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人文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世基:

愿为越剧生

    人物名片:

    孙世基,1937年出生于宁海西店。从1981年开始在全国的报刊上发表戏曲研究、戏曲评论等文章,曾任宁波市剧协越剧研究会秘书长、副会长等职,不仅是宁波戏剧的关注者、见证者,同时也是戏剧史料的收集者、记录者。著有《甬江论戏三十年》《中国越剧戏目考》等。1993年6月创办《宁波越剧》报,担任主编,至今已经连续出版290期。

    初见孙世基老先生,你会觉得不虚此行——他就是你心目中的那个“越剧活字典”。

    拜访孙世基的时候正值下午两点半,40度的高温炙烤着宁波,老人在冷气不是很足的办公室迎接我们。虽然已经81岁高龄,但是说起宁波越剧的发展,孙世基如数家珍,声音洪亮,思维清晰。他直言自己“每天工作很忙,事情根本做不完,全年无休”。

    记者  陈晓旻

    实习生 胡心宁/文  周建平/摄

    从小立志成为越剧史研究者

    孙世基的越剧启蒙很早。他的母亲和两位姐姐都是极喜爱越剧的,经常在家中哼唱。他越听越觉得曲调清越,唱词惊艳,便喜欢上了越剧。年幼时时常到镇海听戏。

    1947年,母亲带着刚过10周岁的他到宁波天然舞台看《国破山河在》。那是他第一次看有布景的越剧:台上的王宫富丽堂皇,御花园中花卉树木栩栩如生,而演员的唱腔更是比镇海的精妙,整整赶了40里路也是值得的。

    随着年龄见长,孙世基愈发痴迷于越剧。1937年出生的他赶上了抗战,待宁波沦为战场,他又随家人四处逃难,后奔赴上海。在上海期间,他与尹派创始人尹桂芳的弟子尹瑞芳为邻,孙世基的母亲还帮着尹瑞芳带过她的儿子,因此两家人关系非常好。

    当时姐姐们已经出嫁,他和母亲也有了很多在上海看戏的机会。徐玉兰、尹桂芳、戚雅仙、袁旭芬等名演员的戏他都看过。

    正是这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孙世基年幼时就立志成为一个越剧史研究者。他12岁便知200余本剧本,可是他的追梦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因为祖辈父辈在满清朝廷为官, 1960年他虽然考上了心爱的中国戏剧学院文学系,无奈因为家庭出身而被拒。

    但是,早早辍学成为一个普通工人的孙世基,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白天干活,晚上挤出时间自学,还订阅了《戏剧报》《上海戏曲》等戏曲方面的杂志。

    投身越剧事业与众名家交好

    1982年,宁波市文化局要搞一本《宁波戏曲志》,负责人将任务派给了求之不得的孙世基。他在编辑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去图书馆、档案馆查阅所有报纸上的戏曲广告。因为文化大革命,许多珍贵的文章剧照都被毁了,残存的报纸资料满足不了孙世基,他便想到了拜访越剧名家,向他们问个明白。

    他先认识了宁波的越剧名家、天然舞台的台柱子毛佩卿老师。彼时毛佩卿已59岁,身体不好,已经不再上台演出了。但毛老师非常平易近人、热情好客,因着志趣相投,热情地接待了孙世基。尤其当她看到孙世基把自己在天然舞台演的戏一部部整理出来,她激动地说:“你不说,我自己都忘了!”

