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视听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片点击《蜘蛛侠:英雄归来》

    成长吧,少年  

    点击人:无  端

    “蜘蛛侠”算是美国漫威超级英雄队伍中最具平民气质的一个了。15岁的少年,因被蜘蛛咬了一口,通过变异,拥有了超能力,于是开始行侠仗义。但骨子里,彼得·帕克这位总被同学们嘲笑为“小屁孩”的大侠就是个孩子。他碎嘴,话痨,爱自拍,人来疯,虽有着热心肠,但总是一根筋,脑子难转弯。看来,要成长为“复仇者联盟”中的一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蜘蛛侠:英雄归来》(以下简称为《英雄归来》)在剧情上承接了2016年上映的《美国队长3》。在莱比锡机场的英雄大内战中,汤姆·赫兰德饰演的小蜘蛛侠已有过惊艳亮相,且牛刀小试。他不仅夺走了美国队长的盾牌,且身穿紧身红衣、手握蛛网发射器的英姿也得到了全球观众的好评。所以本片一开始,彼得难免有些自得。可他再怎么心潮澎湃,也得回归到高中生活里。和很多高中生一样,彼得偶尔逃课,被老师叫去训话;有暗恋但不敢表白的女孩,有无话不说的铁哥们,还不乏几个嫉妒挖苦你的同学。《英雄归来》里的校园“文戏”占了全片的一定篇幅。这在一部超级英雄电影里,这并非属于可有可无的片段,相反,这些看似零碎的情节对人物性格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诠释清楚了彼得的日常,才能显出“蜘蛛侠”的真实可爱、有血有肉。

    比如影片开始时,观众会看到胡乱摇晃的镜头,那就是“熊孩子”彼得在全程自拍。此时钢铁侠托尼刚刚将他送回学校,交付他蜘蛛战衣,并叮嘱他目下的任务是好好学习,顺带可以做些“促进邻里和谐”的事情。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真的是连狗都嫌。前脚钢铁侠刚走,后脚彼得就急吼吼套上战衣,又是飞檐走壁抓小偷,又是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给外国老太太指路,还在银行自动取款机前和反派高调对打……弄得鸡飞狗跳。那样子简直就是我们小时候,被老师布置任务,要做“好人好事”后,到处找“好事”做的滑稽场景。怀抱了英雄梦想的热血少年彼得觉得自己曾参加过“复仇者联盟”的正式战役,所以眼前诸事,明显是一种“大材小用”。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和他理想中要干的锄强扶弱、经天纬地的事业相距太远了。就这样,他在没有经过前辈钢铁侠认可的前提下,自己去抓捕武器叛卖者“秃鹫”了。而这行动,完全是一个躁动和盲动的少年在“惹是生非”。果然,被他一折腾,武器贩子没抓到,公共财产倒是破坏了不少,还搅乱了FBI的行动,并把一艘好端端行驶中的黄色大油轮给劈成了两半。要不是钢铁侠及时飞来“亡羊补牢”,后果不堪设想。全新的蜘蛛战衣“凯伦”被解锁之后,彼得更是快活得跟老鼠一样,彻底沉浸在了高科技给他带来的强大超能力快感中,心醉神迷,忘乎所以。可以说,这几乎是青春期孩子的一种通病。但别的孩子可以迷乱,彼得却不行,因为你穿着的那套蜘蛛战衣,既是一件武器,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可惜当时的彼得并不了解这一点。直到几番和“秃鹫”交手,铩羽而归。到了钢铁侠发怒要收回战衣时,彼得才在那“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教训中回过神来:“如果脱下战衣后的你一无是处的话,那么你就不配穿这件衣服。”蜘蛛侠终于明白:所谓的英雄,最终依靠的并非外界赋予他的超能力,而是他自身的素质。可能有人会说:钢铁侠自己不也是靠着那件钢铁战衣驰骋于世的吗?但别忘了,托尼曾经失去过一切,没有战衣,没有金钱,没有后援,他是在为自己制作了一件最基础的钢铁衣后才走出低潮,扭转颓局的。所以说没有战衣的托尼,即便不是钢铁侠,也仍是英雄、天才。《英雄归来》中也一样,蜘蛛侠和“秃鹫“进行终极大战时,彼得穿的就是基础款“睡衣战衣”,发射的也是基本蛛丝。但即便浑身是伤,他还是赢了。赢得了战斗,也赢得了对手的由衷钦佩。 

