可以伤人的。还有2009年12月29日的那次采访,在冰上,她摔倒了,后脑勺着地,顿觉恶心、头晕。后来,医生说后果严重的话就真成脑震荡了。

    其实,故事还很多。她经常是从二线冲到一线再到火线。比如,“菲特”肆虐时,她和记者一起,风雨中蹚着齐腰深的水去安置点采访。为了做杖锡樱花的报道,她和同事蹲点一星期,吃住都在山中。她衣着朴素,亲切大方,用宁波本地话和那些老人们聊天,气氛极为融洽,节目非常成功。

    敬一丹谈主持人职业时,用了“享受”“承受”“忍受”三个词。对这三个词,姜琴体味很深,她至今仍保持着职业的激情和动力。

    以这样的方式减压

    姜琴爱花,在她的家里,有一个亲手布置搭建的露台小花园。那里,牵牛柔弱的藤蔓挂满了墙,紫红娇嫩的花朵摇曳出无限风情;月季,一年四季不间断的姹紫嫣红;兰草幽姿,新荷馨香,极其迎合主人的心性。她喜欢这些花花草草,以此涵养性情。空余时还喜欢看书、逛书店、听古典音乐或电影的原声音乐。她常参加公益朗诵,在乐声中朗诵,在朗诵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带着听众走向人类思想的美好和深邃。

    她的业余生活宁静单一,甚至寂寞,但是她甘于寂寞,享受这种寂寞。她的工作,是在“放大镜”下,一丝不苟地制造精神产品。离开了灯光、音响,她需要的是宁静,而心灵的宁静,使她积蓄更饱满的激情投入工作。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