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爱红) “司马懿的成功不仅在于他找对了老板,还在于他能忍耐并会抓住时机。”昨天,旅美华人、著名作家张朝炬携“正说司马家”系列丛书,在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进行了一场读书分享会。他生动地讲解了三国时期司马家族的故事,被现场听众赞为“小易中天”。 50岁的张朝炬是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博士、美国《商业评论》撰稿人,曾是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今年5月,他的著作“正说司马家”三部曲《老子司马懿》《儿子司马昭》和《孙子司马炎》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横跨金融和历史文学两个领域的张朝炬在昨天的开场白中说他外公是宁波人,在海外听到宁波话就感到很亲切,这一下子拉近了他和听众的距离。 三国故事家喻户晓,故事里英雄豪杰不少,张朝炬为什么把目光聚焦于司马家族?他说,三国归晋,笑到最后的不是曹操,而是司马家族。他读三国是为了总结成功之道,他花了两年多时间研读了各种史料,找到了他心目中的成功人士并进行了解读。 张朝炬发现司马家族的成功归功于司马懿不急于求成,且能够忍耐和审时度势,他建议年轻人不要急于成名成家,要扎扎实实地学好本领,选择好时机行动。 张朝炬说,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学业有成的司马懿当时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自主创业,要么找个好老板跟着干,做了自我评估后,他决定找个好老板。当时有两个大老板——袁绍和曹操,经过各种考虑后,29岁的司马懿选择了跟曹操。司马懿在曹操手下做了几年小官后,曹操看出了司马懿的不凡,但也对他加强了提防,以至于临终前还叮嘱儿子不能给司马懿军权。司马懿一直忍耐,经过多年的潜伏后,司马懿把握时机,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子孙们也沿用司马懿的策略,最终司马家族笑到了最后。 讲座结束后,有个小学生问张朝炬:“我这个年龄的小孩子学历史会有什么帮助?”张朝炬说:“学了历史后,你能发现很多事情历史上都发生过,你碰到了这样的事情后就不会感到陌生和害怕,会知道怎么处理好一些。另外,在旅行中,你到一个地方,不学历史只能看到风景好不好,学了历史可以知道这个地方发生过什么事情,这个事情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你的人生就丰富了。” 现场听众的提问五花八门,有人问为什么学金融的张朝炬会关注历史,有人问楼市会不会崩盘,还有人问西北哪一个城市可能会发展成像北京和上海那样的大都市,张朝炬都一一发表了个人看法。有听众称赞张朝炬“有易中天的风格”,是“小易中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