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现场。记者 周建平 摄 |
本报讯(记者 陈晓旻) 作为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展览项目的一部分,“万象复观——亚洲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昨日起在宁波美术馆亮相,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任学术总监,邀请了韩国、日本、蒙古、印尼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位艺术家,体现了亚洲当代艺术的代表性和潮流。展览的门类众多,有架上作品、装置、多媒体、影像等,甚至有声音艺术。 有意思的是,展览的开幕式就是一件艺术作品,由著名当代艺术家李磊来完成,它的名字叫《天女散花》。策展人柳淳风告诉记者,观众的参与完成是当代艺术一个显著的特征。在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场域,一件作品会有不同的效果。她说:“很多人觉得当代艺术很前卫很难懂,其实这就是当代艺术的特点。” 以“万象复观”作为展览主题,柳淳风表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间交流日益增多,彼此之间的相互依存、彼此渗透也日益增加,在文化形态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交错融合。但同时亚洲各国的文化个性特色都很突出,很难以泛亚洲的定义来概括。“本次展览试图以全球化与各国本土文化之间的一种视角,体现亚洲国家混杂的文化特性,在多元化的万千气象中梳理出其中的亮点。‘万象’即包罗万象,‘复观’是艺术家对混杂的中间文化进行变形、组合、再构成的过程,让亚洲艺术派生出多样的艺术面貌。” 本次展览由三个板块构成,以层层递进的节奏展现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多个维度:“初相”主要包括了利用本土文化的文化基因或相关材料进行创作的作品,以呈现亚洲各国传统文化的源流;“超空间”主要包括了使用全球化以来的文化语境创作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艺术家借助新媒介、新材料的多元探索;“多极”则主要包括了指向未来的一些作品,从对作品的梳理思考艺术发展的方向。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展览中亚洲青年艺术家前卫的构思、丰富的想象、细腻的观察,经由丰富多样的艺术语言展现了传统东方文化与全球化的现代文明的汇聚与交融。 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亚洲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在表达方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印尼青年艺术家阿迪亚·诺瓦里带来的是一组由三个作品组成的装置,像个微缩的楼房建筑,乌黑的钢筋等材料带有后现代的意味。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自己对现代人生活的空间感兴趣,所以创作设计了这个作品。每个房间里的装置都不一样,有各种各样的书房、琴房、客厅、卧室、卫生间。而且每个房间都可以旋转,不同的角度又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这好像我们的生活,多元多变又让人充满想象。 有几块看起来很平淡的铜板,竟是一件刚刚参加完意大利双年展回来的装置作品,名为《喧闹》,来自土耳其的艺术家尼·阿拉达面对记者的疑问,解释说,每块铜板都有艺术家在此表达一曲踢踏舞,舞曲的主题不同、情绪不同、时间不同,产生的效果当然也不一样。 密密麻麻挂满超长“粉丝”的是来自台湾的跨界艺术家黄薇的作品,她用中国的传统装饰流苏,编织出了一个密不透风、色彩斑斓的视觉想象世界。 本次展览到10月10日结束。
|