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2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获救者刘福华:

王波的父母就是我父母,我会替他尽孝的

亲友深情怀念:王波是一个孝顺、懂事、热心、仗义的人

王波热爱运动

    宁波工程学院大三学生王波,在江西修水老家勇救溺水同学,不幸献出22岁的年轻生命。本报昨日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反响。王波的事迹,迅速传遍甬赣两地,无数人为之落泪惋惜,无数的慰问电话打进本报新闻热线,短信、留言密集飞来。

    父亲王秋生

    约好26日他来镇上接我回家,没想到……

    王波出生在江西九江市修水县上奉镇山背村。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父母常常外出打工,王波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

    2006年,王波家里相继发生了两件大事:弟弟王昊出生了,奶奶则去世了。父母带着小儿子远赴福建厦门打工,家里只留下年迈的爷爷。爷爷严重驼背,腿脚不灵便,照顾爷爷的重任就落在了王波肩上。“他很懂事,有情义,从不让我操心。”父亲王秋生说。

    2014年,王波考上了宁波工程学院中美合作国际会计专业,因为每年费用需要5万多元,他一度想放弃,再重读一年。在父亲的坚持下,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这个专业。在校期间,王波常常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勤工俭学,他说希望通过兼职、打工给家里减轻负担、补贴家用,同时锻炼自己的沟通、人际交往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础。今年暑假开始后,王波就在宁波天一广场某商场做接待工作,直到本月初辞工回家,照顾做手术的妈妈。

    王波出事那天,正是王秋生从厦门回来的那天。昨日,王秋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声音沙哑,语速低缓。他说:“8月中旬,我爱人回老家做了个妇科手术,我因为打工脱不开身,就让王波照顾妈妈。我们约好了,我26日下午5点回家,他到镇子上接我。”26日下午4点45分,王秋生快到的时候,给王波发了微信,没回,打了3个电话,也没接。他赶紧给爱人打电话问,爱人说王波和同学在上奉镇旁边的河里游泳。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时他已和儿子天人永隔。

    镇子很小,打听到王波游泳的地方后,王秋生坐了一辆摩的去河边寻找,看到很多人正从河边陡坡往上拉人。“我当时根本没想到是王波,我知道他水性还不错。可是一走到跟前就傻眼了,他整个人硬邦邦的,没有一点活的迹象。”

    悲痛至极的王秋生,趴在王波身旁,不住哀求急救医生尽最大的努力抢救儿子,然而,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依然没能把王波从死神手里拉回来。

    获救者刘福华

    以后我就是王波的替身,他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

    王浪是王波的堂弟,也是他的老同学之一,当时也在河里游泳。他说,他们9人一起长大,从小经常在河里游泳,“以前河道平缓,水也不深,不知道挖过沙后河底下有很多深坑。”

    “王波的水性很好的,当天他救的同伴不只一个,而是3个,体力耗尽才溺水的。”王浪说,当时滑入深水区的有3名同学,王波和他协作救人。在救起两名轻度呛水的同学后,王波又奋力去救更远处的刘福华,“救了两个人后,他的体力有点透支,所以第一次救刘福华没有成功。他靠在河边的石头上喘了几口气又一次潜入水中,我过去帮他,第二次就把人救上来了。”

    根据另一名在场目击者张伟的描述,在成功救出刘福华后,王波、王浪都出现了溺水征兆,当他们把救生圈扔下去时,王波把救生圈推给了王浪。就在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救王浪的时候,王波没入了水中。

    “王波身高大概1米76,人沉到河底了。他沉下去的地方是个弯道,水深两米多,水流湍急。我们在河里插了一根竹竿,几个人靠竹竿借力才把他拉出来。”参与救人的山背村书记李应金说。

    获救者刘福华回想起这一幕时,仍难掩悲痛。昨日,他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正在王波家里,为救命恩人送上最后一程。

    刘福华和王波从小一起长大,是无话不谈的亲密朋友。“我的命是他的命换来的。他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我会替他尽孝的,我就是他的替身。我爸妈说,你可以不照顾我们,但你必须照顾好王波的爸爸妈妈。”刘福华说,从此往后,他逢年过节都会以儿子的名义看望王波的爸爸妈妈,“等我大学毕业有经济能力了,我会在物质上照顾好他们。”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