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人文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锦文:

风雨飘摇里的一树芳华

人物名片:
王锦文,1965年出生于宁波。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表演奖,两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第八、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多次荣获浙江省戏剧节表演一等奖。现任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主任,为甬剧界领军人物、甬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她是甬剧名家、“梅花奖”得主王锦文。

    接受采访的时候,她刚刚从杀青的电影《典妻》中走出来,一身白底青色的棉麻旗袍,清丽婉约,素净淡雅。

    她是柔弱温婉的,也是坚定执着的。回想37年的甬剧生涯,有太多辛酸与欣慰,说到动情处,美丽的大眼睛瞬间涌起一层雾气。

    是啊,新时期的甬剧风雨飘摇,它的每一次华丽转身,都有她温婉而坚定的身影。

    记者  陈也喆/文 应佩佩/摄

    A

    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

    事情好像是从38年前那张招生简章开始的。

    1979年冬天,一张“甬剧艺训班招生简章”贴在宁波五中(现效实中学)门口。正在读高一的王锦文,被同学拽着:“你陪我去考吧。”那时的王锦文,刚从杭州转学过来,还不知道甬剧是什么。她的父母都是大学生,在杭州地质队工作,常年奔走各地。他们希望成绩优异的女儿能考上大学,找一份安稳的工作。

    那时她寄住在外公家里。那天,上千人报名竞争18个名额。那场面令她惊叹。那是文艺刚解禁的年代,艺训班的招考,让许多涌动着艺术梦的少男少女看到了希望。

    一个主考官看了一眼正在出神的王锦文说:“你怎么不报名?唱一首歌给我听听。”毫无准备的王锦文,唱了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曲:“亚洲的健儿聚北京,洁白的羽毛寄深情……”

    王锦文凭着这首信手拈来的歌,一直唱到了决赛。富有戏剧性的是,她的同学落榜了,她却被录取了。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她傻了眼,不知道该怎样跟家人说。她战战兢兢把消息告诉外公,外公是个甬剧迷,可是去上艺训班,意味着要放弃考大学,事关重大,他做不了主。

    父母闻讯赶来,开了一场家庭会议。她的父亲是河北人,坚决反对女儿唱甬剧。

    招考的老师实在觉得她是块唱甬剧的璞玉,上门说服家人,才把她的家人说动。

    凭着对表演朦胧的憧憬与向往,她坚定地对父母说:“给我一个星期试一下,不会影响功课的。”

    这一试,就是一辈子。

    B

    甬剧第一代艺人的栽培

    她后来常常回想,在她踏入艺训班的那一刻开始,似乎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牵引着她,让她的生命与甬剧紧紧地连在一起。

    初到艺训班,年龄最大的她被任命为班长。教他们的是甬剧第一代艺人——“甬剧皇后”徐凤仙、“凤凰音”范素琴,还有金玉兰、徐秋霞等。

    她明白自己年纪比同学大,压腿拉筋难度也更大,只能付出更多。每天凌晨,她提前一个小时就到练功场,晚上也是最后一个走。

    这个好强坚韧的小姑娘,很快在班上脱颖而出。艺训班派她一个人去上海,在徐凤仙的家里学戏。她在那里学了近20天,把徐凤仙设计的《杨淑英告状》的100多句唱腔熟记于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登台出演《杨淑英告状》,参加全省戏曲“小百花”会演,她就捧回了艺术生涯的第一个奖:小百花奖。那是1982年,她17岁。

    1984年,王锦文正式成为市甬剧团的演员,她暗下决心,一定要站在舞台中央当女主角。然而,进剧团五年了,她仍然只能跑龙套,当幕后伴唱。她想到了转行,但很快,这种念头被压抑下来。她开始等待机会,刻苦自学,坐在排练场里,仔细揣摩每一个老师的戏。

    1989年,王锦文在甬剧《爱情十字架》中担任幕后独唱。她的独唱,泣声如咽、声情并茂,感动了观众,也感动了那年戏剧节的评委。评委会专门为她设立了“幕后演唱奖”,这是前所未有的。

    有个评委还特意去幕后,看看这个唱得如此动情的女孩究竟长什么样。“不仅唱得好,形象也好,这么漂亮的小姑娘可以到前台演出啊。”

