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地理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塘角钳:慈北古代出海口

    □莫  非

    慈溪的地势大致呈南高北低状,南部多为山地丘陵、中北部则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几千年来,滚滚长江水在东海潮汐的推动下,大量泥沙涌入杭州湾。随着钱塘江水被曹娥江水流推向北边,杭州湾洋面主水道逐渐从南路移向北路。唐宋以后,长江流域植被减少,泥沙增加,杭州湾南岸的泥沙沉积越来越多,形成大片滩涂。沧海桑田,杭州湾南岸滩涂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筑塘挡潮,终成三北平原。

    慈溪的围垦文化历史悠久,从秦汉到隋唐,大多以散塘为主。宋元以后,则出现了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围塘工程,大古塘就是从宋庆历七年(1047)谢景初率众开筑土塘,后在南宋庆元两年(1196)施宿主持重修,元至正元年(1341)叶恒率众砌为石堤,到明洪武二十年(1387)汤和任用沈允明督工率众从观海卫延伸修筑至龙山,经历了300多年。

    然而,《慈溪县志》和《六仓志》等,对大古塘在观海卫一带的位置走向,均记述不详。至今,许多慈溪历史文化研究爱好者仍对观海卫一带大古塘的具体位置以及走向的分析存在分歧。本文从大古塘塘角钳的传统地名和历史地理特征,来考证分析观海卫东面大古塘位置走向和慈北古代出海口,希望得到方家们的指正。

    观海卫塘角钳原属师桥镇,为师桥十五村,1961年为师桥公社一大队,1983年恢复旧名塘角钳村。2001年2月,塘角钳村、金鸡门头村、沙浦翁家村、河东方家村合并为观海卫镇小团浦村。小团浦村地处观海卫镇东部,紧靠329国道,东接沈师桥村,南临福山村,西接新泽村,北临大岐山。《慈溪地名志》对塘角钳有寥寥数言记载:旧时因地处大古塘塘角,其形如钳,故名。

    那么,大古塘在此转角向北,也可以简称“塘角村”,为何刻意强调“钳”字?《慈溪地名志》对塘角钳描述“其形如钳”的钳究竟是怎么的模样?钳的上钳在哪里?下钳又在哪里?

    大古塘从沈师桥塘下村向北到塘角钳这地方,拐了个大弯,再经过海田屋、下泽山、海岸寺、蛤蜊山、锦堂学校至东山头瓜地山。这段塘路的走向,是明初汤和、沈允明结合自然地质地理因素,根据当时的海岸线位置而确定修筑路线的。观海卫东这段大古塘至今还流传着相关的“大塘路、大塘头、大塘下、老塘河、海岸”等地名。

    但是,大古塘在塘角钳的塘路,却并非传统的直角形或钝角形,而是沿着老塘河到了小团浦口,向西拐了个90多度的大弯,再以近180度折成锐角形走向东北方向的下泽山,形成一个很大的钳形海湾。虽然,近二十年,部分塘路塘河已被填埋,但从现场和卫星地图来看,仍可见当年的遗迹。塘角钳真的像一只海蟹大钳。

    我们不必怀疑明初信国公汤和、师桥沈允明的筑塘智慧,两位先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地、刻意地让大古塘在塘角钳位置绕个这么复杂的大拐弯。

    在塘角钳自然村,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还有“新塘角斗、老塘角斗、旧塘下”三个地名。大古塘钳形大湾的底部称为新塘角斗,向西260米也有个钳形河道,叫老塘角斗。这两处塘角斗的钳形海湾形状,与许多江河出海口的海湾非常相似。

    难道这是古代慈北的出海口?

    让我们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老慈北海岸的出海口。

    北京空间技术研究院张敏华先生向笔者提供了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林春明教授的《杭州湾沿岸平原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和沉积过程》一文的钻探勘察结果。我们交流分析后认为:慈溪洋浦和沈师桥两处的基底在万年前是个十米左右深的古河谷,水量应比较丰富。而两者之间的鸣鹤港头到观海卫,因有若干山丘,形成高丘地貌。当洋浦以西和师桥以东还是浅海水道,鸣鹤港头到观海卫就已经成陆。

