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0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激活”盲文站牌还远远不够

    汪昌莲

    近日,有网友称北京多处公交站出现盲文路牌,方便盲人出行。7月31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些盲文站牌2015年已经设立,但使用的盲人较少,普及推广遇冷,同时还有部分路牌被共享单车包围无法靠近。1日,西城区住建委方面表示,最近将在广安门内街道附近继续进行无障碍街道升级改造的准备,目前已在筹备当中。

    8月2日《新京报》

    关爱残疾人,关注弱势群体,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作为和正常人一样享有平等出行权利的残疾人,他们的出行条件理应得到保障和改善。然而,北京设置的盲文公交站牌遇冷,有些还被单车包围,显然违背了发展无障碍交通的初衷,损害了残疾人的利益。

    城市设置盲文公交站牌,也是优待残疾人的一种方式。如果使用的盲人较少,等于针对残疾人的这种优待措施形同虚设,无障碍交通成摆设,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值得肯定的是,相关部门已准备整改,并将对无障碍街道进行升级改造。

    然而,优待残疾人,不能止于“激活”盲文公交站牌。无障碍交通设施建设内容挺多,除了硬件方面的建设,交通无障碍还包括“软环境”的无障碍,即信息无障碍和服务无障碍,具体为导盲信号、语音提示系统等建设,提高司乘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也是交通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范畴。更重要的是,无障碍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仅限于交通,还应在公共建筑、居民小区和住宅等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稳步推进。

    因此,盲文公交站牌遇冷,倒逼无障碍建设升温。残疾人享有和健康人一样平等的权利,无障碍设施是他们能够实现这一权益的必要方式。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是残疾人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残疾人的愿望。社会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方便,这是非常具体的举措,也是让残疾人非常欣慰、非常欣喜的一件事情。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无障碍交通发展,是整个社会的事,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人口的数量会进一步增加,他们也需要无障碍设施。可以说,无障碍设施不单是便利了残疾人,它让所有市民都从中获益。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