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秋静(右一)和赵艳萍(右二)在旧衣回收点值班。 |
“阿姨,你今天一共拿来18斤旧衣服,这里签个字噢!”“谢谢你啊,衣服都叠得这么整齐,洗得这么干净。”……和每个月的15日一样,江北大庆社区65岁的严秋静和55岁的赵艳萍前天又来到贝加边35号旁的旧衣回收点值班。这里是宁波市“衣循环”项目江北区唯一的接收点。 “通过‘衣循环’项目,旧衣服能有好归宿” “做志愿者,我们收获了很多细碎又温暖的感动。做有意义的事,心里也开心。”问起做志愿者的感受,严秋静笑着回答。“搭档”赵艳萍也说:“是啊,我们真没做多少事。可以说,每个来捐衣服的热心市民,都让我们感动。” 2015年5月,大庆社区“衣循环”项目正式启动,面向社会征集回收旧衣,经过洗涤、消毒、整理、分类,再定向捐赠给社会困难群体。接收点得由人值班,接收旧衣服、称重、登记、宣讲。一开始,社区动员志愿者们去值守,人员不固定。 “我们两个都是主动要求去的。” 赵艳萍说,退休后闲在家里没事情,就找到社区书记说想为社区做点事。做有意义的事,日子才过得有意义。严秋静本来就是社区的热心志愿者,也主动请缨加入。 社区书记张洁静说,自从两位阿姨固定值守这个站点后,很多周边的居民、企事业单位都源源不断地向“衣循环”捐赠衣物。众多志愿者、社工再一起分拣整理,后期统一由宁波市慈善总会对合格的衣服进行统一清洗、消毒、分类、包装,再捐赠给贫困地区。 “通过‘衣循环’项目,旧衣服能有好归宿。”严秋静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像过去“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衣服浪费真的挺大。很多还挺好的衣服,直接扔垃圾桶,看着让人心疼。而通过捐赠、循环,这些衣服能送到贫困地区帮助很多人。 “社区里老人特地织了新毛衣送来” “阿姨,这么一大袋衣服,你都洗好,叠得这么整齐,谢谢你啊。”“小姑娘,这里签个字。对,每个人送来的衣服,我们都要称重量,请捐赠人签字确认的。领到衣服的人,也会签字。这样,数字能对起来,项目才能做长久。”……和往常一样,前天两位阿姨又忙着招呼来捐赠衣服的市民,并称重、登记和整理。 “宁波市民素质很好,不会因为这个衣服不要了,就乱七八糟地拿来。” 赵艳萍说,相反,送来的衣服大多数成色蛮新,能够满足“八成新以上”的捐赠要求,绝大多数人都特地清洗了叠好送来。她打开一袋市民送来的衣服说:“你看,棉袄归棉袄,毛衣归毛衣,一件件叠得整整齐齐的,减少我们很多工作量。” 如果衣服是零散拿来的,志愿者们会先整理,一些不满足捐赠要求的衣服会当废品回收,所得的钱也用来做公益。 两位阿姨说起了很多“小却温暖”的故事。 “前阵子,一位70多岁的老人坐在轮椅上,让邻居送她来捐衣服。一共有两大袋,20多斤。老人说,接下去天气要凉了,送来的都是春秋季、冬天的外套,保暖效果好。衣服都特地整理好了,也很新。” “有次,社区里有位老人还拿了几件全新的毛衣来。我问她,这毛衣没穿过啊?她说,家里找到些新的毛线,放在那里也浪费,就打了几件孩子的毛衣,可以送给有需要的孩子。” “有个30岁左右的年轻姑娘,连着好几个月都送衣服来。她说自己爱买衣服,以前旧衣服都浪费了,现在送来这里放心。这次送来的棉袄、毛衣都很新。” “来捐衣服时,经常有大姐说,本来衣服纽扣掉了个,或者线缝破开了,送来前,特地把纽扣钉回去,线缝补好。” 动员亲朋好友捐衣服 两位阿姨不愿细谈自己的工作,反复强调“都是小事”。不过,社工们倒纷纷爆料。 一次,边上建筑工地的一个工人听说这里有旧衣回收点,找上门来,说一下子就降温了,自己没从老家带厚衣服过来,能不能要几件旧衣服穿?怎么办——回收点的衣物回收后得统一捐赠,直接给对方会不会不妥当?可这人又需要,如果直接拒绝,也会违背项目本意。赵艳萍想了个办法,让他过一个小时再来。原来,她下班后立即回家找了几件老伴的厚外套、长裤给这个工人,对方再三感谢。 后来,这个情况反馈到社区。社区决定,以后碰到类似情况,登记后可以直接先给衣服。社区还特地组织了捐赠活动,把衣服送给附近工地的农民工,30多个农民工挑选到了满意的衣服。 两位阿姨还做起了“衣循环”的宣传员,经常向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宣传。赵艳萍有个外甥女在杭州生活,女儿长得很快,衣服经常过一阵子就小了。赵艳萍特地叮嘱外甥女:“孩子小了的衣服你别扔,送宁波来,好转送给有需要的人。”前几天,外甥女从杭州送来了40多斤衣服,品相很好。前天,赵艳萍把这些衣服拿到了回收点。 赵艳萍经常住乡下,可每次到衣服回收的日子,都会特地让丈夫送她过来,丈夫也非常支持;严秋静要带孙子,但遇到工作需要,就把孙子送回他外婆家……两位阿姨说,会继续“站岗”,让更多旧衣服有好归宿,帮到更多人。 截至目前,大庆社区已收到爱心衣物3万多件,每个捐赠者都填写了捐赠记录表。 宁波市慈善总会“衣循环”项目负责人李静芝说,项目从2014年5月正式启动,目前已经累计发放衣物133.9吨。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陈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