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建军九十周年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是一个兵

虞鸣非旧照

    ●核心提示

    “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1927年的8月1日,伴随着刺破长空的枪声,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之前5天,本报每天推出一篇对当年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宁波籍革命先辈的报道,回顾他们的英雄事迹,寻访他们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

    今天,八一建军节,我们又推出一组以“我是一个兵”为主题的报道。在90年的风雨中,部队这所“大学校”培养锻炼了无数优秀军人,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血汗,浇灌出共和国军人的荣誉之花。

    不管是谁,不管身在何方,只要当过兵,就一辈子是个兵!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现役、退役、转业的军人们,感受他们身上永远不变的军人本色。希望能够用更多打动人心的细节,唤起人们对英雄的向往与崇敬,激发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虞鸣非

    四明山第一个女武工队长

    英姿飒爽的双枪女将

    年龄:96岁

    关键词:能文能武有威信,双手使枪有名声

    今年已经96岁高龄的虞鸣非,又名鸣飞、洪菲,曾是四明山第一个女武工队长,是英姿飒爽的“双枪女将”。当年在四明山上,一曲《大岚山上显威名》的小调传唱在老百姓的口中,唱的就是虞鸣非的故事。

    抗战时加入新四军

    近日,记者采访了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王泰栋。86岁的王老告诉记者,如今虞鸣非老人长住在上海,身体健康,思路清晰,讲话滔滔不绝。在王老的娓娓叙述中,虞鸣非那段枪林弹雨的岁月和传奇的一生,如同老电影般慢慢回放。

    虞鸣非出生于慈溪观海卫古窑浦。她的父亲很勤劳,年轻时凭体力围滩造海,到中年时渐有家业,成了当地富户。鸣非长到六七岁,父亲将她送到私塾,后来又把她送到附近新式学堂插班读上了四年级。她成为古窑浦300多户人家中第一个进过学堂读过书的姑娘。

    1941年4月,日军入侵镇海、宁波城区、慈溪,国民党大军都退到了内地,浦东新四军在5月南渡杭州湾到了三北,6月18日在相公殿伏击日军一支36人的队伍,日军8死8伤。这场战斗震动了三北大地。当年7月,这支部队到了古窑浦,并成立了办事处,办事处的女干部徐伟平就住在鸣非的家里。在徐伟平的影响下,鸣非渐渐了解了新四军。1944年7月,她在东埠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入党后,组织调鸣非到洪魏永存小学教书,实质是开展地下工作。1945年,鸣非被派到当时的观城镇做民运工作,她多次召开群众大会,没有麦克风等扩音器,她就扯着嗓子慷慨激昂地讲打败日本鬼子的英勇故事,“现在日本鬼子走了,是我们人民的天下了,新四军来了,三北人民翻身当主人了……”她的话感染了群众,鼓舞了大家。

    大岚山上显威名

    抗战胜利后,新四军浙东纵队要北撤,虞鸣非是北撤人员之一,她因病到上海去隐蔽,从事地下党工作。根据组织安排,她担任夜校联络员,又到几个烟厂去隐蔽做工,学习包香烟,与工友们打成一片。

    1947年3月,组织上传来消息,要在四明山重新建立武装,发动群众,恢复游击根据地。虞鸣非和徐英组织近十位青年工人和学生分两路回到浙东。鸣非改名洪菲,到四明山梁弄开展工作,任左溪乡支部书记。当时洪菲还组织了“复仇队”,任副指导员,不久就把这支队伍送到主力也就是三五支队去。

    1948年,组织把洪菲调到大岚区当区委副书记兼区长,还兼着武工队长。洪菲当时二十七八岁,身材高大,腰插木壳枪,带领武工队贴标语、散传单,破坏敌人军用电话线,袭击敌人哨所据点,吓得国民党反动派躲进柿林据点和梁弄镇里,大岚山上一些反动乡保长有的躲进据点,有的甚至跑到上虞、余姚城里。洪菲乘机派出一批“红脚杆”当乡保长,掌握了基层政权。

    老百姓一传十、十传百,都说大岚山有一个三五支队女武工队长,这个武工队长抗战时就是新四军,能文能武,双手使枪,百步穿杨。有人编成了小调传唱:“洪菲原是新四军,能文能武有威信,双手使枪有名声,大岚山上显威名。”

