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云诊室。 记者 刘波 摄 |
一年为宁波患者节省就诊时间约6000万小时!全国首创的宁波云医院自2015年投入使用以来,有效缓解了市民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如今,宁波云医院实现了云检验、云病理、云影像、云护理、云药房、云医疗等八大体系,能提供从网上购药、预约挂号、线上会诊、线上预约护士上门服务等多项功能。 我的获得感 家门口看名医,真方便 鄞州区明楼街道社区居民 周永来(云诊室患者) 上周五下午,鄞州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云诊室里,家住王家新村的周永来,早早等在大屏幕前。 周永来今年73岁,是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励艳艳医生的家庭医生签约患者。周先生有高血压,平时每周都来励医生这里报到。1年前,周先生不慎摔倒,导致左腿膝关节处髌骨骨折,在医院做了手术。20多天前,周先生去医院拆掉了膝盖里的钢板,但手术后他总感觉腿有点麻木,平时不敢多走路,腿也不敢用力。 “励医生说她不是骨科医生,但可以帮我约一个骨科专家在线上会诊,我想这当然是好事。”周永来说,他是第一次通过云医院请专家会诊,觉得很新奇。 下午4点,励医生和周先生一起坐在大屏幕前,云诊室正式开诊。打开设备,只见投影仪上出现了宁波市第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校佰平的身影。就像普通的就诊流程一样,先是由励医生向专家讲述患者的病情,随后专家阅读了周先生手术前后的X光片,还通过镜头让周先生跟着指令活动他的左腿,弯曲伸展,了解他腿部的活动情况。 最后,校佰平让周先生不必担心,他的腿部麻木症状只是手术后暂时的影响,只要注意加强膝关节功能锻炼,做好保养就没问题。10分钟左右,整个会诊结束。解决了心中的疑惑,周先生感觉轻松很多。 “很满意!和现场看病一样。我之前就是担心腿没长好,也不敢用力,现在听专家这么一说,我放心多了。”周永来说,如果是他自己去第六医院挂专家号,花时间多跑路不说,还不一定能及时挂到想看的专家号。现在直接网上约了专家会诊,还学到了康复锻炼的方法,他可以回家认真做。 励艳艳医生告诉记者,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云诊室每周一到周五每天开诊,每周包括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个站点都有至少7-8位患者在这里请专家线上会诊。通过云诊室预约的都是宁波各大医院相关领域的专家,既可以线上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社区医生来说也是一个好的学习机会。 通过云医院的其他功能,励医生还可以随时监测签约的重点慢性病患者的血压状况,线上为复诊病人提供咨询服务等,服务起来更方便。 一组数据 一年节省就诊时间约6000万小时 2014年9月11日,宁波在全国率先提出云医院建设。目前,宁波云医院已实现了“足不出户看云医、不出社区看名医、医生网上做随访、公共卫生云路径、我的健康我管理”等五大功能。据粗略测算,一年里,医疗信息化能为宁波患者节省就诊时间约6000万小时。 今年6月13日,“宁波云医院”项目获得全球信息化领域的最高级别奖项——“2017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奖”e-health(电子卫生)类别大奖,成为中国唯一获该类别殊荣的项目。 截至目前,宁波云医院签约的云医生已有2893名,涉及32个专科,云医院平台注册患者6.8万余人,在线咨询近6万条,在线诊疗和药品配送5.7万余人次。 有了云医院,通过远程会诊畅通了双向转诊。截至目前,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已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中心44家,基层云诊室316家。通过云诊室,患者可以在家庭医生的帮助支持下,不出社区就可以和宁波乃至省内外的名医进行远程会诊。截至目前,全市共实现远程会诊3614人次,协同门诊3523人次,双向转诊9143人次。 通过远程健康监测还促进了急慢病分治,推进分级诊疗,做到慢性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截至去年12月底,该项目受益人群达13500人次,血压监测近12万余条。 目前,宁波云医院已为80万居民建立了健康评估模型,出具年度个人健康评估报告,还为家庭医生签约用户建立智能慢病高风险预测服务。 部门之言 让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惠及广大市民 宁波市卫计委主任 张南芬 近三年来,宁波市卫生计生委坚持“政府主导、区域化布局、O2O服务、统筹管理”的原则,大胆试点、稳步推进云医院建设,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便捷连续的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构建,逐步摸索出一条将医疗服务由院内向院外、向家庭和居民身边延伸,由疾病诊治向疾病预防、病后康复和健康促进延伸的路子,可以让老百姓“足不出户看云医、不出社区看名医”,进行远距健康照护和自我健康管理。 2017年8月宁波市卫生计生委制定出台了《宁波云医院平台运行管理办法(暂行)》,致力于将宁波云医院平台打造成全市统一的互联网健康医疗第三方服务平台,为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有序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和协同医疗服务提供综合保障和支撑,通过政策、机制和运营模式的创新,推动我市互联网+医疗健康可持续发展,惠及广大市民。 记者 孙美星 通讯员 陈琼 范聪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