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警方服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3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骑行共享单车 您需要知道这些

沈欣 绘

    共享单车作为新生事物,从诞生之日起因其高度创新的使用模式、简单方便的使用体验、物美价廉的服务质量,解决了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受到了市场的欢迎,然而,共享单车也存在着部分单车质量不过关、用户使用不规范等安全隐患,甚至出现了针对共享单车账户余额的诈骗情况。今天,就让我们来关注共享单车的安全问题。

    部分共享单车存质量隐患

    部分共享单车存在质量问题,如刹车失灵、链条损坏、车胎爆胎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得到及时修缮而容易导致使用者出现意外。此外,部分单车存在把手被人为扭曲的情况,其中轻微扭曲的会滞缓刹车的制动,而严重扭曲的共享单车的手把刹车从表面上看并无异样,实际上内部的零件制动已经受到影响,用户在骑行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事故,危及人身安全。

    今年3月,福州一女子骑着共享单车正常通过远洋路前横路口时,由于单车前刹失灵,避让不及,与一辆在机动车道上直行而来的电动车迎面相撞,造成该女子受伤。

    警方提醒:上路前,骑行者必须检查车辆状况,特别要检查刹车能否及时制动、车把手是否灵活、轮胎是否完好等,避免使用刹车制动不灵、脚踏板脱落等问题单车。

    共享单车用户骑行不规范

    今年3月26日,上海一名11岁的男孩在骑共享单车时,不慎与一辆大客车发生碰撞并被卷入车底,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有些家长用自己的手机开锁,给未满12岁的孩子骑行单车。今年4月1日,天津一小区内,一名9岁的男孩在其母亲用手机打开车锁后,骑共享单车时不慎发生意外,导致单车手柄插入脖颈。男孩被救出后送往医院救治,所幸没有生命危险。

    另外,自行车骑车带人屡禁不止。而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家长用共享单车带孩子的现象比比皆是,有将孩子放在前置车筐内的,也有让孩子站立在单车横梁上的,更有甚者让孩子站在后车轮上,着实让人看得心惊胆寒。

    警方提醒:骑行单车,必须年满12周岁,不得骑车带人;不能双手离把、撑伞骑车,更不得互相追逐、扶肩并行、突然猛拐、曲线竞驶;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准与机动车抢道,不准逆向行驶,不准“抢红灯”。

    私自改装单车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满足骑行需求,部分共享单车使用者甚至购置零部件加载在单车上,打造自己的“专属”单车。比如,近期网上热卖的共享单车便携座椅。这些便携座椅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从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不少网店的月销量高达上百单。

    不少店铺还以“共享单车绝配”“手拧快拆”“3秒整体拆卸”等字眼来吸引消费者购买,甚至在演示视频中直接使用共享单车来安装推广,可以说是为了共享单车“量身打造”。

    警方提醒:目前,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已经明确提示风险或者直接告知禁止改装,用户骑行时出现安全事故,共享单车企业对此不承担法律责任。因此,骑行者切勿私自改装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被骗子盯上

    骗子伪造共享单车二维码

    近日,江厦派出所接到群众反映称,自己在天一广场6号门附近扫码哈罗单车的时候,发现车子原来的二维码被贴死,旁边有个提示,显示的是请扫另外一个二维码。他扫了二维码以后,发现是一个美容美体的微商链接。他觉得很可疑,就向派出所反映情况

    众所周知,共享单车在使用前,需要使用手机扫描单车上的二维码。然而,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在原二维码的旁边贴上假的二维码或用伪造的二维码覆盖原二维码等方式引诱使用者进行支付,进而非法获利。

    警方提醒:使用手机扫描共享单车二维码时,可以先确认二维码是否是贴上去的。一般来说,贴上去的二维码都是假的。以ofo单车为例,它的二维码都是喷漆喷上去的,而摩拜单车的二维码都是用钉子钉上去的。如果是用胶质纸或者是其他方式后期粘贴的话,就肯定不是单车公司的二维码。如果用户不小心扫描了假冒二维码,千万不要进行转账或点击相关不明链接,以防手机中毒,从而造成财物损失。

    “假”客服诈骗共享单车账户余额

    共享单车的使用,需要先注册成为单车用户,再先缴纳一笔用车押金,还要预存车费。而近期,公安机关发现,有人盯上了共享单车的账户余额。

    6月20日中午,家住海曙高桥镇宋家漕的马小姐来到派出所报案称其被骗了。原来,马小姐想着近期使用某品牌单车比较少,就想把单车押金和余额都退了。而她发现,该品牌共享单车的押金可以很快退还,而余额退款却无法直接在该品牌单车的APP内退还。