    孙世基为了把毛佩卿演过的所有戏都整理出来,基本每周去拜访毛佩卿,并把她的回忆认认真真地记下来,包括剧目的内容和毛老师记得的唱词。

    之后,又借着给《越剧在宁波》《宁波日报》副刊写稿的机会,孙世基通过毛老师的介绍认识了申报的退休记者汤笔花。同样身为越剧迷,汤笔花与孙世基相见恨晚,大力支持他的工作。汤笔花认识许多在上海的越剧名演员,把她们的住址、电话全都摘录下来提供给孙世基,为他的工作提供了许多方便。

    在汤老前辈的介绍下,孙世基认识了屠杏花、王杏花、竺素娥、魏素云等越剧名家,以及和宁波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徐玉兰前辈。徐玉兰也曾在天然舞台演出,演出戏本多达208部。当时剧团演出的大多没有正式剧本,唱词都是自己编的,看到什么就唱什么。所以孙世基只能采取问到多少记录多少的方式,以此和徐玉兰等前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创办越剧研究分会

    与孙世基交好的汤笔花老先生比其年长近40岁,他的梦想是办一份《越剧报》。因为自己年事已高,他便把理想寄托在孙世基的身上。孙世基深知一人办报的艰难,便想办法创立了越剧研究分会,请时任宁波文联副主席的赵士旺老师担任会长,自己则任秘书长。1993年4月12日,经市民政局批准,这个越剧研究分会红红火火地创办起来,发展至今已有千余名会员,遍布全国各省市。

    至于办报的任务,就全落在了孙世基的身上。从1993年6月开始,一年12期,至今已经出刊290期,他一个人义务编写了24年。办报的钱全部来自会费,他只从中拿极少的稿费。这种几乎没有经济回报的工作,有时也会被家人抱怨,但是孙世基凭着一腔热血坚持着。

    说到接班人,他苦笑道:“哪有人愿意干这种活,吃力不讨好。我做这个不图名利,就是因为喜欢越剧。”

    孙世基的家庭条件一般,五十几平方米的房子挤着住了祖孙三代人,根本没有合适的写作环境。2012年,宁波戏剧家协会分给了他一个办公室,让他得以继续自己的工作。房子到期后,领导体谅他年纪大行动不便,便在他家附近的宁波市图书馆给他捣鼓了一个办公室。小小三角形的办公室除一张办公桌、几个凳子之外,只有一个放满了书的书柜,虽显局促,但孙世基很满足。他几乎每天风雨无阻地过来写作,这样没有工资的“上班”他已经坚持了多年。

    得益于从小接触越剧,孙世基的越剧鉴赏水平极高,而与名演员的交流也让他的能力更上一层楼。他从尹瑞芳口中了解到,在上海演出的戏和在宁波的不同。孙世基曾为此特地去拜访编剧莊志问个究竟,莊志说,上海的剧团多小生,所以小生的戏份唱词多,而宁波的剧团多花旦,自然编剧就不同了。“宁波正是缺少像这样内行的编剧。现在的小百花越剧团缺少自己的保留剧目,不仅如此,一些老剧作家写的剧本保留下来的也很少。这种文化缺失是很难弥补的。”

    坚持出书描绘甬越剧脉络

    为了记录宁波的越剧发展脉络,填补文化空缺,孙世基选择了出书。

    从前的越剧老艺术家演戏都工程量巨大,越剧戏目数量庞大。然而因为口口相传和战乱等原因,保留下来的资料很少。为此孙世基先生专门走访了各位名家,用最原始的口耳相传的方式,完成了30多万字的《中国越剧戏目考》,收录越剧戏目1714出,折子戏266出,每一条剧目都有详细的故事情节介绍,是孙世基老人大半生心血的结晶。

    此外,他还完成了30万字的《甬江论戏三十年》,内容分论戏篇和传记篇两大部分,共176篇文章,是孙世基30年来发表在全国报刊上的“论戏”精选。

    如今,他的新作《我爱越剧》也即将出版。这是孙世基在《宁波越剧报》上连载17年的文章合集,多达34万字,包含了他为著名越剧名演员、编、导、美、音专家立的传记,叙述偏故事性和传奇性。它的面世得到了宁波出版社和广大越剧爱好者的大力支持。

    孙世基说,一百多万字的《中国越剧大戏考》正在完成中, “我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是为越剧而生的”。他的字漂亮刚挺,正如他的脊背,老而不弯,正是有他这位“越剧活字典”,我们才得以窥探宁波越剧文化历史的始末细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