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冯东在自己的面包房里制作西点。 记者 崔引 摄 |
变身 “阿东爸爸”开了面包房 娜娜在这里找到新工作 “娜娜,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了,你可以去听一首歌,或是弹弹琴。我要和记者阿姨安静地聊一会儿,好吗?”娜娜是一个21岁、个子高高的女生,她有一定程度的智力障碍。作为面包房的工作人员,娜娜见到记者一行三位“顾客”走进小店,显得很是兴奋,高声唱起歌来。冯东轻声地提示她,目光一直温柔地注视着娜娜,捕捉她的回应。 面包房现在一共有6人:两位老板、两位面点师、两位特殊孩子。与娜娜的外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直默默忙碌着的梦梦,长相乖巧的她是一名刚刚20岁的聋哑青年。因为之前有过烘焙专业培训,梦梦很多时候是制作饼干糕点的主力,能有效地帮助到面点师。 娜娜之前在另一家面包房工作,但在今年初,它关门了。几个月的时间里,娜娜赋闲在家,天天问妈妈:我喜欢出去工作,什么时候才能再去上班呀? 这件事给了冯东很大的冲击。想到今年9月就要入读达敏学校的女儿睿睿,还有更多和她一样的特殊孩子,将来去哪里就业,难道社会就这样对他们关上一扇又一扇的窗?冯东忍不住心痛和焦虑。 “特殊孩子的就业场所,不是那么好寻的。”冯东说,他们一般节奏较慢,有的行为甚至可能对工作空间里的其他成员形成打扰,必须在场地设计和管理细节方面多下功夫。如今,冯东的面包房,让娜娜和梦梦又找到了她们喜欢并且力所能及的岗位。 在娜娜入职后的一个月里,冯东认真地观察着她,能做什么,做得怎么样。一个月后,他为娜娜拟定了一份工作日记,根据工作流程,每完成一项,娜娜自我检查后就可以划上一个勾。 四页A4纸上,写得满满当当:穿围裙、戴帽子、给妈妈打电话说到店里了、把红色遮阳棚打开、给盆景喷水、用电水壶烧水、用红色抹布擦桌椅门框、中午休息不看视频、弹一首曲子……冯东告诉记者,里面记录的每一项,他都亲力亲为先去做过,就怕娜娜完成起来会太难。 中午时分,娜娜拿出她的绘画本,给《秘密花园》细心地涂色。抬起头,她微笑着说,自己很喜欢在这里工作,大家对她都很好,又指了指在一旁和面的冯东,“冯老师,是阿东爸爸。” 经营 不打公益牌,不消费爱心 希望特殊孩子能有更多“去处” 冯东是宁波公益圈的知名人士、多年义工,一直积极参与自闭症孩子及其家庭的各种康复、培训、讲座活动。在卸下公务员身份之后,如今的他成为星宝自闭症家庭支援中心的秘书长,走上了专职公益道路。 没开面包房前,冯东只是一个纯粹的星宝家长。“我和很多特殊孩子的家长一样,都觉得自己孩子有就业意愿,也有就业能力,社会为什么不帮助他们就业?”但变身面包房小老板,各种经营压力袭来,冯东需要想的是,如何在照顾特殊孩子和面包房赢利之间找到平衡。 “至少,我得保证面包房能长长久久地经营下去,让孩子们不仅能找到发挥他们社会价值的地方,更能有一个人生的社交平台。”冯东说,他希望拿自己的后半生去尝试探索,为宁波的特殊孩子创建一个适合他们生活、工作、学习、劳作的空间,打通他们探向社会的更多窗口。 因为在居民小区边,星宝中心谈下来的租金不算贵。店堂装修走起了明快的“工厂风”,墙壁刷刷白,看起来竟也整洁大气。给大门刷油漆,冯东亲自上阵,至今大拇指上仍留有白色印痕。整个装修两三万元就搞定,算是相对节俭。 在成本控制之外,冯东也有着大多数经营者的自尊和自信。他并不希望面包房的营销过多强调公益,也不愿去消费市民的爱心,不会去跟顾客说,这是残疾孩子生产的饼干。“肯定是要以产品本身的味道好不好、性价比高不高来做参考的,单单要人家为了产品背后的故事来买单,是不能长久的。” 小小面包房的出现,也引发了周边商家的特别关注。对面嗨跳蹦床运动公园的老板主动过来说:嘿,冯哥,欢迎你们的孩子来我这里玩哦!隔壁杂货店的老板娘总会热情地送来当天刚采摘的蔬菜水果:自家种的,街坊邻居随便吃吃…… 越来越多的商家、店铺、企业在走近冯东,走近宁波的一个个特殊儿童家庭。在冯东的理想国里,这些超市、饭店、影剧院、培训场馆、养老场所,不仅会对特殊孩子释放善意,更能做他们的安全社交平台。 “孩子们的需求其实不多,他们的生活空间不应该再缩小了,我们应力所能及为他们构建更多更多的去处。”冯东说的“去处”,不一定必须是就业场所,也可以只是一个能接纳特殊孩子们玩玩、闹闹、走动走动的地方。 “这里的面包房,应该只是开始,我们还会向更多领域尝试。”冯东的目光很坚定。面对这个42岁选择自摔“金饭碗”的星宝爸爸,任何人都能感受到,他是真要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了。 记者手记:一个星宝父亲的自救 从公务员转为面包房经营者,冯东率性而为的背后,是一个星宝家庭为了孩子的抗争和自救。 采访中,冯东说,大多数星宝家长对孩子未来的规划都是很黯淡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儿睿睿没有未来,也不想跟他女儿情况相似的其他特殊孩子一生都黯淡无光。 这几年,自闭症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自闭症人群需要支持,但更需要自救。正如我们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如果一个人群无心自救,外界的救助力量将无法持续发生作用。 冯东的自救,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无私的爱,更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后的开阔。这样的父爱,平凡又伟大,质朴又感人。 记者无意间发现,停在面包房对面的一辆“僵尸车”,竟被冯东领着孩子们重新刷上了白色和绿色的油漆,在被遗弃多年之后穿上了新衣。这些常人看了侧目的行为,冯东却说得很淡然:“每个生命,都应该被重视,都可以活得更有意思一些”。记者 滕华 实习生 姚青云 通讯员 毛一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