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送别老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民眼中的蔡康国

重阳节蔡康国给高龄老人发红包。

    “以后到哪里去找 这么好的村主任呢?”

    查奶奶今年已经78岁,提起蔡康国的猝然离世,她连连说着可惜,“他比我还要小六七岁呢,就这么走了,太不该了。”

    虽然是外村嫁进来的媳妇,但查奶奶说,“我们一家和他家都太熟了,不仅仅是几十年住在一个村,我还给他打过工呢。”

    在当东雅村村委会主任之前,村民们都知道,蔡康国的工厂办得很好,生意做得很大。当年,查奶奶就给他的厂里做过小工,贴补一份家用。

    “当年日子过得没这么好啊,钱不好挣的。”查奶奶回忆说,在蔡老板的厂里做工,从来就没有拖欠钱的事。有一次,她主动找到了他,“老板,你的厂里还要不要人?”

    “什么事?”蔡康国问她。查奶奶这才说起,她的老伴没有活干,总在村里打麻将,她寻思着能不能帮他找个事。没想到,蔡康国很快答应了,“来吧,我当然要优先照顾村里自己人了。”

    “他对我们客客气气,我们对他勤勤恳恳。”查奶奶说,得知蔡老板要来村里当村委会主任后,她很高兴,“我非常拥护啊,知道他有能力,有胆量。”

    查奶奶还记得,已经成为村委会主任的蔡康国跟她说,“村里房子要改造了,先从你们这批比较老的房子开始怎么样啊?”查奶奶喜不自禁,“我第一个举手支持!”

    用查奶奶的话说,自己家的房子又破又旧,修也不划算,但不修,外面下雨,里头淹水。后来住上了新房子,又敞亮又漂亮,全家人不知道有多高兴。

    “蔡主任很能干,他当过老板的,有钱,但他有钱不是自己留着用,都用来支持村里建设了,我们都感激她。”查奶奶说,也就十来年,村里大变样了,“附近的村里赶不上我们的,我们的厂房多,租金多,分红也多。”

    蔡康国的病逝,让查奶奶着实难过了许久。“我们都晓得他很拼,每次散步从村委会大楼经过,都看到他的办公室灯亮着。”查奶奶说,村里人都知道他心跳速度慢,但以为他身体还是很好的,没想到这么快就出了事。

    “以后,到哪里找这么好的村主任和好领导呢?”查奶奶说。

    记者 马涛

    他是坚信“村民的事无小事”的“阿哥”

    68岁的郭定元算得上是蔡康国的同辈人。在他的心目中,这个比他大三岁的“阿哥”,真的就像自家大哥一样。

    大约十年前,郭定元的母亲去世,出殡时想要租一辆大客车,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结果,“最后找到‘阿哥’,一个电话搞定,这个大忙,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不仅是在紧要关头,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蔡康国这个“阿哥”也是事事挂在心上。

    差不多是在去年下半年,郭定元家的抽油烟机突然起火。由于抢救及时,所幸只有抽油烟机被烧毁,没有酿成大祸。

    过了好些日子,郭定元在村里碰到蔡康国,对方还特地叮嘱他:“千万要小心!”

    看上去简简单单一句叮嘱,对一个人生活的郭定元来说,感受到的是被人牵挂的暖心。

    蔡康国这个“阿哥”,最让郭定元钦佩的,是“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建了9万平方米的厂房,吸引了数十家企业入驻,村里有了稳定的租金来源,我们也有了分红。”说起这件事,郭定元的语气中是藏不住的满足。

    从500元到1000元、1500元、2000元、4000元……一直到去年,分红12000元。

    这些钱,可能在很多人看来,算不得什么大钱,但对于郭定元来说,“我没念过什么书,也已经过了找工作的年纪,这些钱多少能够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郭定元也听说,当初为了盖厂房,蔡康国把自家的房子抵押给银行。

    “我们虽然都是东雅村人,但早年属于不同的生产队,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多,但我们都知道这个人,因为他做事有魄力,天不怕地不怕。”

    他是为村民安居不怕惹麻烦的“伯伯”

    在东雅村,可能很少有村民管蔡康国叫“村主任”,郭定元管他叫“阿哥”,38岁的周浩亚则管他叫“伯伯”。

    “在我的印象中,他一点架子也没有,待人笑眯眯,客客气气的。”

    周浩亚是嫁到东雅村的媳妇。

    她还记得刚嫁过来时,婆婆家住的还是自己建的房子,年代久远,每次遇到像台风、大雨这样的灾害性天气,心里总是惴惴不安。

    “就算是躲在家里,听着外面呼啸而过的风声,总感觉房子不牢靠。”

    “碰到下大雨,积水是家常便饭,深的没过小腿肚,即便是浅的,也要到脚踝的位置。”

    是蔡康国改变了周浩亚一家人的生活境遇。

    2009年8月8日,东雅新村建设打下第一根桩。和一些地方的旧村改造建新房不同,东雅村的旧村改造,是“自己拆,自己建”。从拆到建,蔡康国无疑是给自己“惹了个大麻烦”。

    “听说为了建房,伯伯把自己的产业、房子都抵押出去了,实在是冒了很大的风险。”对于蔡康国的勇气,周浩亚说:“服!”

    如今,8年过去了,周浩亚仍记得婆婆搬进新房时的那股高兴劲儿,连连说:“以后遇到台风大雨,再也不用怕了。”

    他是穿着破袜挑起全村重担的“大家长”

    50岁的郭善华也不管蔡康国叫“村主任”,“说实话,他的样子看起来真的不像个村干部。”

    尤其是刚到村里头几年,蔡康国经常是骑着一辆自行车,拎着一个破旧的包就来上班了,“有时我看他连穿的袜子都是破了洞的。”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里用来出租的厂房是新的;村民们住的东雅新村是新的;村里的文化礼堂是新的;东雅河的河道景观是新的;就连村委会对面的警务室也是新的……

    “他真的把东雅村当成了自己家,而他就是那个要一肩挑起所有责任的大家长。”郭善华说。

    有件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村子附近有根已经不再使用,而且已经断掉的电线杆,蔡康国路过时看到有收废品的人在拾掇,立马打电话到村里:“这电线杆是怎么回事?”

    自从蔡康国2005年上任以来,东雅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必然遇到不少牵扯利益的“磕磕绊绊”,实在讲不通道理的时候,他也会扯着嗓门跟人拍桌子。

    郭善华就看到过几回,“可事后,只要对方叫几声‘伯伯’‘叔叔’,他从不计较,顶多说一句‘小鬼,我做事情肯定是为你们好的’。”

    虽然是个“大家长”,可在碰到重要事情时,“他总是会召集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开会,尊重大家的意见。”郭善华说。

    记者 石承承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