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爱心城市 暖心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传承、管理创新、制度保障

三颗“钻石”擦亮爱心城市“底色”

    近年来,宁波这座爱心城市甚至出现了“慈善爆棚”“好人井喷”的现象。这5年来,搜索宁波的爱心大事件,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登上这个舞台,不时温暖、惊艳着这座城。

    个人大额捐款越来越热,隐捐成风;普通市民万里助学,众筹建校,爱心接力;平凡快递哥,在突发事件中挺身而出,用手臂托举生命;最美四姑娘,以地为席,现场开展医疗急救……

    一大批好人被市民所熟知,最美志愿者朱治平、最美女兽医陈淑芳、最美电工钱海军、援疆教师姚仁汉、念恩大娘徐兰芳、爱心妈妈胡朝霞、舍己救人大学生王波……他们用自己的责任、刻苦、善良、敬业与执着,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浇灌出一朵朵动人心魄的“花朵”。

    宁波,为何以“爱心”著称?这座城市的大爱有何历史渊源,又以何绵延推进?

    寻访宁波“爱心地标”

    一处因捐赠保住的私家藏书楼

    天一阁是全国乃至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阁之一。因为它藏的皆为书,而不是钱,长年守护它的范氏家族散尽千金。又因家族留有严苛祖训,房不能卖,书不能动。

    1933年,台风重创天一阁,历史悠久的天一阁可谓“屋漏又逢连夜雨”。范氏族人根本无力修缮,宁波热心人士纷纷解囊,就为留住宁波这座享誉数百年的文化符号。

    一次建筑上的修缮,标注了延续至今的捐赠之风。

    一座因“爱心众筹”重建的古桥

    宁波人都知灵桥出自德国工艺,却不晓,这座古桥乃宁波人“爱心众筹”所建。灵桥,最早修于唐代,后几经改造,也几易其名。

    上世纪30年代,灵桥因“一群人”而涅磐重生。这群人在上海发展,却讲着一口石骨铁硬宁波话。他们中不知哪一位在经过“老江桥”时,觉得桥已步入“风烛残年”,必须重新建造。他们当下做了重要决定,筹资70万银元,不要家乡人出一分钱。消息一出,惊动了一座城。宁波本地人踊跃捐款,为造桥慷慨解囊。

    一座古桥的重建,开创了“爱心众筹”初始模式。

    一个因“天使投资”拆建的开放公园

    1927年,孙中山先生逝世两周年。为祭奠孙中山先生,有人提议,宁波也应该建造一座中山公园以纪念,这个想法得到了甬城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同。

    乐善好施的“宁波帮”承包了公园的筹建事务。1927年6月,专门召开中山公园建设筹备大会,选出了以严康懋为首的筹备委员会。

    严康懋虽为富商巨贾,却一向节俭、乐善好施,在社会各界都很有很大的影响力。在他的发动下,社会各界纷纷响应,筹集造园经费20万元。原本的官衙花园,拆建成了市民熟知的公共花园。

    一个公园的建设,诠释了“宁波帮”与儒商大爱的渊源。

    一所集“诸家冠名”的全国百强高校

    1985年,世界船王包玉刚率先捐资创办宁波大学,邓小平同志更是为学校题写校名。至宁波大学举办三十年校庆时,包玉刚等60余位海外宁波籍爱国人士已先后捐赠了6亿多元用于宁波大学的建设。如今的宁波大学校园内耸立着40多幢由海外宁波籍人士名字命名的建筑,并设立有20多项由海外宁波籍爱国人士捐资设立的奖学金。得益于此,宁波大学综合实力在短短30年里就进入全国高校的百强行列,为国家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一所大学的捐建,见证了宁波人共有的社会公益意识。

    如果非要描述地标共性,那便是“爱心城市”。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