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好老师,从教36年,他的道德修为、学识涵养,影响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在他家里,珍藏着上千封学生来信。在他编著的《真诚的回报——我的人生经历》一书中,有100多位学生用风格迥异的文字,或长或短,描述了他们心目中敬爱的蔡老师。这些学生,有他正式执教过的,有他业余帮助指点的。有的已年届古稀,有的风华正茂,还有些是稚气未脱的小朋友。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开了一扇扇心灵之窗。 赵淑萍 家风濡染的教风 蔡氏大家庭在宁波很有名。因为12个兄弟姐妹个个出类拔萃,有著名地热专家、红学家、高级工程师,还有名师、校长等。他们的父亲蔡竹屏(笔名疾风),是一位满腹学识、历经坎坷的爱国人士,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战年代在四明山上抗日救亡。曾经遭受过不公正待遇,最后还以公道清白,被推选为宁波市政协委员。 蔡竹屏曾与教育事业结缘十六年,先后在杭州、宁波、余姚、上海等地任教或办学。抗战最艰苦的日子里,他任余姚县长,一直把县立战时初中和简易师范的学生带在身边,在余姚沦陷的前两天,他把两校学生送上了大岚山,并集会宣讲。“为存中国官吏的正气,我必守土到最后一分钟。”掷地有声的誓言,为学生上了“最后一课”。 1955年,蔡国黄因为家庭原因没法去读大学。后来,去刚组建的市自学辅导夜校(青年中学的前身)任教。当时,他才17岁,他任教的学生与他同处一个年龄段。面对求知奋进的同龄人,他不敢丝毫懈怠。这时,父亲就是他强大的支撑。每个周末,他都在父亲的指导下反复读教材,找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选定讲课的切入点。父亲还帮他准备好拓展课文思想内涵的小故事,他编写成详细教案后,再由父亲指点、修改。最后,他手持讲稿对着穿衣镜作讲课练习,直到自己满意才放心。 人生中有6年,他在师范学校任教。那些年,每逢暑假他总要去在杭大任教的二哥蔡义江处住上十天半月。他请教有关古典文学教学问题,在二哥的指导下备课、写教案。 1985年,他调入宁波师范学院,成为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的一员。他认真钻研,虚心请教同事。他经常跑书店购买书籍和资料,与许多书店的掌柜和营业员结为了好友。在他那狭小的“容膝斋”里,他争分夺秒地学习,严谨细致地备课,并写下一篇篇学术论文。 他上的课,不仅信息量大,而且用各种小故事把课堂气氛调节得轻松愉悦。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师院上大课时,位置不固定。每逢他上课,不少学生为了抢占一个好位子早早来教室。甚至有学生把等待上课的心情形容为“像等待恋人一般充实与甜蜜”。 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他是这样身体力行的。有时,学生的一个小问题,他都会查阅很多资料,再进行解答。蔡氏兄妹中,有好几位都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也许,源于父亲的言传身教,也许,因为相互间的影响和激励。 一张启迪人生的《家庭简报》 几乎每届学生,都与蔡国黄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有的几十年保持亲密的联系。甚至,学生还带了孩子来看他,孩子又受到他的启蒙。 1959年秋,青年中学从市区搬迁到鄞东宝幢。蔡国黄担任103班的班主任。他第一次接触农村学生。一次次家访,他对农村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对贫苦的农民子弟充满同情和怜悯。他还记得,冬日,一个星期日上午,他从学校步行十几里,再翻过一座小山,来到一王姓同学家,劝说他父母让孩子继续来校读书,并告诉他学校已同意免去学费。王的父亲把家里唯一的生蛋鸡杀了,他咽不下饭,匆匆地吃了几口,留下了足够的钱和粮票,怀着沉重的心情,告别了一直送他到山岙路边的淳朴乡亲。 饥荒年代,粮食定量有限,但他还是拿出一部分去接济班里缺衣少粮的学生。两年下来,没有油水的肠子被糠屑和草茎搓磨得像一层薄纸,在早春的一个夜里,肠子豁裂,大量草屑和糠糊进入腹腔,引起急性腹膜炎,动了手术,过了将近二十小时,他才苏醒过来。 1990年他办《家庭简报》,到市政府北大院科技情报所下设的打印室打印。打印员沈金妮一下子被透着浓重生活气息又洋溢着家庭亲情的文字深深吸引了。她感到了工作的意义:每一次打印,就是一次学习。《简报》就像一份教材,拓展了她的知识面,也让她从一篇篇优美清新、生动活泼的文字中学到了不少写作技巧,更感受到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这份《家庭简报》曾经名噪一时,《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大媒体都有报道。这个有80多位成员的大家庭的亲情、才情以及凝聚力和精神动力令人感动、催人奋发。 车棚过道里的“文学讲座” 退休后,他自办的“蔡家私塾”也很有名,就在一幢住宅楼的车棚过道里。那里,能放下黑板、讲台、20张单人课桌。四盏日光灯,映衬着刷得雪白的墙更加明亮。小区里的二十几个中学生,甚至有个别家长也来听蔡国黄讲唐宋诗词名篇及先秦诸子的寓言和哲学思想。课桌、粉笔、电费、资料复印费,都是蔡国黄和同一社区某单位一位老总张灵龙出资的。退休后的蔡国黄,仍用上课五倍的时间备课,给孩子们义务上课。 这个文学讲座先后进行了四年多,尽管备课和讲课都很累,但蔡国黄感到由衷的快乐。如今,当年听讲座、让他改过作文的孩子都长成高中生、大学生,有的已出国深造。他们假期来看望他,总会说起那几年学的东西对他们成长的帮助。他们中不少人爱上了文学和哲学,养成了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如今,年届耄耋的他还牵头民革绿叶学习组的同志编写《唐诗漫谈》和《宋诗纵横》,这些资料面向中小学生和广大的诗词爱好者。不仅是民革党员,高校教师王艳平、诗人蔡峥峥等也参与进来。做这些大家都是无偿的,只是因为蔡老师的感召力。他之所以如此热心地做这些事,就是想把期待社会进步的热情和关注民生疾苦的爱心,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灌输给青少年一代。 “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身边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最后,蔡国黄引用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兰修女的一句话。 人物名片: 蔡国黄,1937年生,甬上学者,从事唐宋诗词研究。原浙江省人大代表、宁波市政协副秘书长、宁波市民革常务副主委。从教36年,曾任教于宁波青年中学、宁波十中、宁波师范学校、宁波师范学院。著有《李清照》《东坡咏物》《东坡论艺》《东坡谈艺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