    历史上,与三北平原海岸线的走向不同,观海卫地区的海岸线变化比较复杂。从鸣鹤港头往北,有黄山、福山、石孔山、上泽山、下泽山、鼓楼山、卫山、银山、都神山、哈蛎山、隐架山、晒网山、瓜地山、下宝山、营房山等二十来座山岭岗墩散落南北。这二十来座山岭岗墩就像是一道天然的山岭“丁坝”, 直插在杭州湾的滩涂海面。所以,杭州湾潮起潮落,遭遇到众多山岭丁坝的阻拦,其流速与流向亦发生了变化,泥沙的沉降要快于东西两边。当观海卫至营房山一带已经淤涨成陆开始耕种时,师桥塘下淹浦和桥头毛家枫林却还是潮涨潮落的海涂一片。

    因此,在观海卫的东西两边,当年海岸线的位置不是一条东西走向线,而是两条呈南北状的走向线。

    慈北洋浦的地势高于五里,五里高于师桥。所有,漾塘双河堰修筑之前及堰塘破败之时,慈北姚北经常因水争斗。而姚北的来水经下快船江从西往东流过来,慈北的塘角钳就是直达的出海口。长期的水流冲刷,塘角钳一带的出口就自然形成出海港湾。

    笔者分析:隋唐时期,港湾出海口在“老塘角斗”位置,所以该地留有“旧塘下”地名。宋元时期,随着泥沙淤积,港湾出海口又向东260米移到了“新塘角斗”的位置,形成了一处船舶进出停泊的自然港湾。明洪武二十年,建筑观海卫城的同时,信国公汤和与师桥沈允明利用自然形成的港湾,将大古塘在塘角钳拐了个将近180度的大弯。不过百余年后,到了明朝中期,由于泥涂淤积,塘角钳外的小团浦航道逐渐淤塞。根据明嘉靖《观海卫志》分析,此时沈师桥一带的出海口已经改到了塘下新浦(现高背浦)和掌起的古窑浦。所以嘉靖年间抗倭时期,有水军驻扎在古窑港。

    分析观海卫一带卫星地图的河道走向很有意思,虽然水网密布、纵横交错,但是人工疏浚修筑的特征非常明显。历史上的三北河道命名很有特点,与海岸线垂直通杭州湾大海的叫浦,如洋浦、翁家浦、淹浦、高背浦、淞浦等;与海岸线大致平行的则称江或塘河,如油车江、蒋家江、大塘河等,而观海卫东西两边的河塘就叫油车江、蒋家江。

    在东西走向的下快船江南北两侧,排列着韩王大江、蒋家江、南港江、黄狼江、油车江等河道。并且,从蒋家江开始,河道与下快船江的交叉口都呈现向东的喇叭口港湾状。这样的喇叭口直线状的河道塘路,不能不使人怀疑:今观海卫地区历史上东边的海岸线就是从西往东逐渐推进的,从秦汉到宋元时期,先民们利用自然的海岸线,在不同朝代修筑疏浚了多条的散塘河道。

    研究观海卫一带的海岸线变化,对了解宁波海上陶瓷之路的起源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慈溪上林湖是中国主要的青瓷发源地,从汉晋、隋唐到宋元,越窑持续烧制了1000余年。在上林湖、古上岙湖、白洋湖、杜湖等周边,遍布着几百处的窑场窑址。越窑青瓷同丝绸织品一样成为浙江地区输出的主要商品,大量青瓷远销朝鲜、日本及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宁波成为海上陶瓷丝绸之路的启航地。那么,上林湖、杜白湖的大量越窑青瓷是如何运往宁波港口的?笔者曾经撰文分析,越窑青瓷如果人挑肩扛翻越五磊拷栳山,过三七市或丈亭下姚江,是绝不可能的;从东横河,经多道堰坝,再到姚江直达宁波三江口,也容易在过堰坝时造成青瓷的破碎;而越窑青瓷经过东横河、上快船江转入洋浦,从观海卫浪港山(卫山)的东山头大门湾或者师桥的塘角钳海口出海,可直达宁波三江口,再转载大船出海,这也是越窑青瓷的最佳运输路线。

    综上所述,虽然宋元之前,慈溪历史志料相关记载极其欠缺,但塘角钳、塘角斗、旧塘下等传统地名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的思考余地。

    投稿E-mail:ljz@cnnb.com.cn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