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会看根须,假野山参骗不了你

——山参界“老法师”教你辨别真假野山参

移山参的根须比较发达繁茂。

    9月18日,本报刊登了《千里寻参记——报社参茸直营店考察野山参纪实》一文,有读者来电诉苦:很小就知道野山参是好东西,不敢买是因为市场上假货太多,价格又不透明,报社能否给大家讲讲野山参的真假鉴别方法?

    同样的问题,记者在辽宁桓仁县考察时,也问过同仁堂野山参主要供货商——圣峰参茸制品公司创始人孙总。孙总是山参鉴别国内顶尖高手,被尊称为“老法师”。

    他说,现在的市售野山参,多为人工播籽,一些商家会用移山参来冒充自然生长15年以上的林下参,两者的差别可以简明扼要介绍几点。但纯正野山参鉴别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考虑到价格昂贵,建议市民还是去老字号知名品牌商处购买。

    1 移山参在栽培中常要更换场地

    行业规定,林下参不人为干预,在山林中自然生长15年以上,即可称为野山参。记者在考察时看到,圣峰公司的林下参完全生长在野生环境中,除了防盗防老鼠,公司不作任何干预。

    9月10日,记者一行又考察了移山参基地。在一片山林中,移山参像萝卜一样被密密麻麻地种植在一畦畦参田上,顶上覆盖着塑料薄膜。

    据介绍,移山参在栽培中,随着地力下降,常常要更换场地。虽然长相与园参相去甚远,但其生长环境与园参相似,只是年份更长远,也能达到十五六年,甚至更久。

    业内普遍认为,山参动土移栽过,虽然长得更粗壮,但药用和市场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2 两种山参,最大差异在根须

    野山参与移山参出土后,性状差异最明显的是根须。

    野山参生长十五六年后,地力下降,原先繁茂的根须逐渐减少,为维持生长,根须不断延伸,向四周要营养。因此,野山参的根须稀疏修长。

    移山参种在肥沃疏松的土质里,营养丰富,起土后主根较短,根须繁茂,好比三四十岁壮汉,一脸络腮胡。

    此外,野山参根须萎缩腐烂后,与主根连接处会留下一个个疤点,行业称为“珍珠点”,移山参一般没有。

    孙总介绍,野山参根须看着纤细修长,但像皮条一样富有韧性,揉搓不断;而移山参根须脆弱,揉搓即断。这是因为,野山参在贫瘠土壤下,根须淀粉已逐渐转变为糖类和纤维。

    3 真货看多了,才能练就火眼金睛

    关于野山参和移山参的差别,孙总还介绍了两点,仔细辨别才能发现。

    芦碗:烘干后,野山参的芦碗收缩比较厉害,两个芦碗之间有“收腰”效果,而移山参则是“水桶腰”,收缩不明显。

    主根:长白山所产野山参主根粗短,呈鸡腿状,根部有锐角;移山参主根较长,根部收缩较缓慢,一般不会像鸡腿这样尖锐。

    需要说明的是,野山参与移山参的性状差异,需要多看多比较,积累一定经验才能掌握。

    每一支山参都是独特的生命,常常会有例外出现,山参鉴别需要总体把握,不能教条主义。

    当然,真货看多了,生人也会变熟手。考察时,孙总自信地说,移山参与野山参的差异还是很大的,把一根移山参放在十箱野山参中间,他一眼也能看出来。

    延伸阅读:

    报社参茸直营店野山参月底上架,拨打直营店服务热线0574-87167337提前预订,享受85折。

    记者 周皓亮/文 周思聪/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