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03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水承诺不必热衷“官样游泳”

    司马童

    8月2日,就河南永城市市长李中华在老城区“污水河”中游泳一事,永城市委宣传部回应称,照片拍摄于8月1日上午,目的是检验水质,系正常工作照,并非摆拍。李中华曾在一年前与市民约定,对老城区一条污水河进行治理,并将赴河内游泳。如今一年期限已满,李中华与多名相关负责人下河游泳,此举系“赴约”检验水质。

    8月2日《新京报》

    一年前臭气熏天、蚊蝇肆虐,一年后水清河晏、景色宜人。应该说,河南永城市市长敢应一年前的承诺,如约来到当初的臭水河游泳一番、体验水质,就算有作秀之嫌,也值得叫好。毕竟,提到治水治污的决心和魄力,网络上曾经常出现“请官员来游泳”的呼声与建议。那么,市长敢游泳当可视作交给市民的一张治水成绩单。

    验证治水成效,无妨由市长游泳来“以身试水”,却未必是“包试包灵”的永久上策。事实上,这次河南永城市市长“下河游泳”图片在微博传开后,随之激起的作秀质疑不少。这便提醒了一些官员,扑下身子为民办成了好事和实事,在如何交账、怎样宣传这些细节问题上,也要因时而动,切莫老调重弹。打个比方说,“官员下河”在某个时段很有说服力,而一旦泛了滥了,则有可能沦为群众眼中的“官样游泳”。

    治水承诺不必热衷“官样游泳”,这除了宣传政绩的“新鲜感”要求,当然还需对其他方面作周全考虑。以河南的这次“市长敢游泳”为例,有网友就鸡蛋里挑起了骨头:微博里称,市长和其他人是上午去游泳的,那算不算占用了“工作时间”?再有,河道是变清了,但能不能作为游泳场所,好像图片里也未明确说明;要是市民看到之后,也纷纷去游,安全保障做好了么?显然,倘若官员们只是“为游泳而游泳”,别的一概不管,就容易招致吐槽和质疑了。

    既然在局部地区和一定范围,“市长敢游泳”式的验证水质已经不是那么招人乐见,是否还有“更新换代”的其他妙招?办法当然有。依我之见,“市民能钓鱼”便是一个无声胜有声的可取之策。近几年来,浙江省大力开展“五水共治”的环境整治行动,不少地方的水生态得到了极大改善。在此基础上,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在很多治理后的河流,放养了鱼苗,且允许人们垂钓。如此时常可见的“悠闲垂钓图”,岂不比偶尔一次的“市长敢游泳”,更能说明水质水情的常态转好?

    并不是说,官员“以身试水”就一定是作秀之举;而是讲,当市民对“官样游泳”的好感逐渐散失,最好能与时俱进地推出新招。比如,让鲜活鱼虾来“代言”辛勤付出的治水努力,展示生态环境的日益改观,怎么说都称得上和谐自然、相得益彰。

    更何况,“市民能钓鱼”的综合要求,肯定比“市长敢游泳”还要来得高。市长游泳或许可“强撑”,但鱼儿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却绝不会“说假话”。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