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喜迎十九大/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公交总公司36路驾驶员陈霞娜:

坐她的车仿佛和熟人约会

    今年42岁的陈霞娜是宁波市公交总公司36路驾驶员,19岁就进了公交公司,党龄10年。她有一句名言:十米车厢是又一个“家”。

    翻开陈霞娜的履历,“宁波市十佳服务标兵”“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可以排出一长串。但她常常警醒自己,因为当了驾驶员才有机会接触乘客,才能为大家服务。

    “黑娜”的车厢“五心”服务暖人心

    陈霞娜扎个马尾辫,脸黑黑的,大伙儿叫她“黑娜”。脸黑,多半还是被晒和被风刮。一两平方米的驾驶室里,一天会坐上几小时,一坐上,陈霞娜就找到了感觉。车里稳,车厢乐,是她想得最多的。就像一个家,要平安,也要快乐。所以陈霞娜每天要求自己的是,将车子开好开稳,还要照顾到车厢里的人的喜怒哀乐和寻常需求。

    清晨5点多,陈霞娜的车始发。从联丰新村开往国际会展中心的36路公交车,是2014年8月开辟的线路,穿越海曙、江北、鄞州和高新区。酷暑时,车厢的照顾专座上放置着一个个凉席坐垫,冬季则会换成棉坐垫,这是陈霞娜自掏腰包买的。驾驶室右边,放置着“便民箱”,里面的一次性雨衣、防暑药品、矿泉水等,需要的乘客可以自取。

    一路上,陈霞娜总会细心地记下一些高龄乘客和外地乘客的下车点,在到站前给予温馨提醒。遇上外地乘客有疑问,她会利用等待红绿灯的时间和到站的间隙,耐心答疑。

    公交车的拉手上,印着陈霞娜独创的“五心”服务法:对待老年乘客热情“细心”、对待儿童乘客爱护“关心”、对待特殊乘客照顾“爱心”、对待外来乘客真诚“耐心”、对待普通乘客和气“贴心”。如今,这一服务法已成为宁波全市公交行业共同遵循的理念。

    坐她的车有一种放松和笃定感

    坐上陈霞娜的车,仿佛是和熟人的一趟约会,有一种放松和笃定感。

    坐上陈霞娜的车,出现急转弯、大颠簸,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开车前,陈霞娜早就有准备,不出车时她常常会去“踩街”。拿个小本,记下车经过的地方,哪里转弯比较大,哪个路段有坑洼,她都烂熟于心。

    只要上了她的车,就等于进了她的家,来者就是客,她从不吝于自己的亲切感。一些外地乘客不熟悉城区,更不熟悉公交线路,经常因为误乘、漏乘耽误事。陈霞娜随身带着小本记下来,一有空闲时间,就沿着线路,一路看站牌,记走向,熟悉沿途的道路与单位。尤其是市区新开辟的公交线路,陈霞娜会第一时间记在小本上。但凡有外地乘客询问怎么走,她都是热情答疑。

    公交车客流量大,遇到怀孕或身体不便利的特殊乘客,陈霞娜总是格外留意,付出更多心思。当他们上车,陈霞娜会关照车上的乘客给他们让个座;当他们下车时,她必然把车停稳后再开门;遇到走路不方便的乘客,陈霞娜就主动上前扶一把。

    遇到急躁的乘客,陈霞娜用的一个绝招是换位思考。有一次,一位乘客刷卡太快了提示音拖着长音,这意味着卡没刷进,乘客却坚持已经刷了而且态度十分激动。陈霞娜再耐心解释都无济于事,于是一边轻声劝说,一边随手掏出自己在车上备了10多年的零钱便民包,替乘客补了两元钱。后来这名较真的乘客还真的去查了,发现自己果然没刷进卡后十分后悔。

    热心和爱心在10米车厢外延续

    陈霞娜的随身小本上,除了记公交线路,还记着一大批人的电话、地址。乘客中哪个大爷大妈有什么事情托她,她有记录;哪个站点有哪些孩子会上车,哪个老年人需要照应,她也有记录……本子记满了,她干脆开通了服务博客“娜一片阳光”。从2010年起,她就在服务博客上和乘客互动。她还制作了一批“五心”服务卡,卡片上公布了自己博客地址和QQ号,摆在车厢明显的位置,方便乘客和自己联系。

    10米车厢内,“五心”服务赢得乘客交口称赞;10米车厢外,陈霞娜的爱心在延续。孤寡老人朱庆法,原先是36路的一位老乘客,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没来乘车,陈霞娜很是牵挂。一番查找才得知,老人住进了敬老院。此后,陈霞娜经常和所在支部的党员一起前往敬老院看望老人,陪伴老人外出,亲切地称呼他为“外公”,直到老人安详离世。还有她结对的象山新桥的一个单亲家庭女孩,今年18岁了,刚好和自己儿子一般大,她当作亲女儿来疼爱……

    “公交司机陈霞娜,和蔼可亲又善良。安全驾驶三礼让,爱岗敬业人人夸。雨伞扇子针线盒,爱心装满便民箱……‘娜’片阳光照车厢,共产党员树形象。”这是80多岁的吴婴老阿姨送给陈霞娜的诗。吴阿姨常乘陈霞娜的车,非常了解陈霞娜,于是用朴实的话语,白描出了一位优秀基层共产党员的形象。

    “潜心钻研技能,用心服务各方乘客,她是我们公交系统优秀党员的代表。”这是陈霞娜10多年的同事、也是她入党介绍人之一的佘上峰对她的评价。宁波市公交总公司永昌公司政工干部吴燕云是看着陈霞娜成长的,她说平时“黑娜”都是大咧咧、乐呵呵的,面对什么荣誉都是微微一笑。而2007年4月17日在陈霞娜入党那一天,吴燕云看到了陈霞娜眼角闪动的泪花。后来陈霞娜告诉吴燕云:“像我这样一名普通的公交车驾驶员,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有出彩的机会,真的要感谢党,是党栽培了我,给了我成长的机会,我一定要用自己的真心来回报党和百姓。”

    党员的使命让她服务群众没有终点

    入党10年,陈霞娜的初心始终未变。作为36路公交车的班组长,陈霞娜是线路的“主心骨”。在她的“传帮带”下,班组里一群年轻驾驶员也像她一样践行“五心”服务,把10米车厢当作自己的家一样来打理。

    36路公交车线路总长17.5公里,单趟运行时间55分钟左右。“公交车线路再长,都有起点和终点,但是服务群众没有终点。”陈霞娜说。能光荣地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她也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现在只要不上晚班,每天晚上7点我会准时看《新闻联播》。”一有空,陈霞娜就抓紧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虚心向参加过党的十八大的基层党代表讨教,“我想尽可能多地收集一些社情民意,将基层的声音带到北京。”

    陈霞娜驾驶的公交车,车厢已变成“知党情、听民意”的流动窗口。曾两次当选省党代会代表的陈霞娜还成立了党代表工作室,平时一有空,她就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向党员群众调查了解社情民意。她积极帮助群众协调解决问题,遇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就上门拜访,了解详情后向上级党组织报告,由上级党组织帮助协调解决。目前,她已累计帮助协调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100余件,并积极为解决城市拥堵、群众出行难等问题建言献策。

    党的十九大就要召开了,陈霞娜比以前更忙了。“我将不忘党员本色和公交人的责任,立足自己的岗位,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陈霞娜说。

    记者 王元卓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