    马小姐上网查询到了一个自称是共享单车的官方客服电话。对方要求她打开支付宝付款页面,将页面上的18位付款号码告知对方。马小姐没有多想,就将该号码告诉了对方,先后被骗了近2000元钱。

    无独有偶。7月5日,鄞州首南派出所接到事主周先生报案,他在首南街道工地租房内想开通“摩拜单车”,就通过手机下载了一个摩拜单车的APP软件,并充了100元钱。之后,他发现自己不会用那个软件,就在百度上搜索摩拜单车的客服电话。对方客服让周先生先加他微信,之后又给了他一个二维码,称是退钱验证码。周先生按照他的说法输入支付密码后,结果被骗9989元。

    警方提醒:目前,市场上的共享单车中有不少品牌单车的APP和官网都不支持余额退款,需要客服协助,因涉及人工操作,所以速度较慢。市民朋友们要认准真正的官方客服电话,切勿被假客服蒙骗。此外,支付宝、微信等付钱页面中的18位付款号码,与付款页面的二维码一样,是用于某一时刻向他人付款的。一旦被他人获知,即可完成支付宝余额或其绑定银行卡的支付功能。因此,谨记切莫将18位付款号码告诉陌生人。

    另外,市民朋友要通过正规应用商店下载共享单车APP,正规二维码扫描后一般会进入使用模式,不会跳转至付款页面。一旦扫码后弹出付款界面,用户需要提高警惕。此外,目前大部分共享单车只能通过官方APP支付,扫码用车时,一定要通过官方APP扫描,不要使用其他扫码工具。

    ■相关新闻

    公共自行车半路就被偷了,怎么办?

    7月25日晚上,月湖派出所接到市民杨先生报警,称其停放在迎凤街镇明路路口的一辆公共自行车被偷了,车子就停放在路口人行道上。当时因为天热,杨先生到旁边的便利店买了一瓶饮料,来回不超过5分钟,所以没有特地上锁,没想到一转身车子就不见了。

    无独有偶。7月19日上午11点,王女士将公共自行车停放在长春路和中山西路交叉口的农业银行门口,当时她离开去银行存钱离开了15分钟,回去就发现车子不见了。她联系公共自行车管理处,他们说至今车子未还,最终她向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支付了370元的车辆赔偿费。

    据统计,从今年4月份开始,月湖派出所已接到18起公共自行车被偷的报案。警方通过调取监控发现,这些案件的共同点就是,报案人基本上都是将车停放在人行道上或店铺门口,认为离开时间短,大致在5至10分钟左右,为了方便就近办事而没有特地归还到还车点,车子也没有上锁,而这一漏洞就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趁机利用,顺手牵羊将车骑走了。

    因为公共自行车的特殊性,即使偷了也没有销赃的可能和必要,大部分人基本上都是贪便宜将车子骑到自己家楼道停着,装上一把自家的锁,就成了“私有财产”可供自己随时使用,其实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侵犯(注:侵占行为是民事侵权行为,警方无权处罚)。

    月湖派出所就曾接到一名热心市民的举报,称在梅园小区某个楼道内有人将公共自行车据为己有。社区民警立刻前往调查,该单元一业主承认自己是半个月前从三支街路口“捡”到的,他当时发现车子没有上锁,附近也没人,就骑回家了,放了好几天也不知道怎么处理。面对这种情形,警方也非常无奈:“由于我们无法查证这名业主是否说谎,也没办法对其进行处理,民警也只能对其进行口头教育,将车子拿回维修点维修后再归还。”

    记者就此采访公共自行车服务发展咨询有限公司客服,他们称类似这种公共自行车失窃或者被破坏的事情时有发生,一般当事人发现车子失窃后应该第一时间拨打客服热线,先将被失窃情况说明,报案之后公司立刻会将其所刷的公交卡暂时冻结五日,卡内就不会再产生扣款费用。如五日后车子还未归还,那么根据《合同法》及服务条约,责任人需要赔偿车辆损失价值大约370元,因为毕竟车子是因为借用人一时疏忽没有及时归还到正规还车点被骑走的,需要当事人承担一定责任。

    警方也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发现有将公共自行车据为己有或者破坏的情况,可以及时联系当地公安机关进行处理,自己租用的公共自行车被偷后,第一时间拨打服务公司967277的客服热线将卡冻结,暂停扣费,防止损失增大。

    记者 张贻富  

    通讯员 包娇娇 任巧露 王姣芬 何丹丹 夏婧 陈瑜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