    至今情系四明山

    新中国成立后,虞鸣非调到上海工厂工作,历任党支部书记、党委副书记等职。1983年离休,任街道离休支部书记、上海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副会长。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虞鸣非一直没有忘记四明山这块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红色土地,多次为四明山的发展出谋划策。2015年,她还将节省下来的5万元爱心款专程送到余姚大岚镇,用于扶贫助困、爱心助学等项目。记者 李臻

    杨培忠

    经历战火硝烟

    驻防艰苦海岛

    年龄:77岁

    关键词:驻扎海岛、援越抗美

    一枚枚军功章,记录着枪林弹雨和战火硝烟;一张张老照片,见证了一名海防军人守卫祖国万里海防、筑牢海上钢铁防线的信念和决心。

    “我人生中最宝贵、最年轻、最能干的岁月,都是在部队度过的,人生有这样一段经历,我感到很骄傲!”昨日,回想近30年的军旅生活,老战士杨培忠颇为自豪地说。

    驻扎海岛二十多年 牢筑海上钢铁防线

    1959年12月,19岁的杨培忠从老家淳安入伍,被分配到舟山的海岛驻防。

    此后的近30年军旅生涯中,他除了参加援越抗美、3次军事院校学习,其他时间都是在艰苦的海岛上度过的。“我从基层战士开始,直到1988年从副师级领导转业,基本都在海岛上。”杨培忠说。

    上世纪60年代,海岛条件异常艰苦,筑公路、建营房、挖坑道……杨培忠和战士们一起肩挑背扛,用双手建设着驻地。由于山高坡陡,种菜很难,战士们经常吃不上蔬菜。而海岛上最大的困难,还是缺淡水,战士们只好一水多用,淘米水用来洗菜,洗脸水攒起来洗衣服。虽然生活环境恶劣,但战士们无论严寒酷暑,训练从不停歇,大家一年又一年护卫着海防线。

    杨培忠的妻子在部队医院工作,驻扎在另一座海岛。岛屿间交通不便,夫妻俩工作又都很忙,常年两地分居。杨培忠满怀愧疚地说:“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年轻时太粗心了,在爱人怀孕、生孩子时,我都不知道请人帮忙照顾。两个孩子都是很小就送到宁波外婆家,直到读中学才回到我身边。”

    “今天和你一起吃晚饭,明天可能上友谊山”

    杨培忠曾多次荣获军功章,其中有一枚尤其珍贵——那是他参加援越抗美战争留下的纪念。

    “平时我们解决的是苦和累问题,战争解决的是生与死问题。”1967年12月,杨培忠接到上级命令,到高炮某师集结并开拔越南前线,参加援越抗美战争,当天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句话。

    27岁的杨培忠当时任指导员,所在连队驻扎在越南的小山坡上。他回忆当时的情景:“四周都是芦苇荡,我们就用芦苇搭棚子,挖了猫耳洞。不时有敌机轰炸,大家24小时待命,哪怕睡觉也是穿着解放鞋的,一有情况就上炮战斗。”

    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当年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仍常常浮现在他脑海中。杨培忠告诉记者:“当时,战士们随时随地都有生命危险,在战斗中身边也有战友英勇牺牲。我们当时有一句话,叫‘今天和你一起吃晚饭,明天可能上友谊山’,友谊山就是埋葬烈士的地方。战争是很残酷的,大家都做好了思想准备。”

    杨培忠所在的连队和美军直接对战了三十多次,全部获胜,美军节节败退。1969年3月,杨培忠所在部队凯旋,当战士们走过广西友谊关回到国内时,都情不自禁地大声欢呼。

    军人气质,深深烙在他身上

    军人气质,已经深深烙在杨培忠身上。“这么多年,学习革命道理,树立了为祖国奉献的远大理想。而且军人有高度的组织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海岛的艰苦环境也让我学会吃苦,锻炼了意志。”

    1988年杨培忠转业,他把部队好的政治工作经验带到了地方,任宁波市工商局副局长期间,结合工商行政队伍特点,调查研究,认真抓了工商行政管理所(局)规范化建设,全系统队伍建设有了很大提高,得到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认可。1998年,他被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省工商系统“经济卫士”。

    记者 李臻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