    褪去战衣英雄依旧  

    点击人:郁妍捷

    这一次,彼得·帕克没有听取托尼·斯塔克的挽留而改变主意,一转身便欢快地跑出了这座建在城北的新式复仇者联盟基地,留下托尼和他的助手哈皮在一旁一脸惊愕,面面相觑。一墙之隔的外面,已经准备就绪的新闻发布会上,媒体和现场观众早就按耐不住激动的呐喊,托尼只能临时更换主题:原本将宣布蜘蛛侠加入复仇者联盟成为其中新成员的历史性时刻,瞬间变成了托尼向女朋友求婚的甜蜜时光。我有些替彼得感到遗憾,这次离开,不单单代表着我们男主角谢绝了托尼重新亲手为他量身定做的这款最新战衣——那真是一身炫酷的衣服,通体暗红为主,两腿和双臂外侧则搭配墨绿色,哪怕是挂在衣架上,依然能看出腹部紧实的线条——更可惜的是,彼得可能永远无法与复仇者联盟的超级英雄们一起肩并肩共同工作与战斗,那可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啊!记得电影前半部分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只是高二学生的彼得就好几次提到“复仇者联盟”这个名字,提到托尼·斯塔克,在他眼里,做复仇者联盟里的超级英雄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所以,他总是缠着哈皮,向他汇报自己一天的行踪,希望托尼能知道;所以,他总是在上课的时候盯着墙壁上的挂钟盼望快点下课,可以去行侠仗义。他抓过偷自行车的贼,为老奶奶指过路,阻止过坏人抢劫银行,甚至不惜一切追查神秘武器的来源。尽管他也会偶尔好心办坏事,惹来附近居民一片骂声;或者因为不熟悉托尼设计的战衣功能,撞坏人家的栅栏,掉进人家的车库里,吓坏露营的小孩……然而,在经历过被托尼回收战衣以及与大反派秃鹰的对决后,彼得已经从单纯的名利欲望和证明自我强大的框框中跳了出来,抛去战衣和复仇者联盟带来的枷锁,重新定位了自己。他离超级英雄的模样越来越近了,这大概,就是题目中“归来”的含义所在吧。

    英雄归来,是需要从男孩到男人这一段心路的成长与历练。电影开头,导演即用了一定的镜头数对准年少的彼得,他像一个话痨对着自拍镜头一个劲地采访哈皮,中间不忘补充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他太兴奋了以致于有些沾沾自喜,毕竟自己不久前刚刚从美国队长手里成功偷走了盾牌,还得到了托尼的赞赏和一件蜘蛛战衣,他天真地以为自己很快就能进入复仇者联盟。他变得焦躁,他蹲在高高的屋顶俯瞰城市,希望抓住十恶不赦的罪犯,却只抓住了小毛贼。他渴望立功,还没有经过仔细调查和认真部署,就盲目追踪犯罪分子,结果第一次被秃鹰伏击扔进河里差点丧命,第二次被秃鹰困在了安保严密的仓库。他越来越急于求成,对自己的战衣一知半解,直到要执行任务时才临时抱佛脚;为了抓住秃鹰等人,他贸然在船上出手,却忘了船上乘客的安危;为了救被劈裂的游船,他再一次慌忙出手,结果只有百分之九十八的正确率,差点酿成惨祸。此时的彼得,与我们高中时期一样,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火一样的热切渴求,取得一点点成绩便以为自己能天下无敌。导演对彼得彼时心智还不成熟的青少年时期刻画得极富生活气息。

    虽然,这位蜘蛛侠彼得在成绩面前有些冲动莽撞,但正如哈皮最后跟托尼说的那样,彼得是个好孩子。他与人和善,从不与同学动手打架,当“闪电”当着许多人的面嘲笑彼得是“屁颠儿”时,彼得也没有跟他动过手。他需要的是一种足以令他蜕变的激励,比如托尼收回战衣时说的那句话:“如果你只能靠这身战衣才能当英雄,那你就什么都不是!”也是因为这句话,后来,面对托尼送上的新战衣甚至是复仇者联盟的邀请,彼得才会淡定地说道:“还是做友好的邻家英雄蜘蛛侠吧,总得有人去保护小人物”——英雄从来不是靠装备,而是依靠成为英雄的意志、能力和心,就算彼得没有高科技的战服,只有一套自己制作的棉布外套,他依旧是超级英雄蜘蛛侠。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