    这件事引起了甬剧团的注意,他们发现,原来她就是那个每天安静地坐在底下看戏的小姑娘。

    1991年,王锦文终于盼来了演主角的那天。她在《阿寿哥》里扮演一个在中国留学的日本女孩,与她演对手戏的是前辈卓胜祖。

    她特别珍视这个机会,用心苦练。在当年的全省现代戏汇演中,获得了青年演员一等奖。之后,她在《邻舍隔壁》里扮演盲女孩,摘得了上海第七届戏剧“白玉兰”配角奖。

    她终于迎来了演艺事业的春天。

    然而,甬剧却开始像寒风一样冷落萧条。上世纪90年代,甬剧从城市剧院退守到乡间露天舞台。当年走进艺训班的18位学员,大都选择了转行。

    2000年,她担起甬剧团团长的重任。角色的转换,也把她推到了甬剧改革的最前沿。

    甬剧低迷,她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她不甘心甬剧从此一蹶不振,她没有放弃,依旧努力着。2001年,一个里程碑式的机遇悄悄降临了。她邀请著名剧作家罗怀臻改编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罗怀臻请来了国内戏剧界最顶尖的班子,创排了甬剧《典妻》。在甬剧最低谷的时候,这部戏被赋予了拯救一个剧种的责任,每一个甬剧人都为之付出了全部心血。

    为了使这个角色能在舞台上更丰满,她穿上很高的戏曲鞋,在倾斜的舞台上苦练。那段日子,她的趾甲缝里都是淤血。演出那天,她的大脚趾盖脱落下来,鲜血直流。可是在舞台上,她忘掉了一切伤痛,细腻真挚地演绎了“妻”。

    这部戏,几乎囊括了国内所有的戏剧大奖,王锦文也因此获得梅花奖、文华表演奖,走上了事业巅峰。

    在她的带领下,甬剧第一次迈出国门。甬剧像一朵冻僵残败的小花,在她温暖的怀里渐渐苏醒绚烂。

    C

    梦想成真

    2008年,在她的努力下,甬剧这一地方剧种,被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6月,王锦文担任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主任。短短的一年时间,她带领团队举办了不少甬剧传承活动,还创排了两部甬剧大戏。滩簧大戏《呆大烧香》是挖掘整理改编传统剧目资源的典范,上个月刚落幕的新创甬剧《甬港往事》,走的是探索剧种创新发展的路子。

    王锦文刚刚从甬剧《甬港往事》中谢幕,便马不停蹄地一头扎进电影《典妻》的拍摄准备中。在电影《典妻》的开机仪式上,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我很激动,也很幸运,因为这是甬剧史上的第一部电影,是所有甬剧人的梦想,如今终于梦想成真。”

    7月11日,《典妻》在酷暑中开拍。她每天凌晨4点10分起床,4点半开始化妆,一直拍摄到晚上9点半。

    《典妻》里“妻”这个人物是20多岁的少妇,为了更好地演绎这个角色,使脸部轮廓更接近戏里的人物,她每天要吊发16个小时。

    那种疼痛难以言说,四天以后,她的头皮便红肿疼痛,只能通过另一种方法提拉脸部轮廓:把肤色相近的纱布,用酒精胶粘到脸部,几天下来,皮肤过敏起泡,只好再次吊发。

    将近40度的高温下,她穿着长袖衣服,奔跑在山路上,汗水很快浸湿了整个后背。为了不中暑,她每天出门前,都要吞服大量的人丹。

    “我根本顾不上去想这样对身体有什么伤害,我只有一个想法,我不能倒下,不能耽误整个剧组,一定要把电影拍出来。”

    “那些教过我的第一代甬剧老艺人都走了,可我总感觉他们好像在天上看着我。他们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期待。”她仿佛还是多年前那个懵懂的小女孩,为了得到老师的一句赞赏,使出浑身解数努力着。

    她不知道自己还将带领甬剧走多远,甬剧也不知道这个外表弱质纤纤的女子,究竟会再给她怎样的奇迹。她只是一直走着,不知疲倦地走着,循着心里汹涌澎湃的江河,一步步走向彼岸。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